高宏無私奉獻 感念父親大愛

記者孫建屏/高雄報導

加入青年軍,投身抗戰行列的前美濃國中老師高天相,來臺後為基層教育獻力,培育出無數菁英,學生在政壇、學界、警界和國軍,都有傑出的表現;更難得的是,早年教師薪俸微薄,高天相仍為撙節家用,拿錢幫助貧困學生進取升學,兒子海軍上校高宏為此在美濃國小成立「高天相老師陽光有品勤學獎學金」,就是希望以自己的棉薄之力,讓父親善行繼續照顧家鄉幼苗。

高宏表示,父親年輕時,響應「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口號,投身青年軍加入對日抗戰,隨國軍來臺之初,曾考取政工幹部第3期(今國防大學政戰學院),因故未能就讀後在美濃落地生根,任教於美濃國中,春風化雨培育偏鄉後進。

高宏說,父親心中仍不忘「保家衛國,反攻復國」壯志,鼓勵他和2位兄長報考軍校,大哥就讀中正理工學院(今國防大學理工學院)、二哥考取政戰學校,他則是國中畢業後進入中正預校,成為海軍官校預備生。

回憶起父親生前行誼,高宏表示,父親多才多藝,教國文、美術、勞作、史地,教學嚴謹認真,可是視學生如已出,陪伴學生的時間幾乎比照顧自己的小孩還多,為了學生因家長反對繼續升學,會不斷的和家長溝通,並拿出薪水給學生註冊,助其在外地租屋讀書,即使家用捉襟見肘,仍不改其志。

為了改善家中生活,高天相老師不得不兼任記者,最多曾擔任包括本報青年日報在內,以及聯合報、中央日報、臺灣新聞報等7家報社地方記者,領取稿費貼補家用,也因而常騎著機車四處採訪,高宏說,地處偏遠的六龜「山地育幼院」、里港鄉大陳義胞村的「信望愛育幼院」,就因父親的專題報導而受到政府和各界重視,吸引各地善款湧入,將媒體關懷弱勢的社會責任發揮的淋漓盡致,並成為原民部落之友,獲選為茂林鄉榮譽鄉民;而當年坐著父親的野狼125機車到處跑新聞,則是高宏童年時期最快樂的一件事和記憶。

高宏指出,父親在杏壇執教20餘年,桃李無數,美濃初中改制為國中最後一屆3年8班,全班有超過一半以上學生考取南一中、雄中,並曾創下同一班考上雄中13人的最高紀錄,現任文化部長李永得、檢察官吳文忠、前文建會副主委吳錦發、前空軍桃園基地指揮官劉勝信少將、前財政部長張盛和、前臺科大教授黃丙喜、前立委鍾紹和等,都是他的學生。

最令高宏佩服的是,父親即使退休多年後,看見學生來打招呼時,仍可正確叫出學生的姓名,而在他公餘休假回鄉探親,常見有人親自登門拜訪,或是在街頭不期而遇之中,熱情、主動表達對父親的感謝和感恩,甚至透過網路社交媒體與他聯繫,表示因為高老師的鼓舞,而未誤入歧途,在在都讓他更敬仰父親待人處世和助人為樂的德誼。

在軍職調至陸岸單位後,比較有時間回到家鄉,高宏更能感受到父親對鄉親付出的愛和關懷,他用些微的獎學金獎助家鄉學子,是為人子應盡的孝道,也是身為國軍一份子,善盡「守護人民,關懷弱勢」的職責。

曾是青年軍的美濃國中高天相老師,鼓勵3個兒子從軍,么子高宏上校就讀海軍官校畢業時,父子在校園留影。(記者孫建屏翻攝)

故蔣總統經國先生下鄉關懷「信望愛育幼院」院童時,高天相老師前往採訪拍照,照片中正對鏡頭的小男孩,就是童年時跟著父親四處採訪的高宏上校。(記者孫建屏翻攝)

高天相老師(右二)鼓勵3個兒子從軍報國,照片為高宏(左一)中正理工學院畢業的大哥高華(右三)結婚時,以及曾就讀政戰學校的二哥高明(右一)留下全家福的合影。(記者孫建屏翻攝)

高天相老師辭世後,美濃地方鄉親特別集結相關紀念文章、照片為他出版紀念專刊緬懷。(記者孫建屏翻攝)

高天相老師擔任美濃國中從初中改制前,3年8班最後一任導師,當年創下同一班學生13人考取高雄中學的最高紀錄,該班學生在政壇、學界、司法和軍警界大放異彩。(記者孫建屏翻攝)

高天相老師生前紀錄地方事物40年的珍貴影像照片,由高雄縣政府出版成冊,並納入「國家圖書館歷史文獻集」。(記者孫建屏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