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佐以科學,傾聽乳牛心聲

.此為2018月9月29日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徐濟泰教授於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動物保護學院之《用心傾聽乳牛心聲》講座側記。

.文字整理:許睿恬

有些人認為,動物權與動物福利的初衷是「愛」,如果對動物沒有感情、同理心和倫理關懷,只是各持己見的針鋒相對終究淪為口舌之辯,但「愛」若能透過嚴謹的科學論證演繹,對不同立場的社會對話,則能更有推進的效果。在一場乳牛動物福利的講座上,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徐濟泰教授以「用心傾聽乳牛心聲」為題,用統計、圖表和實驗,開啟聽眾對酪農業管理細節的理解,以下為講座內容之整理側記。

示意圖,圖片來源:pixabay(CC0)
示意圖,圖片來源:pixabay(CC0)

滿足小牛身心需求,能避免成年後異常行為

如果細心關懷乳牛,牛隻不安的情緒可以從觀察行為得知,「牛在一般日常的行為,有一半都在躺臥休息、反芻和睡覺,另一半則是進食或做其它事情」,當牛出現長時間站立、動個不停、往外東張西望或嗅聞牆壁和墊料,就是異常的表徵。

小牛其實和人類嬰兒有相似之處,牠們同樣有「吸吮」的生心理需求,當農場只用長水槽集中餵小牛喝奶,或用奶瓶卻只給少量的奶,或把奶嘴開口挖大、讓小牛快點把奶喝掉,都會有無法滿足小牛「吸吮」慾望的後果。此時用安撫奶嘴去測試,會發現小牛去吸空奶嘴的時間與次數大幅增加。

一般牧場並不會設置安撫奶嘴,所以小牛就會去尋找任何可以含在嘴裡的東西,比如別隻小牛的耳朵,長大後甚至吸自己或吸別隻牛的乳頭,口水殘留在乳頭上沒有消毒,就容易造成乳房炎,這種現象若從小就有,很高比例在離乳後仍會一直持續到成年。所以最根本的解決之道,是建議一開始就滿足小牛吸吮的原始慾望,像是在水桶下安裝奶嘴,讓每隻小牛都有一個奶嘴可以慢慢吸奶。

太無聊,也會影響小牛健康

和母牛分離,就不能隨時找媽媽喝奶。如果小牛吸吮慾望未被滿足,就和一群小牛關在圍欄內、缺乏戶外活動,或生活空間不夠大,都容易無聊無法發洩情緒,以上種種因素都會導致異常吸吮行為,這些都是飼養操作上需要注意的細節。

牛舔舐自己或同伴的毛都是正常現象,理毛的次數多,表示牛心情是愉快的,但牛若是舔牆壁、樹幹、石頭或空水桶,則是不自然的異常行為;此外,牛一般來說應該很安靜,若間歇發出叫聲,表示牠的心理狀態不舒服,發出叫聲頻率越高就表示越不舒服。如果讓小牛的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喝奶,結束之後讓牠在圍欄內沒事做晃來晃去,小牛會很無聊。若能在空檔時間給牠一點東西去抒發情緒,像乾草就是很好的材料,能讓小牛嘗試把草放嘴裡把玩而有事做,或讓小牛有伴侶共同生活,就會減少上述異常的舔舐或嚎叫行為。

讓牛吃好,是科學也是人道

農場如果用新鮮現割的玉米餵牛,牛會喜歡吃,但吃不完放久會枯萎變味,牛就不會再吃了。所以有種作法是將玉米醃漬起來做成青貯,這時原料水分與乾物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條件,「水份要夠,微生物活性才會夠強,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它會吃一點點玉米裡面的糖分,然後發酵產生乳酸,可以確保青貯品質穩定」。若乾物的比例過低,就容易發酵不良,導致保存與風味都變差,而硬要給牛難吃的食物,牛只會拒吃,沒吃飽或能量攝食不足,不但會使乳牛產乳量變少,還會有代謝性疾病發生,種種人們不願見到的狀況,其實都與飼養方式有關。

有些酪農想節省餵奶的成本,推行8週齡離奶操作,讓小牛盡快學吃草與飼料。如果是漸進式地,在餵乳期間慢慢增加草料與教槽料引導,等小牛有能力和意願一天吃完1公斤乾物量的教槽料再斷奶,這種個別管理與人性化的方式,也能減少牛的異常吸吮行為。乳牛場無法避免異常吸吮行為時,就會將有異常行為的乳牛鼻頭夾上帶刺狀突起的鼻環,當牠嘗試去吸吮別隻牛的乳頭時,別隻牛會感覺被刺到而閃避,但如果這種作法也無法改善問題,牛通常就會被淘汰賣出。

視覺上的舒適,不一定對動物最好

早期開始發展飼養乳牛,為了不浪費空間和方便擠奶,是用繩索栓住每隻牛在固定位置,活動範圍相當受限。有人將拴住的牛與自由活動的牛進行對比實驗,即使墊料厚度相同,拴住的牛站立的時間會較多,躺臥本是牛一天當中花最多時間的行為,表示牠是因為心情不佳而站立更多,不是因為地面不舒服而選擇不躺臥。但當我們墊料放得越多越厚,讓牛感覺越舒適,事實上還是可以增加牛的躺臥時間,連帶影響生產表現,像奧地利就有規定至少要給乳牛5公分厚度的墊料。

提供牛隻草地當然好,但質重於量,比方有草又有樹蔭,讓牛有機會躲避日曬。用來放牧的土地,可以和用來讓牛運動的土地輪流使用,這樣可以讓被踐踏和被牛糞覆蓋的草皮能夠重生復原,不會破壞環境,這是最好的,但其實也不必特別計較空間有多大,因為活動區域的地面材質夠軟更重要。

在考量實際空間通常有限,又要讓飼養的牛群數目達到最大量的情況下,台灣是著重於在水泥地面上鋪設橡膠墊來滿足牛隻需求,質感柔軟到如同草地是首選,賣家也多半鼓勵酪農自己去跪在墊子上,多跪幾次測試,如果人感覺很舒服,那才夠好,尤其考慮乳牛超過600公斤的體重,讓他們踩下去的重力又更大,橡膠墊要夠厚夠軟,才不會壓得扁扁硬硬的。

淋水好涼快?有些牛喜歡,有些牛不喜歡

國外還有實驗是讓牛在太陽下步行幾公里,製造出想休息的需求,再觀察他們喜歡待在哪裡,「如果是淋水或遮蔭讓牛選,牛選遮蔭會比較多;如果是露天空地跟遮蔭來比較,還是遮蔭比較多,所以遮蔭都贏過另外兩個。」如果不給牛遮蔭,就只用淋水或露天空地來做比較,則會有較奇怪的現象出現,水可以降溫,但淋水卻不是牛的優先選擇,就算身體熱,也不見得每隻牛都會一股腦往水裡衝,在實驗結果下,每隻牛的習慣都不一樣,有的怎樣都不碰水,有的淋很久,有的只要讓頭淋一點點水。

這時以紅外線照相機來測量乳牛的體溫變化,可發現灑水雖能降低體表溫度,讓體表涼快,但眼球代表的核心溫度,事實上沒有改變。台灣乳牛場肯定都會有風扇,有些還會有灑水設備,灑水設備是架設在吃草料的欄杆上方,讓牛可以一邊吃草一邊淋水,但也要考慮到如果有些牛不喜歡灑水,也許反而會構成另一種壓力,不如採用自由淋水的區域設計,讓想淋水的牛自己決定淋多久。

尋找對動物好的方式,不是憑藉直覺和人自身的經驗來全盤考量,仍要透過大量的觀察與實驗紀錄,先是「傾聽」乳牛的肢體語言,再開啟動物保護與農業經濟的「對話」,許多社會性議題缺乏的正是科學精神,其實這種精神也正訴說著求真、辯證與創新的行動,帶領人們逐步揚棄「不夠貼心的管理操作」。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