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寵物知多少

作者:李玟萱(動物當代思潮特約記者)

※本文改寫自2019年7月由挺挺網絡社會企業主辦之「WeRAP2019全國高中職學生動物保護體驗營」莊棨州《特殊寵物知多少》講座。

出身自生物系、昆蟲研究所的莊棨州,在畢業後擔任過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的動物照養員,也幾乎都接觸過市面上可見到的特殊寵物,對於民眾飼養動物的變化與玩家的質變有長期的觀察,對於貓狗以外的寵物有興趣的人,可以透過他的觀察,對特殊寵物有些概念,也進一步了解特殊寵物可能牽涉到的議題。

浣熊在台灣特殊寵物圈有增多的趨勢,但牠們其實很難被馴養,更難養得健康。   圖片來源:pixabay(CC0)
浣熊在台灣特殊寵物圈有增多的趨勢,但牠們其實很難被馴養,更難養得健康。 圖片來源:pixabay(CC0)

「特殊寵物」最寬鬆的定義是指貓狗,及雞鴨牛等馴化動物以外的寵物。回顧台灣特殊寵物的歷史,莊棨州表示可追溯到3、40年前因經濟起飛,許多人有閒錢,當時亦無《野生動物保育法》,人們流行飼養國內外各式各樣的野生動物,甚至不惜走私進口。目前在台灣,特殊寵物的類型已經累計超過5,000種,常見的有200至300種。

莊棨州指出,在特殊寵物中,最大宗是水族動物,其次為小型哺乳類動物,兩棲爬蟲類也屬主流,包括蜥蜴、鱷魚、蛇及各種蛙類等;另一類則是節肢動物,過往有甲蟲、蠍子、蜈蚣,近期則是流行不花錢又不佔時間的螞蟻;哺乳類中較常見的則是天竺鼠、刺蝟,多年前流行過麝香豬,這幾年則有袋鼠、浣熊、狐狸、蜜熊……;另外還有鳥類如八哥、鸚鵡,甚至是少數可申請合法飼養的猛禽類。不過,儘管台灣的特殊寵物如此之多,目前《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卻僅限經營貓狗交易的店家,其他寵物買賣皆無法可管。

大部分特殊寵物買家是在水族寵物大賣場初步接觸而入門,這些店家的貨源多數來自外地,包含美國與東南亞。台灣本地也有合法與非法的繁殖場,甚至玩家個人利用住家空間即可打造出稍具規模的私人養殖單位。

台灣《動物保護法》明文規定,只要被人為飼養或管理的脊椎動物,皆符合《動保法》對動物的定義,因此若飼養的特殊寵物為脊椎動物,也應受動保法規範。但是特殊寵物達5,000多種,主管機關的承辦人員不可能認得所有動物,也因為不了解,因此執法上特殊寵物的動物福利很容易被忽略。

據莊棨州了解,養特殊寵物的理由大多是飼主認為很帥、很漂亮、很有趣等;也有人是因為特殊寵物不吵鬧也不佔空間,例如蛇或毛蜘蛛,一個月只須餵食兩次,對於沒有時間照顧又希望有動物陪伴的人來說,是個好的選擇。另外一個原因是為了招財,例如黃金角蛙,就是被當成招財的一個擺飾養在水族箱裡,臉書上也常出現「免換水」、「漂亮又簡單」的魚缸寵物廣告,「這些都很可怕,因為這是假的,那種東西根本沒辦法養魚,這樣一個缸,基本上連養一隻蝦子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莊棨州說明,這是因為台灣氣候炎熱,水體太小容易讓水溫升高過熱,飼養環境變化極大,對裡頭的生物來說非常煎熬。

蛇是相當受歡迎的特殊寵物。   圖片來源:pixabay(CC0)
蛇是相當受歡迎的特殊寵物。 圖片來源:pixabay(CC0)

台灣的特殊寵物飼養歷史存在很多問題,紅毛猩猩就是典型的例子。30幾年前,有個知名電視節目叫「頑皮家族」,裡頭有一隻紅毛猩猩擔任張小燕的助理主持人,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因此前後從澳洲與印尼,進口了約8,000隻小紅毛猩猩到台灣。但靈長類是社會性密集的動物,所以捕獲一隻小紅毛猩猩,代表牠周遭至少有3、4隻成年紅毛猩猩死在獵人槍下,這造成台灣在國際上惡名昭彰,引發國際施壓,也衍生出《野生動物保育法》。而這些動物長大後體型壯碩、力大無窮,即使沒有逃逸,飼主也不可能抱在身上,或讓牠們進屋內跟小孩玩,最後紅毛猩猩可能一輩子都關在籠子裡,也有許多是由政府和社會付出相當大的金錢人力去善後。

販賣特殊寵物的店家,大多不會實話告知這些小動物會長到多大,造成買家飼養後超出預期而「放生」(即棄養)。莊棨州舉例,每年都有被棄養的大型鱷龜出現在台灣水域而驚嚇到一般民眾的案例,鱷龜性格兇猛、咬合力強,如不慎被咬可能會造成很大傷害;又例如蘇卡達象龜,在店裡所販售的仔龜可能只有網球大小,但牠長大之後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型象龜,加上具有挖掘的習性,使得蘇卡達象龜時常有挖破圍籬逃逸的紀錄。莊棨州的朋友曾在頂樓養了兩隻象龜長達15年,但在動物死亡後,超過1公尺又破百公斤的遺體,完全無法從頂樓運離。這也是養高壽特殊寵物的問題,以象龜50年起跳的壽命來說,我們能預估自己50年後會住在哪裡、是否有適合的環境可長期飼養動物嗎?

特殊寵物的另一個問題是風險較大。例如緬甸蟒,緬甸蟒的飼主時常會將動物纏繞於身上,為了尋找支撐點的緬甸蟒有可能會纏繞於人的脖子至肩頸附近,但牠的體型是一個人無法負荷的,當脖子兩側的動脈被重壓時就可能造成暈厥,時間過長甚至會死亡。活潑好動的食肉目動物,則因為喜歡啃咬玩耍的關係,常造成飼主滿身傷,例如玩起來很瘋的貂,或者體型龐大的綠鬣蜥,適合爬樹的利爪光是從飼主手臂上滑下就足以讓人受傷。

台灣缺乏管理危險動物的法律,目前只有《野生動物保育法》中針對獅子、老虎或熊等大型野生動物有規範,但特殊寵物中的危險動物,則缺乏法條管理。不僅國外有人因飼養毒蛇被毒死,國內也有相關新聞,發現有人在自家公寓裡養了百來隻蛇,如果不是因為蛇溜到馬路上被壓死,沒有人料想得到在普通公寓內,會有如此大量的蛇——其中甚至包括全世界數一數二的毒蛇。

有些動物不容易馴服,如蔚為流行的刺蝟,在IG上見到主人拍出漂亮的照片或讓人乖乖拿在手上的照片,這些都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相處才有可能做到,飼主若期待刺蝟簡單好養、溫馴可愛,是非常可能失望的。在國外因非常貪吃、數量多而惡名昭彰的浣熊,在台灣特殊寵物圈卻有增多的趨勢,牠們也很難被馴養,更難養得健康。野生浣熊為雜食性動物,會大量食用植物性食物,可是台灣常見的飼養方式卻是「當狗養」,用狗飼料當主食,因此常被養成一顆球,體態與健康都不佳。

莊棨州表示,特殊寵物的動物福利常被忽略,5,000多種的特殊寵物,牠的需求、環境、要吃什麼都不太一樣。以食物來說,植食或雜食性動物在餵食上相對單純,但若養肉食性動物,需要準備非常多樣化的飼料,例如貂,過去台灣多是餵貓飼料,近幾年才有廠商引進貂的飼料。也有很多人不能接受小白鼠做為寵物的食物,莊棨州就常被問到能不能餵蛇吃素,「就像問他們家的貓能不能吃素一樣,基本上都是違反這個動物的天性與生理構造的。」最近開放進口的絨鼠,寵物市場又稱為「龍貓」,對於吃食也非常挑剔,不適合餵以倉鼠飼料,也不適合吃堅果及各種甜食,否則容易生病,且絨鼠原產自安地斯山脈,生活環境溫度要低於24度才適合,在台灣飼養必須長時間開冷氣,若一時衝動花一大筆錢購買,照料起來非常昂貴也麻煩。

被寵物市場稱為「龍貓」的絨鼠。   圖片來源:pixabay(CC0)
被寵物市場稱為「龍貓」的絨鼠。 圖片來源:pixabay(CC0)

此外,台灣人養寵物像阿嬤養孫一樣,喜歡養得白白胖胖。以巨蜥來說,在野外可活到10-20年的巨蜥,在台灣卻很少有飼養超過5年的紀錄,許多暴斃的巨蜥常在解剖時發現嚴重脂肪肝的情況;浣熊也是常出現過胖的問題。其他照顧不佳的狀況中,常見的有變色龍因飼養環境設置不當而脫水、緊迫、蜥蜴容易發生代謝性骨病;但是這些動物並不容易把生理上的病痛表現出來,「爬蟲類的忍耐性很強,通常發現的時候已經非常危急了。動物可能因為缺鈣而後腳無力,飼主還會覺得牠只是趴一下,看起來蠻好的,這時候狀況就已經非常嚴重了。」

特殊寵物在環境上也有非常多複雜的需求,國內外近幾年都流行起店家以野生動物或寵物做為賣點,日本有貓頭鷹餐廳,但貓頭鷹是夜行性的動物,處在開燈環境會令牠們不自在;台灣有土撥鼠咖啡館,但土撥鼠有挖掘習性,在野外生存時是住地下的,以籠子赤裸的養在店家內會對動物造成極大壓力。曾在李安導演《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電影中出現過的狐獴,這幾年也開始有人引進,單價很高,飼養者不可能一次購買多隻,但狐獴是社會型動物,通常要跟親朋好友聚在一起進行社交行為,天性才能被滿足。就連較常見的特殊寵物,養起來也不簡單,例如飼養倉鼠,除了食物、玩具以外,墊料的材質與厚度也很關鍵,除了低粉塵、無揮發毒性外,太淺無法滿足倉鼠挖掘天性,太深則容易藏污納垢、發霉、發臭。

莊棨州還以身為飼主的心情提出了「動物蒐集」或是「動物囤積」的問題:一些飼主會有種追求各式各樣、收集各種國珍稀物種的心態來飼養寵物,有些水族飼主則會追求高密度的飼養。這對魚類或其他動物,其實都是很緊迫的情況,「就跟人一樣,你會想跟其他人保持一個舒適距離,不會想要坐的時候全部肩並肩靠在一起。」

莊棨州提醒,養特殊寵物時也要將就醫條件考量進去,因為特殊寵物不像犬貓可以找到24小時的醫院,不僅要預約,非都會區也很難找到相關的醫療資源;一些大型陸龜,若養到近百公斤根本搬不動,就得花大錢請獸醫至家中看診。

莊棨州呼籲特殊寵物的飼主,不僅要做好自主檢測與管理,避免驚嚇民眾或造成消防隊等公部門的負擔,也要善盡公共責任,例如在1977年卡通《小浣熊》造成的日本浣熊飼養潮,最後被棄養或逃逸的浣熊卻成為嚴重的外來種動物,每年有萬隻從野外移除的浣熊得安樂死處置。又如綠鬣蜥因《哥斯拉》這部電影而走紅,但當綠鬣蜥長大不可愛之後被棄養在野外,現已在台灣南部成為氾濫成災的外來入侵生物,有些不肖人士移除後卻又轉賣、送人,甚至帶去其他野放,其實只是在助長擴散。

莊棨州表示,台灣雖非聯合國國家,但保育野生動物的觀念也要跟得上國際,避免受保護動物被走私進口。例如過去寵物市場偶見的瑤山鱷蜥,在原產地為瀕危稀有野生動物。現今寵物市場中的許多水龜、陸龜,雖然多有人工繁殖的個體提供買賣,但是多數種類在原產地皆已瀕臨絕種,飼養這些動物都有可能助長原棲地的盜獵、走私行為。如果真的對特殊寵物有興趣,飼養前也必須思考動物的來源、牠們的野外族群狀態,可以先用動物的學名上IUCN的紅皮書網站,查詢其保育地位、是否瀕臨滅絕,將這些物種的保育議題當作自己的飼主作業。

雖然多數玩家或飼主可能沒有生態保育概念,但「台灣其實有能力也有人才,可以把這件事情管得更好。」莊棨州認為,政府目前可做好的事就是危險動物的列管,其次是推動特殊寵物證照、飼養登記,一些具有飼養門檻的寵物,應先有執照才能養;他也建議農委會,可以更積極研擬特殊寵物的晶片施打政策,除了是防止走失,也可以達到防疫的目標。

從上述情況可見,特殊寵物議題複雜,照養也不容易,究竟是要讓大眾不要過多的了解這個領域,以阻斷好奇心及衝動飼養帶來的災難,還是應該更細緻的解說?若是後者,又該如何讓民眾去理解,這些概念不是在鼓勵飼養,而是要爭取更好的管理?莊棨州表示,這個問題其實很兩難,當飼養特殊寵物的人變多時,社群可能會自然地想提升專業,但若推廣者的觀念錯誤,不好的影響會更容易擴大,如何讓民眾了解特殊寵物,同時走向好的管理,會是一場長期的拉鋸戰。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片面更改打卡規定—台鐵破壞誠信
民眾黨拿修憲當起手式,葫蘆裡賣啥藥?
毛治國:「蘇花改」的熱鬧與門道
瘟疫蔓延時 也是政壇造神時
南韓新冠肺炎確診破五千例!為何輿論反出現總統文在寅的支持者?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