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彭蕙仙】當罷免成為一種日常

黃捷罷免案失敗落幕 各政黨積極布局鳳山區

圖片來源:民視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高雄市議員黃捷的罷免案沒有通過,藍綠各有解讀。反罷陣營認為,這顯示報復性罷免,民眾果然不買單;挺罷陣營則認為,身兼民進黨黨主席的蔡英文下令全黨搶救,但也只贏了一萬票,且遠低於民進黨過去在鳳山地區的得票,所以罷捷也不算輸。

這2種說法都有道理。因此民進黨大聲呼籲免可休矣;宣布參選2024總統的資深媒體人趙少康也談到罷免可以停了,這讓一直在推動罷免萊委的國民黨市議員羅智強表示「感到挫折」,還說要好好思考、沉澱3天。

儘管趙少康後來澄清表示,他所說的停止罷免,並不包括已經在進行的台中市立委陳柏惟和台北市立委吳思瑤罷免案,但不可諱言的是,不論是基於怕被報復或是不認同罷免所隱含的負面動員,確實已有不少政治人物希望這股罷免浪潮能到此為止。

民進黨是執政黨,當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希望罷免來攪局,畢竟不管罷不罷得成,總是橫生枝節增加麻煩。所以,綠營貶抑、唱衰罷免,不難想像。

但藍軍也對罷免顯得興闌珊,就令人費解了。對在野黨來說,現階段罷免至少具有3個意義和功能,一是維持聲量,二是集結反對勢力,三是定期進行操兵。

面對鴨霸統治、壟斷媒體的民進黨,國民黨的發言空間遭到嚴重的壓制,更別提制定與發動議題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罷免」可說是絕佳的對抗利器,國民黨應該好好把握,怎可輕言放棄?

民進黨聲稱罷免是仇恨動員,有害民主發展,不應該繼續,這簡直是莫名其妙、一派胡言!如果罷免不可行是因為罷免是仇恨動員,試問,充滿抹紅、反中的台灣選舉不是仇恨動員嗎?蔡英文2016、2020兩次上台,靠的不是仇恨動員嗎?民進黨有什麼資格譴責罷免太過負面?沒想到國民黨甚至還有人傻傻地附和這種說法。

民進黨在2015年發動罷免國民黨立委蔡正元等所謂的「割藍委(闌尾)」行動未果,因此修改《選罷法》,降低罷免門檻。輾轉多年,去年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成功後,才引發了後續一連串的割萊委行動。

之前綠營的罷韓行動既快且狠,可知罷免本來就是在野黨的武器;當國民黨認為罷免勞民傷財、製造社會對立和仇恨時,請多想想罷韓時的種種不堪。和解應該是有權力的人伸出橄欖枝,怎會要求沒有資源、沒有權力的人「要節制」?

身為在野黨,國民黨只有一個選擇就是「拚了」!趙少康說,罷免到陳柏惟、吳思瑤即可。這話說了等於是對民進黨繳械,因為當罷免陣營亮出「到此為止」的底牌時,就會讓人看破手腳,知道後繼無力,那刪Q、罷瑤恐怕都會提前宣告失敗。

罷免既是由投票決定結果,那就跟選舉一樣,氣勢非常重要,就算做不到遍地開花,也要讓當權者覺得「此罷綿綿無絕期」、不知伊於胡底,才有威嚇力與殺傷力。更何況這次的罷免師出有名,為了食安、為了下一代的健康,罷免有理,退縮太孬。

對國民黨來說,藉著罷免可以盤點地方動員力;2022、2024是2場硬仗,國民黨一定要及早布局,罷免行動是很好的操兵演練機會。

瑞士是「公投大國」,幾乎事事都可訴諸公投,每個月都有公投在進行,被認為是直接民主的典範。如果罷免成為台灣人的日常,那麼或許可以讓台灣的政客更收歛一些,因為罷免是台灣的「期中選舉」,讓政治人物懂得權力在手必須戒慎恐懼,否則你怎麼上去,人民也會要你怎麼下來。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