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郭至楨】FB vs APPLE 狼與狽的齟齬

BEIJING, CHINA - DECEMBNER 21, 2020 - Customers walk past an Apple store on Xidan Commercial Street on Christmas Eve in Beijing, China, Dec. 21, 2020.- PHOTOGRAPH BY Costfoto / Barcroft Studios / Future Publishing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Costfoto/Barcroft Media via 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We’re standing up to APPLE for small businesses everywhere.」

12月16日,社群媒體巨擘Facebook在全美各大報紙媒體上刊登了這樣的一則廣告,指控APPLE在推出的iOS 14作業系統中,所進行加強隱私保護的行為,是一種反市場競爭的手段,此舉將會嚴重傷害眾多的小型企業,因此Facebook在廣告中表示「我們將與世界各地的小企業站在同一陣線,對抗蘋果」

對於Facebook的指控,APPLE發言人表示:「用戶有權知道他們的個資數據是何時被蒐集?何時被共享至其他應用程式(App)和網站?以及用戶有絕對的權力選擇是否允許這件事被發生。

Facebook與APPLE兩者間的衝突早已非一日之寒,由於APPLE的App Store對上架App收取高達30%的高額佣金,因此早已造成Facebook與APPLE長久以來不對盤的緊張關係,如今再加上iOS 14作業系統新增的個資保護機制,根本就是直接砍斷了Facebook最重要的廣告財源,無怪乎Facebook要大肆刊登廣告,槓上APPLE!

平心而論,Facebook與APPLE兩造雙方,皆非善類!

長期以來Facebook對於用戶個人資料的隱私保護一直備受質疑,甚至對於在其社群上平台不當的極端言論未能善盡管理之責,更是為人詬病。

2015年,Facebook因同意與英國劍橋分析公司合作,利用Facebook的用戶進行「心理測試」,而遭英國劍橋分析惡意竊取了多達5000萬名用戶的個資,且將這5000萬戶的個資濫用於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遭質疑被川普競選團隊利用來作為競選分析,預測美國選民心理,涉嫌影響美國大選結果,甚至進行多項網路假新聞的惡意傳播。事後,Facebook雖然刪除了英國劍橋分析公司的帳號並終止合作,但卻已對用戶造成嚴重的傷害。最終在經過反覆訴訟後,Facebook同意向英國資訊專員辦公室(Information Commissioner’s Office, ICO)支付 50 萬歐元(約 64.3 萬美元)的罰金,但在此事件中遭到盜用個資用戶的權益損失,卻未獲得應有公平的補償對待!

2019年,Facebook又傳出個資外洩事件。Comparitech調查研究公司發表報告指出,發現有將近2.7億Facebook用戶的帳號、電話與姓名被曝露在網路上,研判可能是遭非法盜取或是透過Facebook的API濫用收集而來。

2020年七月,媒體The Next Web報導,Facebook已承認因平台系統存有漏洞的缺陷,導致約有近5000名第三方開發人員在未獲得用戶授權的狀態下,仍可透過API的不當分享進而存取用戶個資數據,包括性別、語言、電子郵件、生日等個資,對此事件Facebook官方僅表示,已緊急針對該漏洞進行修補,正持續展開內部調查。

從諸多事件上來看,Facebook對於用戶個資隱私的安全保護,並非如佐伯克公開道歉時所說的:「將加強臉書用戶數據的監管,同時也會全面配合調」的那樣重視!如今,反而因APPLE iOS 14作業系統新增的個資保護機制,對APPLE進行反市場的指控。可見,Facebook真正在意的是APPLE「阻斷了」Facebook濫用個資的灰色地帶,嚴重影響了Facebook最關鍵的商業核心價值「擅用用戶個資,牟取不當暴利」的闇黑空間!

至於「APPLE」,在以iPhone與ipad襲捲並帶動全球智能行動載具的浪潮中,APPLE真正可怕的威力與價值並不在於賣出了多少iphone或ipad,而是在於利用這些智能行動載具所創造出來的數位內容平台(Apple Store,Music,Movie,News...)所衍生出能夠不斷循環的數位訂閱經濟。

因此當APPLE改變並掌握了終端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後,同時也成了數位內容銷售通路的控制者,控制著內容供應商與消費者間的最後一哩路。因此,APPLE長期對App store上面APP經營者採高成數抽用比例的政策,令許多業者視為缺乏公平正義的剝削者,其中對於傳統紙本媒體的衝擊尤為嚴重。

在面對紙本銷售量與廣告業績快速消失的衝擊,紙本媒體曾經寄望於能否透過與類似APPLE這樣擁有廣大數位用戶的平台業者合作,企圖將流失的消費者從新找回來。但結果卻是,不僅讓APPLE從中抽取了高成數的佣金,同時還助長了APPLE藉以賺取了更豐厚的數位廣告,而這些新聞內容的生產者卻只能淪為低廉的供應商。說到底,APPLE之所以能夠佔有如此絕對的優勢,關鍵還是因爲掌握龐大的用戶資料,並且毫不客氣的予以商業利用。

基於市場生態的嚴重失衡,終於喚醒許多媒體開始積極經營自己的數位產品與新的網路通路。其中《紐約時報》算是積極轉型發展數位訂戶成功的案例。據《紐約時報》官方資料顯示,儘管今年深受疫情衝擊,但《紐約時報》今年10月份的訂閱戶數已突破700萬大關,其中純數位訂閱戶數高達600萬人,遠遠超越紙本的訂戶數,因而帶動了第三季數位訂閱營收增長了34%,約1.55億美元,超越了印刷訂閱收入的1.45億美元。

因此《紐約時報》已於今年六月份正式宣布與APPLE拆夥,將不再於Apple News應程序中發送文章,開始努力將讀者帶回自己的網路數位環境中,重新建立與讀者的關係。

●更多資訊請參考本文作者臉書郭至楨 / Mr.Big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