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觀光」正夯,沖繩縣與奄美群島這樣做

換日線
換日線

作者:高紹沖/A-jeo-ssi之家

自瘟疫橫行以來,全球經濟都亂了套,特別是各國封鎖邊境直接導致旅遊業、航空業等相關產業大幅蕭條,也讓人明白服務業在台灣經濟的重要性。

所幸台灣疫情防堵得當,已於 2020 年 6 月 7 日起開始解封,但振興當前,國旅先行,交通部觀光局就此推出「安心旅遊國旅補助方案」。五大方案中,更對離島再加碼補助。

去過龜山島、基隆嶼、北方三島中的彭佳嶼等小離島的我,其實對離島觀光甚感興趣。加上相當喜愛琉球,尤其喜歡走訪外國遊客罕至的小離島,略有心得分享:

個人一直對日本薩摩藩侵略琉球不平,2016 年特地規劃「琉球反攻」之旅,基本上是逆走「琉日戰爭」(或稱「琉球征伐」)路線,自沖繩縣往北至九州鹿兒島縣,同時看看琉球王國極盛時期的疆域。

首先飛抵那霸空港。踏上琉球,故地重遊,那時還能見到大紅氣派的首里城,也能暢遊繁華的商業街國際通,吃飽喝足後,再於清晨來到觀光客罕至的那霸港船客待合所登船啟程。

以定期航班相連的沖繩與奄美

串聯沖繩縣與奄美群島之航程共有兩間船務公司運行,單雙日相間,並如同公車般島島停,任遊客上下。早上 9 點準時抵達琉球另處港灣本部港時,竟有團客上船。之後駛離本部港也離開了琉球本島,直往與論島邁進,話說與論島的風光似乎極為明媚,礁岩遍布、細砂環繞,但受限行程只得略過。

轉眼又到沖永良部島,下船人數超多,想來沖永良部島的居民與遊客依賴船班頗深。沖永良部島同樣風和日麗,港邊遊覽車數部送往迎來,沖繩縣與奄美群島的交流不言可喻。

德之島的小島風情

後共歷經 9 個半小時漫長航程,我終於在黃昏前抵達當年抵抗薩摩藩最力的島嶼:德之島。

琉球王國的根據地位於本島上,奄美大島、德之島等地都是琉球王國強盛後拓展影響力方納入版圖,兩島原先皆由當地按司(即豪族)治理,德之島於 1263 年受琉球支配,奄美大島則於 1266 年臣服琉球。琉球王國遭薩摩藩島津家入侵時曾發生「德之島戰役」,但最終不敵落敗,兩島便割讓給薩摩藩直屬,脫離琉球王國。

只是薩摩藩財政不佳,便大規模強迫奄美大島、德之島、喜界島居民種植甘蔗,再用極低廉價格收購,銷往日本各地賺取收入,以奴工方式強取豪奪,形成奄美大島、德之島等地有名的「砂糖地獄」。

德之島比台北市略小,雖屬小島但地形頗有起伏,環島公路有時濱海,有時入山,有時還穿越大峽谷。日本離島公路每日受海風侵蝕,保養卻很不錯,一路順暢,讓我圓滿順時鐘環島。

人文風光上,鬥牛是德之島最有名活動,共有 13 處鬥牛場,每年舉辦 20 次的鬥牛大會,皆萬人空巷,成為德之島的觀光招牌;但我對西班牙式或日式鬥牛興趣缺缺,只是應景挑了家最具規模的鬥牛場「亀津闘牛場」參觀。抵達時卻空空蕩蕩,場地有些泥濘,牛隻也不在附近。

「犬之門蓋」則是德之島最知名自然景區,島嶼多半擁有海侵風蝕地形,犬之門蓋便以兩洞門,類似拱門石柱的海濱景觀成為國立公園,附近觀景台上的風光更是明媚,奇岩怪石比比皆是。

不過我後來都在觀察景區維護工程,包含濱海公路等都趁旅遊淡季大肆維修,政府對離島小景點同樣認真用心。

奄美大島的大島生態

一路向北,抵達奄美大島是搭難得的夜行船,3 個半小時的短航程,晚間 8 點半登岸。果然是大島,附聯絡空橋,一時間還有回台灣基隆港的錯覺。

而奄美大島地貌較德之島變化更大,公路一會靠海一會進山,名瀨新港的奄美市區往東還會途經超長隧道,貨車也多,並能見到琉球與九州當地的連鎖店,擁有獨特的生活圈。

同時,海洋之美多是海島特色,奄美大島西北也有興建「奄美海洋展示館」,展示館靠近海水湛藍的大濱海灘。海灘繼續往前便是主展館,先是一巨型水槽呈現奄美的珊瑚礁與魚類,但最新奇的是二樓,竟然能以生菜餵食海龜,三隻海龜「餓龜撲菜」,超萌!

奄美還有頗具盛名的地方料理「雞飯」,堪稱是嘉義雞肉飯或雞絲飯的豪華升級版:奄美將手剝土雞肉、蛋絲、香菇、洋蔥、海苔搭配米飯,再淋上濃醇香的雞湯,超級好吃,難以言喻、筆墨無法形容!

奄美大島東北的「奄美之鄉」,則以居民生活蠟像、自然森林等展區,完整介紹各島風俗特產,是座以奄美群島為探討範圍的綜合博物館。

「田中一村紀念美術館」緊鄰奄美之鄉,畫家田中一村描繪奄美,直讓我聯想到高更作畫大溪地。其奄美時期畫作色彩艷麗,取材奄美人物,而且美術館建築似乎也以奄美傳統民居「高倉」為本,臨水懸空,雅致非凡,讓我多逗留了許久。

沖繩在奄美群島的痕跡與合作啟發

當我自沖繩縣出發時,買票時票價較我查價時少了不少日圓,心中疑惑,但理所當然該退回。

櫃檯小姐隨即遞給我一意見表信封,告知我剛好遇到沖繩縣與奄美群島進行擴大合作交流,推行減價措施。我這才恍然大悟。

幾天下來,我發現自沖繩縣搭船往返奄美群島的人其實不少,看來是頗受歡迎的交通方式,還有學生整團似乎來集訓。

而德之島帶著小琉球的海濱感覺,混雜著鹹味與土味的海風。民居不似琉球,也不全像日本,像是琉日文化的混血版,也是個放空的好所在。

奄美大島則占地頗大,擁有秀麗山林與清澈藍海。文化上雖如同德之島混血,但地域色彩較鮮明,其中大島紬為特色織物,更常見到工作坊之類的體驗觀光型工廠。

沖繩縣則是台日相當風行的旅遊勝地,且更為國際化,並且像在奄美群島一樣,都能聽聞迥異於日語,專屬於自身「琉球語」的獨特招呼語,各自有其特色。但兩地觀光並不獨善其身,官方與私人反而彼此推薦,整合成一大型景區,讓人耳目一新。

台灣人一生必須完成的三件事之一:「台灣離島環島」

疫情來襲,對國旅自然是一大衝擊,但未嘗不是國旅轉型升級的契機。為文時,我本想建議沖繩縣與那國島與宜蘭、花蓮擴大交流,甚至未來推動八重山群島與宜蘭、花蓮的定期直航船班,打造「共同生活圈」,不過國境開放事關重大,就先按下不表。

但從沖繩縣與鹿兒島縣奄美群島的合作交流來看,台灣的離島觀光似乎也能考慮「跨縣市」交流。先是諸如綠島與蘭嶼因無定期航班難以相連,通常是分兩套行程遊玩;那何妨讓遊人在位處台東縣的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回顧自由民主之得來不易,於綠島海底溫泉賞日出,並一道駛往蘭嶼領略台灣唯一海島民族達悟族的獨特文化?

再將屏東縣小琉球的綠蠵龜生態之旅,透過交通改良,擴編整合成「南半島行觀光行程」;或讓屏東縣小琉球與澎湖縣七美島的網美景點雙心石滬,兩個行程合併起來一同「見證愛情」;或將基隆市基隆嶼、北方三島與宜蘭縣龜山島做成一套行程,打破縣市間的藩籬,甚至全面整合為「新國旅,台灣人一生必須完成的三件事之一:『台灣離島環島』」

先從基隆,海上獨木舟往返基隆嶼,再轉往宜蘭縣龜山島繞島,隨後搭火車至台東縣將綠島、蘭嶼一網打盡,至墾丁後壁湖登陸,赴屏東縣小琉球,船再回至高雄市,搭機往澎湖縣七美島,一覽澎湖諸島後飛回松山機場,達成「台灣離島環島」的壯舉,創造出國旅的新高潮。

離島觀光產業的附加價值

無論過去因陸客不來或是如今因國際旅客難以成行,所導致的國旅困境,政府往往以補助入手,但補助畢竟只能解燃眉之急,或說治標不治本。

而旅遊業雖年年吸引大批青壯年投入,但迄今難脫低薪陰影,疫情後經濟何時回溫猶未可知,對離島觀光的打擊相對更大。

網紅 YouTuber、旅遊作家的介紹是一常見行銷管道,但政策面的創新思維尤其不能偏廢,甚至更可能解決結構上的問題:如就離島旅遊來說,所費不貲的交通費用往往是旅行成本重點,政府在此更能著力。

同時,要讓旅客心甘情願地掏錢,甚至前仆後繼,還是須讓旅遊業的附加價值增大;但這其實很需創意或文化內涵,更要集思廣益。本文或許略顯天馬行空,但創意必從敢於發想而來。

總之,對離島而言,地理條件的獨立是劣勢還是優勢,離島生活究竟是美麗抑或哀愁,還是端看政府、產業、島民如何規劃了~~~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從沖繩縣與奄美群島的合作交流,看國旅中的「離島觀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我在日本國境最西「與那國島」,與台灣有著深厚牽絆之地──沒望見台灣,卻看見小島的美麗與哀愁
為了「全世界最危險的軍事基地」,沖繩縣政府被日本政府一狀告上法庭──觀光客看不到的美軍基地問題

作者簡介:

高紹沖,長期關注北韓(朝鮮)資訊,曾分別自南北韓方進入板門店。於個人部落格不定期發表北韓文,電視節目「新聞挖挖哇」亦曾引用圖片及資訊。此外深愛蒙古與琉球,旅遊目標亦為「中國包圍網」,即走訪中國所有陸上鄰國,下一站是不丹。至於台灣因四面環海,已踏上與那國島,志在菲律賓巴丹群島。當然更盼有機會再訪北韓羅先、金剛山等地,私心希望也能出本北韓專書及找到自己的鬼怪新娘。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