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東西方婚姻價值觀 6 大差異,讓婚姻免於痛苦

換日線
換日線

作者:彭孟嫻 Jessica/海外法律人的生活觀點

「相愛容易,相處難」,是東方社會婚姻常見的現象。很多人會認為西方國家可能沒有婆媳問題。其實,東方社會與西方社會關於婚姻當中的問題是雷同的,只不過東西方文化差異,對於同樣的問題,有不一樣的解決方式。

西方社會的婚姻,有些長輩也是很喜歡干涉晚輩的婚姻生活。在婚姻調解庭中,我看過許多西方父母堅持參與孩子的「離婚調停」過程。除此之外,在加拿大家事法庭工作的時候,我也曾經看過西方女士,到家事法庭諮詢處想替兒子處理離婚的事務。但是,因為法庭規定一定要本人前來才可以諮詢,所以我也委婉的拒絕幫助她。

由此可知,西方社會的婚姻男女,也必須如同東方社會一樣面對長輩給予晚輩的壓力。因此,西方職場中常常會有西人同事抱怨感恩節與聖誕節所造成的家庭衝突,原因就是原生家庭干涉。只不過,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使得當事人的立場與處理方法迥異。普遍來說,西方社會的丈夫,比較會站在太太的立場。但是,東方社會的丈夫,很多都很難做到以自己太太的立場來考慮事情。

當然,無論是西方國家或東方國家,每一對婚姻除了「婚姻男女主角」不同之外,當中的「姻親配角」也完全不同,所以無論是西方社會或者東方社會,每一對夫妻所面對的婚姻挑戰也不同。但是,如果真得要總結一下西方國家與東方國家婚姻的差異點,西方社會還真的能夠提供東方社會一些婚姻相處的訣竅。

所以,在此我把西方社會與東方社會處理婚姻問題的差異分析如下:

差異一:「家庭成員」定義不同

西方國家所謂家庭的成員,是以夫妻兩人為主。有孩子的家庭,就是以夫妻加上孩子,形成一個家庭的主體。就以加拿大購買私人醫療藥保來說,私人藥保的保單之中,大部分的表格當中「家人」(family members)欄目,通常只出現配偶與子女。如果要買父母的醫藥險,通常要分開購買。由此可知西方社會對於「家人」的定義。這樣的情況,並不代表西方國家不重視父母,而是西方國家多數的家庭會以夫妻兩個人的決策為主,等到孩子有判斷事情對錯的能力,就會讓孩子參與家中決策。至於父母,通常沒有介入夫妻的小家庭事務的權利。

但是,東方國家,雖然大家也明白上述的觀念,可惜實際的情況是很多婚姻仍有「原生家庭」介入,造成許多夫妻爭執。除此之外,東方社會的婚姻有時候也會受兄弟姐妹或親戚的意見影響,導致原本可以簡單的婚姻變得複雜。因此,我所知道的東方家庭離婚案例,當中有不少是因為婆媳問題,以及岳父母與女婿的問題而離婚。

差異二:稱謂不同

西方夫妻結婚後,女方對於自己的公婆,可以直呼其名,男方對於自己的岳父母,也是可以用名字稱呼,不需要拘謹地稱配偶的父母為「爸爸、媽媽」。

但是,東方家庭對於父母的稱謂,有時候會成為新婚夫妻的爭執點。我聽過不少已婚的華裔女性朋友跟我反應,當她聽到她丈夫說「妳爸爸」或者「妳媽媽」的時侯,會感到生氣,因為這些女性朋友認為,她的丈夫應該稱呼她的父母為「爸爸」、「媽媽」。

這些有關稱謂問題的爭執在西方國家其實很少發生,但是東方社會中確實常有所聞。東方社會容易在乎配偶對於父母的稱謂,因為孝道在婚姻中很重要。但是在乎自己的父母,不一定代表要在父母沒在場的時候仍要求配偶以「爸爸」、「媽媽」稱呼。有時候讓自己的配偶私下能夠在談話中提到「妳爸爸」、「妳媽媽」,也能更容易讓雙方知道是在談論哪一方的父母吧?

其實,這些稱謂的問題沒有對錯。稱謂並不是孝道的重點,實際的孝順行為才是。有些人嘴巴抹蜜地對待配偶的父母,但是行動上卻一點也不孝順,那就是孝道的本末倒置。反觀西方國家,配偶之間稱呼對方的父母常常直呼其名,但是夫妻雙方與對方的父母大多相處融洽。

在婚姻中,稱謂這件事看似事小,其實這當中隱藏著對於配偶的過度要求,以及對於自己原生家庭父母的過度在乎。很多夫妻的感情變調,並不是夫妻兩人的感情不好,而是夫妻其中一方或者兩方讓「原生家庭」的成員干擾夫妻兩人的生活。

孝順沒有錯,但是在婚姻中不應該把父母的重要性看得超過兩個人的夫妻關係。夫妻雙方如果不懂得把原生家庭成員適度推開,那麼兩個人的婚姻品質,就會被原生家庭成員搞亂。孝順與愚孝不同,孝順父母並不代表父母可以干涉自己的婚姻伴侶。

差異三:界線不同

西方社會的公婆或岳父母要到自己已婚的孩子家中。通常都會先「預約」,不會貿然直接前往。但是,東方社會部分父母總是誤認為出入自己已婚孩子家中是很正常的事,很多長輩要到孩子家中探望孫子,常常直接到達,沒有預約,總是不記得已婚的子女還有配偶。

東方社會雖然有很多不干涉自己已婚孩子的長輩,但是,總體而言,喜歡干涉自己孩子婚姻的長輩的數量還是比西方社會多。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不知道自己應該劃定界線,讓已婚的孩子可以好好地經營自己的家庭。更進一步深究,這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已婚孩子的家庭已經不是以父母為主,而是以孩子及其配偶為主;他們誤以為自己還是已婚孩子的家庭領軍者。

東方社會很多長輩要前往孩子住處探望兒孫,就算提前通知自己已婚孩子,也容易忘記那是自己孩子與配偶的住處。我聽過很多朋友抱怨配偶的父母到達自己的住處之後,完全沒有忌諱地前往媳婦或女婿的主臥房,甚至會打開媳婦化妝桌抽屜,然後斥責媳婦化妝品買太多。有些東方公婆也會到媳婦的衣櫥前大聲抱怨媳婦的衣服買過量。這樣的情形如果媳婦能夠忍耐,也許婚姻生活還能平靜。但是,如果媳婦堅決反彈公婆擅自侵犯隱私,那就會形成夫妻之間的風暴。

差異四:婚姻浪漫程度不同

很多西方夫妻,會偶爾在週末把孩子交給臨時保母或者長輩,然後兩個人外出營造婚後的浪漫。但是,大多數東方夫妻說到要把幼小的孩子交給保母,就會感到不放心;就算交給長輩照顧,也會覺得這樣外出約會只有愧疚感,沒有浪漫感。

其實婚姻要能夠走得長久,就要在生活中增加屬於兩人的美好記憶,讓雙方感受到結婚的日子過得比單身日子更好。需特別指出的是,「屬於兩人」這點很重要──如果好的回憶只發生在自己的身上,可是兩個人的生活卻是千瘡百孔,那麼你就算有數不完的個人美好回憶,也無法讓你的婚姻幸福,因為你忘記婚姻中,除了你,還有對方。

想增加共同的美好回憶,甚至不一定要出門、把孩子託付給別人,夫妻也可以在家營造屬於兩人的浪漫。若能選出特定日子,在孩子睡覺之後,一起在家中的客廳相擁觀看電影、飲點小酒、吃點水果零食,這樣也是好的。

我的新書《戀愛脫單魅力學》(時報出版)前四個單元,主要在談論單身男女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優質伴侶;但是第五個單元(也就是最後一個單元)當中的每篇文章都是講述婚姻。書中我有提到,在婚姻中要能夠持續同行、相互扶持到老,最重要的就是要存儲共同的美好記憶,好為兩個人「預留壞日子的空間」;婚姻生活畢竟不是每天都風花雪月地浪漫,本來就會有磕磕絆絆,想要走得長久,平時就得好好經營。

差異五:婚姻中的甜言蜜語

西方的婚姻,在相處的過程中,甜言蜜語很多,這樣的甜,其實是生活的潤滑劑。就算說者的甜言蜜語有時候超過實際,但是,聽者總是會感到心花怒放。如此一來,夫妻相處就算有很多的衝突點,但是,因為有甜言蜜語的加持,所以兩個人也比較能夠相敬如賓地和睦。

反觀東方社會的婚姻,因為處處講求實際、「為了對方好」,所以夫妻之間常常會不斷地彼此提醒與叨念。雖然說者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聽者的感受卻是受傷的,所以東方夫妻的相處,也比較容易有劍拔弩張的爭吵,或是相敬如「冰」的冷漠。

我們需要適時地在婚姻生活中,用好聽的話化解自己或對方的強勢;如果真的做不到甜言蜜語,至少也要做到不以言語攻擊配偶。即使聽到配偶攻擊自己,也不用立刻反擊或講道理,因為,當對方沒有道理的時候,就是對方失去理智的時候,那麼你/妳就算耐心地想要講道理,也不會有很好的成效。如果在對方盛氣凌人的狀態下強行溝通,那只會變成吵架。

婚姻要歷久彌新,就必須要有「愛」的細水長流。婚姻變質的原因,往往是忘記了兩個人的愛情。每一對離婚的夫妻,當初都是因為感覺對方是最適合自己的人才結婚,可惜的是太多生活瑣事拖垮婚姻的品質。維持婚姻不可以光靠婚姻制度,結婚證書並不是婚姻長久的保證。唯有把愛情延續至婚姻生活,才是正道。

差異六:分道揚鑣後的相處

西方夫妻對於婚姻的衝突,比較無法長期地容忍。在西方社會裡,如果夫妻兩人長期溝通無效,西方夫妻通常會較有「決心」讓兩個人「結束婚姻」。就算西方夫妻有孩子,也會在評估自己的情緒受到伴侶干擾過度的狀況下,選擇分居與離婚。反觀東方社會雖然目前離婚率比過往增加,但是,東方夫妻在相處上的「容忍度」還是普遍高於西方夫妻。

有關離婚,西方夫妻與東方夫妻一樣都需要面對法律事務,諸如子女撫育費、監護權、贍養費、剩餘財產分配等。但是,這當中還是有些許的差異,也就是西方夫妻對於離婚的過程大多數比較不容易拖泥帶水。但是,東方夫妻,卻比較容易因為“情緒”讓雙方糾結在極小的事件,也導致東方社會的離婚過程總是比西方社會的離婚更加慘烈。

但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分道揚鑣後的相處,西方人實在是比東方人更為豁達。西人在離婚後,比較能夠對於過往婚姻中的愛恨情仇做到釋懷,簽了離婚證書之後,很多人都能夠迅速把對方當成朋友。也許那樣的「朋友」並不算知心好友,但是他們至少能迅速不計前嫌地與之前的配偶談話,因為他們知道,兩人婚姻的失敗,不一定代表各自有太大的缺陷,更常是因為兩個人相處不適合,那只要「拆開了」就好了,未來各自有機會再選擇更適合自己的人。

西方社會的離婚思維,比較能夠讓雙方在離婚之後,不至於在兩人共同的孩子面前成為仇人,也比較能夠讓孩子不必在父母離婚之後「選邊站」。也就是說,孩子不需要忍受父親說母親不好,也不用忍受母親不斷地埋怨父親。

小結:隱忍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東方社會的離婚個案如果是因為長輩干涉,我很替當事人感到難過,因為東方社會離婚案件當中,有許多夫妻感情其實是不錯的,但是卻因為婆媳問題,造成婚姻瓦解。以我的看法,在婚姻中面對長輩過度干涉,千萬不要隱忍,因為一個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當一個人的隱忍超過了自己能夠承受的限度,就會爆發。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頭一次發現長輩有不合理的行為之時,就婉轉地表明自己不能接受。

要杜絕長輩的干涉,夫妻就必須站在同一陣線,學習在情緒上與生活中和原生家庭切割。與父母劃清界線,並不是棄父母不顧,也不是不孝順,而是婚姻生活本就需要有夫妻兩人的空間。尤其婚姻有太多責任與綑綁。婚姻當中的經濟壓力、家事分擔、兒童教養已經佔據平日生活的大部分時間。如果這個時候雙方原生家庭成員進入干涉,就會讓原本的生活壓力雪上加霜。更不能忘記的是,原生家庭的介入,不單會影響夫妻兩人,也會讓孩子每日的生活陷入父母爭吵的漩渦,沒有平靜。

婚姻的日子要好,並不需每日忍耐、痛苦的前行,而是要知道如何成為「婚姻航艦」的舵手,不要傻傻地把掌舵的權利交給長輩。當夫妻兩個人站在同一陣線,假以時日,就能夠讓一直持反對意見的原生家庭長輩看出干涉無效,長輩的干涉就會自然慢慢退出。

東西方因為文化不同,本來就會有思維上的差異,造成婚姻相處模式的差別。只要我們能夠在婚姻中保有屬於兩人的美好特質,並截取各種「婚姻價值觀」當中較理性的部分,讓東方社會與西方社會互相學習。也讓遇到婚姻瓶頸的兩個人試著給雙方機會,營造出屬於兩個人的特有婚姻相處模式,這樣就能夠讓夫妻兩人的婚姻滿意度升高。如果夫妻不懂共同成為婚姻航艦的舵手,那麼夫妻兩人就會淪為婚姻中的過客。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觀察東西方婚姻價值觀 6 大差異,讓婚姻免於痛苦》,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全球首富離婚記:談談北美的「剩餘財產分配」制度,與台美「贍養費」的差異
「想離婚嗎?麻煩再等兩年!」──英格蘭離婚法律,讓「不愛了」的妻子好抓狂

作者簡介:

彭孟嫻 Jessica Peng,目前從事法律調停工作(家事法&商業法),同時也是加拿大調停仲裁協會會員。曾任加拿大家事法庭諮詢部、加拿大市議員助理、加拿大皇家銀行、德商醫療研發加拿大總公司進出口部門。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