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亞裔仇恨犯罪,疫情中暴增 1900%!

作者:翁琬柔/大蘋果小故事

疫情重創美國經濟,而在美國的亞裔,也被迫面臨到許多「病毒歧視」,甚至是更醜陋的「亞裔仇恨犯罪」,根據紐約警署(NYPD)的數據,在疫情發生的 2020 年,紐約針對亞洲人的「仇恨犯罪」暴增 1900%——過去一年,有店家拒絕服務黃種人,認為他們是病毒帶原者,也有華人女性在路上被潑不明液體,上週甚至有多名長者分別在曼哈頓的地鐵站、以及華人區法拉盛無端遭到攻擊。

疫情發生前,在紐約住了兩年的我,每每被問到「在美國會不會被歧視?」我總是笑著回答,紐約文化多元,我很幸運沒有遇到歧視。但是疫情發生後,我再也無法自豪地說出這番話,因為我走在路上曾經被大吼「亞洲人拿下口罩!」也有人揶揄我們講中文的聲調,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出門,真的會覺得有些害怕。本來以為加州是亞裔的大本營,狀況應該會好一點吧?答案是否定的,「停止仇視亞太裔」(Stop AAPI Hate)組織去年 8 月發布的報告顯示疫情爆發期間,美國各地收到超過 2,500 起亞裔歧視案件,其中 46% 發生在加州。

最近,舊金山甚至發生了兩起亞裔長者被攻擊的事件,讓藝人吳彥祖氣到站出來懸賞目擊者,聲言要把那個推倒老人家的非裔男子繩之以法。不只這樣,加州一間資訊顧問公司 Aptude 開出了資訊分析職缺,求才廣告上面羅列了需要的程式技能之外,還大喇喇地寫上「不能是亞洲人」、必須「沒有工作簽證的問題」。我相信現在沒有哪間公司敢在徵才內容上面寫著「不能是黑人」,但為什麼就敢這麼對待亞裔呢?

幾乎每個美國亞裔,都有被歧視的故事

事實上,亞裔在美國遭到歧視,早在疫情發生前就存在了,如果去問問身旁的台美人,每個人都有類似經驗。前陣子我認識了一個台裔美國人 Tiffany,她 3 歲就跟父母移民到紐約長島一個白人居多的社區,學校裡也幾乎都是白人。小學時的某年聖誕節,當她開開心心地跟著同學們交換禮物、唱聖誕歌的時候,有個白人女生過來推她,說:「妳又不是美國人,也不是基督徒,慶祝什麼聖誕節?」

當天她哭著回家,問信奉佛教的爸媽為什麼家裡沒有聖誕樹、為什麼他們都不上教堂,於是爸媽帶著她去買了聖誕樹,也耐心向她說明宗教典故,最後她母親突破盲點:「那個推妳的女孩是猶太人,他們也不慶祝聖誕節啊。」

另一個故事來自麻吉大哥黃立成:我前陣子在 Clubhouse 房間內,討論美國的亞裔歧視議題,他進來聽,我馬上邀請他發言。他說他高中的時候,某天走在路上,被一群黑人同學指著用難聽的字眼叫罵,他一頭霧水,心想平常不是都相處得蠻好的嗎?怎麼突然翻臉不認人?那群黑人接著表示:「今天是珍珠港事變紀念日,你們小日本殺了好多我們的人!」於是大哥衝上前跟那群人打了一架,為這個烏龍氣憤不已,如今回顧,他開玩笑地說:「我到現在都覺得日本人欠我一次。」

這些故事在主角長大後,可以用輕鬆的口吻說出來,但是如果我們生長在本來以為充滿希望的國家,但卻遭受各樣人種歧視及不友善的對待;甚至,在講求平權的今天,亞裔老人在路上還會平白遭受攻擊,但整個議題卻不受美國社會及主流媒體關心,試想會多麼令人心碎?

《CNN》亞裔主播 Amara Walker 在去年的一次訪問中表示,她曾在機場準備搭機的一小時之內,遭受到三次歧視,包括有人對他講:「你好!Ching Chong」,過不久又有一個沒戴口罩的人走向她,問她:「妳會講英文嗎?」而她在美國的成長過程中,更不乏「被學丹鳳眼」,或者「被叫 Ching Chong」等經歷,重新提起仍令她激動得發抖,不敢相信在這個年代、身為一個在美國出生長大的亞裔美國人還必須經歷這一切。

不再忍氣吞聲!「模範生」為自己發聲

其實,不少在美國長大的亞裔都經歷過這種歧視,但可能是不習慣跟別人起正面衝突的文化使然,大多數家長在自己或孩子遭遇歧視時,會傾向息事寧人,默默地把委屈吞下去;也可能因為亞裔在美國的聲量一直都不夠強,很少主流媒體會關切亞裔被歧視、甚至被仇恨犯罪攻擊的議題,以至於亞裔缺乏發聲管道。在美國的少數族群當中,亞裔一直被認為是「模範生」,默默埋頭工作、溫和有禮、鮮少參與政治跟社會運動,久而久之跟亞裔相關的議題也漸漸被漠視。

但是到了今年,中國城接二連三受到攻擊開始,從有華裔老人被惡意傷害,到有企業敢公開說自己不接受亞洲人,我看到不少亞洲人已經站出來,無論是遊行、還是在社群平台發聲,邁出了屬於亞裔的第一個步伐,不再默默忍受不平遭遇。畢竟如果繼續當個「乖乖牌」,聲音就不太可能被聽到。未來,我也期望看到更多亞裔參與美國的社會運動,讓更多人一起打造一個「漸漸沒有歧視」的美國社會。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美國亞裔仇恨犯罪,疫情中暴增 1900%!連加州科技公司徵才都敢直言「不要亞洲人」》,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永遠的外國人」:亞裔美國人的沈重宿命,還能翻轉嗎?
「你在美國被種族歧視了嗎?」──Yes 跟 No 之外的第三個答案

作者簡介:

翁琬柔,日本慶應大學媒體設計研究科畢業。國際新聞記者,曾親赴現場報導「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入主夏普」、「熊本大地震」、「金正男暗殺事件」、「朴槿惠遭彈劾」、「文在寅金正恩高峰會」等國際重要新聞事件,製作並主持「瀛向東奧日本進擊ING」、「世足俄羅斯」等國際專題節目。目前就讀紐約Fordham University,享受大蘋果的每個小故事。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