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如何打破隨機殺人「惡的循環」?

換日線
換日線

作者:V. 瓦西里耶夫/萬國總部的理想與現實

日內瓦湖畔的茜茜公主慘案

1898 年 9 月,一起前所未聞的殺人事件使得瑞士成為舉世震驚之國際恐襲的現場:深受愛戴的奧匈帝國伊麗莎白皇后(Empress Elisabeth of Austria),又為人們暱稱作茜茜公主(Sisi),在日內瓦湖邊的碼頭前被一名自稱義大利無政府主義擁護者的陌生男子路易吉.盧切尼(Luigi Lucheni)襲擊,以一把工業用銼刀刺入心臟;即便茜茜只感到輕微地刺痛就堅持繼續登船,卻在蒸汽船駛出碼頭的數分鐘內失血過多不幸身亡。

這是一場瑞士歷史紀錄以來最早的隨機政治謀殺,行兇的路易吉其實是一名瑞士在 1848 年歐洲反君主制革命運動失敗後所庇護的政治異議者;當時義大利有許多像他一樣來到瑞士避難的革命者,而他在被捕後仍高聲宣揚無政府主義、打倒貴族的思想,認為人人都應該像他一樣隨機選擇名人刺殺。「我要殺一個名人讓我登上報紙,任何人都可以。」與路易吉被關在同一間牢房的囚犯就曾經這樣轉述,由於毫無悔意,他在開審後很快被判處終身監禁,並最後在獄中遭受霸凌而自殺。

即便來自維也納及歐洲各方的壓力,瑞士依然堅持為無政府主義者敞開邊界,甚至曾經一度因此被國際社會詬病成為滋養恐怖主義的溫床。

空前絕後的楚格大屠殺

時間來到 2001 年 9 月,瑞士楚格州首府楚格(Zug)發生了一起大規模的隨機謀殺:兇手弗里德里希.萊巴徹(Friedrich Leibacher)獨自進入市議會,並用槍械與自製炸彈造成 14 死和 14 傷的慘劇,並在最後吞槍自殺;當時的瑞士已經百年來沒有政治人物遭到謀殺,而這場受害者大多是政府人員與記者的隨機屠殺,震驚國際之餘也改變了瑞士對於保全的意識。

這次,瑞士政府決定採取積極防治的態度,不僅各層組織安檢升級、立法收緊個人武器、更考量了衝突惡化的防範:楚格槍擊案的緣起可追溯到弗里德里希曾與巴士司機的肢體衝突,他在敗訴後曾被短暫拘留在精神病院中,認為司法不公而有了犯案的念頭,終於在兩年後釀成悲劇。瑞士政府在反省如何避免如此悲劇發生的過程中,認為在司法公訴的過程之中加入協調員,可以降低弱勢方(非政府方)的絕望感;因此建立了一套獨立於公職人員之外的監督體系──司法監察使(Ombudsman),來協調及保障原告與被告雙方的人權與人性需求。

近年來,瑞士政府更期望利用數據監測來預期並反制恐怖與極端主義,為了能在偏激行為的萌芽階段就即時遏止;議會正在討論的《反恐法》草案將會涉及超越一般刑事訴訟的適用行為人與監控措施,除了嚴化刑法也加強國際反恐合作,例如制裁涉及支持恐怖與極端主義的個人行為與社交媒體等等。

隨機殺人動機的萌生

總結茜茜公主慘案與楚格大屠殺,不難看出即便是看似毫無理智甚至精神失常的隨機殺人,背後仍然具有明確的衝突引線與內在動機:憎恨帝國主義的路易吉為了成名以宣揚無政府思想,而仇視地方政府的弗里德里希自認代言了受壓迫之人實現社會正義,其行動其實是經過了精心規劃的漫長準備,從關閉銀行帳戶、寫訣別信到立遺囑希望骨灰灑在大西洋,他甚至準備了逃逸所需的車輛⋯⋯因此這兩件兇殺案都是有跡可循的預謀,而非精神極度不穩定下的無意識行為,只不過受害者本身卻是隨機挑選的無故冤殺。

從兩個案件中,我們可以略為歸納出幾點與許多台灣近年隨機殺人案主使共有的一些相似之處:疏於雙親關照的童年、少年時代淪為社會制度下的犧牲品、缺乏能夠鍛鍊邏輯思考的教育機會、與社會上的人群疏離甚至脫節、對於社會存在報復性的態度,而這些都是在無數研究上所指出的、將導致精神疾病風險增加的關鍵因素。這些經驗同樣將使得他們更加畏縮社交,最終陷入孤立無援、只能依賴網路單向資訊,不斷將自我極端經驗無限「正回饋」的境地。

借鏡瑞士經驗,改變從你我做起

事已至此,也許你會認為這樣的社會問題應該交予政府與專業人員處理;然而,再優良的政策仍須仰賴人人都能做到的舉手之勞為輔助。以下就透過參考瑞士經驗,運用你我都能做到的溝通和聯繫,協助失序者回歸正軌:

一、防止周遭有人被完全孤立,創造鼓勵公民參與的環境。瑞士施行直接民主,給予人們更多參與民主的機會,讓個體的聲音能被聽見並與集體進行比對。

二、用真實生活取代虛擬世界,重視網路成癮。早在 2018 年網路成癮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病症之前的 21 世紀初期,瑞士許多大型醫療機構就開始為網路成癮患者提診療服務。

三、敏感且嚴正體察他人的預兆行動與激進言論。雖不像美國和德國有針對社交網路另立嚴密的司法規範,瑞士仍舊對於網路言行紀錄保有司法追溯與參考的效力。

四、自我提升精神衛生方面的正確認識並推廣於旁人,改變社會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的恐懼氛圍,協助受到精神問題所苦的人盡早接受治療。

五、強化社群之間的批判性思考與自我管理,在網路與現實世界皆保持相互尊重、富有同理心與理性討論的開放態度,即可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困擾與悲劇。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出自於《弟子規》之中的一段訓示,也許不再能完全適用於現代社會的處境,但長久被忽視的「無心之錯」已然在無形中助長了罪惡,而唯有正視問題才能夠終結這個越陷越深的循環。從楚格大屠殺至今,瑞士已經 19 年未曾發生過非帶有針對性的隨機殺人案,相信同樣坐擁美好山水人情的台灣一定也能做到。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史上第一次和「最近一次」隨機殺人:瑞士如何致力打破「惡的循環」?》,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思考的惰性,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

電影如何改變法律?──再寫南韓 33 年懸案「華城連鎖殺人事件」

作者簡介:

V. 瓦西里耶夫,台北是精神卻非實體故鄉,23 歲獨自背著背包從亞洲跨越俄國歐洲來到美國,28 歲取得神經科學博士後重新回到路上;始終更喜歡穿梭亂入各種不同形貌的生活,浪跡各大洲 100 多個國家以尋找寫小說的靈感,致力將「科幻啟發的科學突破」重生為「科學啟發的科幻突破」。對於斯拉夫文明與蘇聯抱有幻想,撰寫臉書部落格瑞士豬尾巴・神經科學界的V【Neuroscientist V in Geneva】,現居瑞士。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