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少女們會被騙?高雄少女失蹤案告訴我們的事

換日線
換日線

作者:田育瑄/踹妞 Try New!

日前發生的這起 14 歲高雄少女失蹤案,在媒體的大量報導下引發「全台關注」、「全民協尋」。幸運的是,此案在警民合作下短短幾天內即吿偵破,少女也安然獲救。

不過,類似的案情、甚至更為不幸的悲劇,仍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持續發生——歹徒利用青少年涉世未深的弱點、網路的匿名特性進行誘騙,進而得逞種種惡行。相關刑案發生後每每讓人義憤不已,更令家長們憂心忡忡。

究竟該怎麼杜絕此類針對青少年、孩童們的惡劣犯罪?除了對犯罪者以「嚴刑峻法」事後制裁之外,是否還有更好、更全面的方式,能夠防患於未然?

筆者認為,家庭和社會對孩子們「價值觀養成」的教育,是當中十分重要、卻經常在相關案件中被忽略的重點:

「得不到肯定」的失落感,讓歹徒有可乘之機

以本案(高雄少女失蹤案)在媒體上所曝光的案情資訊來看,嫌犯與少女一開始的「接觸點」,是在網路上以少女喜歡的手繪工作機會博取信任。少女想透過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賺取零用錢、獲得肯定,卻也因此落入嫌犯惡毒的陷阱。

除了歹徒自是其心可誅之外,我也不禁想到:「如果少女的興趣和才華,在平常生活中就能得到肯定,是否就不需向網路上的陌生人『尋求肯定』了?」

小時候的我們,應該都曾有過拿到筆就塗鴉、開口就哼唱的時光,大人們還會在一旁不時誇獎;但隨著年齡增長,畫圖和歌唱等才藝,似乎就只能作為「興趣」被擱置一旁——尤其是學校裡的美術課、音樂課、體育課等,經常都是「可以被挪用的那堂課」,一下拿來考英文、一下拿去趕進度。學生們面臨龐大升學壓力時,沒有左右課表的話語權,也幾乎沒有在國英數自等「正式科目」外的發揮空間。

也因此,包括高雄少女在內,今日許多少年少女們紛紛「上網找尋其他的可能性」——他們尋求課業壓力的解放,探索自己認同的價值觀,往往也渴望著(在學校得不到的)成就感或肯定。

這時,若一味地以「安全」為由禁止他們接觸網路,不但只是治標不治本,更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們真正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改變現行教育體制中單一的價值標準,讓學生們能在校園中減少失落感,和「不被理解、不被認同」的負面情緒。

偏偏,在現行的體制下,除了「名次」和「分數」以外,學生其他的事情做得再好,也鮮少得到重視和鼓勵——從衛福部的統計數據來看,這也是導致許多孩童罹患憂鬱症,甚至走向輕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家庭」和「社會」間的唯一緩衝,可以怎麼做?

另一方面,少女想透過「網路接案」打工,無非是想透過與「真實社會」的接觸來磨練自己、賺取金錢,卻也因涉世未深經驗不足,被歹徒矇騙而不自知。

其實,一旦我們離開了校園、踏入「社會」後,每天睜開眼面對的問題,幾乎都和金錢脫不了關係;花花世界中會遇到的種種潛在「詐騙」,也經常存在。

換言之,「學校」可說是每個人在原生家庭和「現實社會」之間,那唯一的緩衝與防線。

也就是說,學生們在校園中對「現實社會」有多少理解和準備,往往也就決定了日後的進入門檻——越早認知到社會的複雜與多元,越能夠有應對的信心與智慧。

偏偏,學校教育中對「未來職涯、職場趨勢」的想像卻往往十分缺乏與受到侷限。至今多數教育現場中傳遞的也僅是如:認真讀書考上「好」大學,就有「好」工作、「好」薪水、「好」生活的空洞內容。

除了傳遞(灌輸)基礎知識之外,這些知識「在社會中可以如何正確運用」、「可以如何幫助避免風險」等議題,在目前的教育中也均少有著墨。

這樣的學校教育,也難怪會和「現實社會」間始終有個難以跨越的鴻溝:學子們畢業後「從頭學習社會生存法則」、浪費了許多時間摸索,都還算是相對幸運的;別忘了還有很多人因涉世未深、受到誘惑,就此誤入歧途。

所以,我們的學校教育到底該從什麼地方加強著手?以下筆者綜合觀察各國教育模式,彙整出三大思考方向供大家參考——希望我們能在不用大幅改變固有體制的前提下,讓上述問題出現改變的契機:

一、主題學習,促進知識的活用

早年因為教育資源稀缺和資訊傳遞不便,老師們往往要花大量時間「從頭說起」,在授課方式上也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但時至今日,許多孩子透過網路就可以自主學習,還可視個人理解能力自行調整進度。

因此,課堂上的教學也應有所改變:可以多利用網路的優勢,將課堂教學重點放在「抽象概念的釐清」,之後則多讓學生透過實際的觀察和操作,理解複雜的學理應用。

舉例來說,「主題學習」就是個很好的方法:比如在生活中我們一定都看過橋,那麼「拱橋為何可以承重而不會塌陷?」;「裡面牽涉到哪些力學原理?」「如果你要設計一座拱橋,又要運用到哪些計算公式?」接著還能衍生出:「蓋好的橋要取什麼名字?」;「台灣不同橋樑的歷史背景?」⋯⋯等。

一個「主題」包含的範疇除了數理以外,還有文學、歷史等層面,學生對學科也開始有了立體的想像。

在教學現場中導入「主題式學習」的概念,能讓教育不受「科別」死板的框限,放大學生對探索學問的樂趣,同時也鍛鍊務實操作的能力——學生會自己找答案,老師也不用講到口乾舌燥、站到雙腿靜脈曲張,只要在一旁適時地給予引導就好。

二、從心出發,注重「失敗」過程的詮釋

傳統上,對於學生的學習狀況,通常都以「紙本測驗」所得出的分數來評斷:分數高就是「學會了」,而分數低就是「還不會」。但這其實是相當嚴重的誤解,因為紙本測驗只能看出一個人「懂不懂」,卻無法判斷一個人「會不會」。

為什麼會產生「學用落差」,關鍵就在這裡。

以滿分 990 分的多益聽讀測驗為例,考到 860 分以上的考生,我們往往就認定他「懂英文」了;但這位學生真的「會(用)英文」嗎?他是否能用英文流利地交談、是否能毫無障礙的寫一封商務英文 email ?這些還是得透過實際的應用方能得知。

因此,除了分數排名、考試結果以外,學校應該更重視「操作類型」的表現,同時一併納入學生們的評量之中——更重要的是,評量不能只聚焦「成功與否」,還要加倍重視「過程」,與對「失敗」的詮釋。

以前面提過的拱橋為例,或許有些學生最終沒能做出可以載重的橋體,但要是在製作過程中,他運用了不同的公式,又或是嘗試了不同的材質;那麼這些「失敗」的過程,都應該算在他「學會」的部分並給予肯定——因為教學的重點並非只在「用標準公式造出最佳的橋」,也包括如何避開錯誤、掌握數據,提升風險管理的能力等。

這些從失敗中淬煉的勇氣、嘗試中獲得的答案、挫折中得到的靈感,才是學習帶給我們最有價值的寶藏。

三、運用所知,了解事物背後運作的邏輯

在學校,我們接觸「數字」的唯一來源就是數理科目,卻幾乎沒有人教過我們該如何運用「數字觀念」,打造自己的職涯或事業。

然而,台灣做為缺乏天然資源、高度仰賴進出口貿易的經濟體,從過往的農產品到現在的科技零組件等,如果沒有一定的成本概念,要如何跟其他國家的同類產品競爭?如果沒有掌握好行銷通路的資源,又如何能在國際市場上被人看見?——而這些觀念的背後,都需要「數字」能力。

換言之,如果學子們能儘早認知到「數字能力」對台灣產業的重要性,而非僅是空泛的「數學好才能念電腦電機、商管學院,找到『好工作』」,會不會更有學習動機?

同理,若能讓學生們從小就儘量嘗試、運用自己的所知所學,將「想法」、「知識」落實成「產品」,加上學校積極從旁協助(如專利的申請,打造曝光的平台等),讓孩子們養成主動思考與探索的習慣,並獲得實質的成就感。所謂的「產學落差」必然大幅降低。

另外,「時事」也經常是最好的機會教育。像是最近政府發行「三倍券」,許多媒體報導如何幫未成年的孩子領取,卻很少教導孩子該如何支配;同時,師長也可以與孩子討論「政府為何發行三倍券?」「如何振興經濟?」或「是否有被不法人士不當利用的可能?」等等——這些問題,都有助於孩子瞭解金錢流向與社會脈動緊緊相連。

社群網絡提供了一個新的社交環境,犯罪樣貌也因為科技進步變得更加「多元」——但我們不可能靠「防堵」網路與新科技,視而不見地假裝一切如常。

唯有反過來力用這些新科技與傳播方式,重新思考、打造我們的教育模式,才能真正達到「以良幣逐劣幣」的效果。我們的下一代也才有可能平安、健全的長大。

就像非洲有句諺語是這麼說的:「養育一個孩子,需要全村的力量。」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為什麼少女們會被騙?高雄少女失蹤案告訴我們的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北美生活不可不知的「安珀警報」──加拿大的悲劇發生後,再沒有人說它「擾民」
打破社會禁忌迷思:「性教育」不是「性的教育」,「越危險才越要談」

作者簡介:

田育瑄,英國雪菲爾大學華語教學碩士。現於新加坡擔任教育管理與培訓主管、親子天下特約研究員,前任教英國大學與語言研究工作。分享跨國教育、職場、時事筆記與反思。人生哲學:「自信,有時候需要弄假成真」。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