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憑什麼賺台灣錢?日商在台的都市傳說

換日線
換日線

作者:佐藤峻/日本人的台灣創業紀錄

大家好,我是 Leo (佐藤峻),是台灣一家數位行銷公司 applemint 的老闆。

你知道在台灣有多少日本人嗎?

根據日台交流會的統計,截至 2020 年 8 月,台灣共有 18,765 名日本人在台工作定居(短期造訪如觀光等不計算在內)。

這個數字,僅佔台灣總人口的 0.07%──也就是說,日本人在台灣是「少數族群」。

移民而來的少數群體,在許多社會中都可能成為被歧視或攻擊的目標。比如以前我在美國踢球的時候,因為周邊的選手大多是拉丁美洲人,結果我一直被戲謔地叫 Chino、Chino (中國人,帶有歧視華人的意涵);但拉丁美洲族群在美國白人為主的社會中,也同樣遭到許多不平等的待遇。

那麼在台灣呢?很幸運的是,我在台灣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受到明顯的歧視或攻擊。不過,我周邊在台灣創業的日本朋友們,狀況似乎就不太一樣了:他們大多表示,一旦公司業務開始步上軌道,來自外在的攻擊就會逐漸變得明顯。

其實,成功的人往往會讓人心生羨慕、嫉妒,在商場上更總會有某些人不擇手段打擊對手──這是人性使然,未必與歧視少數有關。但因為身為少數族群的關係,現實中也確實更容易成為被「特別注意」的對象,甚至因而遭受攻擊。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分享了不少日本公司因為不夠了解與尊重台灣市場、煞羽而歸的故事;今天則要「平衡報導」一下,跟大家分享幾個日本人在台灣創業被攻擊的真實故事,接著也想向大家分享在商場上「與其互競不如互愛」的邏輯:

案例一:日式餐廳容易被鎖定

我聽很多日本人朋友說,「開餐廳」最容易成為攻擊目標。我想原因是可能是不少標榜「正宗」的日式餐廳,在開幕前後經常吸引大量客人、外面更有許多人大排長龍,明顯能看出好業績、也可能會排擠到鄰近同業的生意。因此幾乎所有在台灣開餐廳的日本人,都曾經遇過某些「騷擾」。

有一間日式餐廳 A 的日本老闆,和我分享以下 3 種「騷擾」的典型:

1、被匿名指控僱用非法勞工,如:無工作許可證的日本人

2、排煙設施不良

3、逃漏稅

當然,如果被指控的餐廳真的出現上述 3 種情況,那肯定是沒有任何藉口可以逃避的。不過多數情況並非如此,而是似乎有同業認為,如果持續向勞動局檢舉對手,總有一天一定可以讓這家餐廳發生問題。

因此,這些「檢舉人」經常不只一次聯繫勞動局,而是 2 次、3次⋯⋯持續不斷地做這件事;這對一切依照法規來的餐廳業者來說,就成了很惱人的一件事。

試想看看,當客人在餐廳內用餐時,卻時不時就有勞動局或衛生、消防單位的人員一直進出餐廳稽查,餐廳的氣氛肯定不會太好啊!

案例二:3 間公司聯手逼退日本人

有一間代理日本玩具的 B 公司業主也分享,在他生意逐漸順利步上正軌時,卻開始被台灣的競爭對手妨害代理銷售。

當時,有 3 間競爭者公司彼此聯手,各自同時進口 B 公司在台灣販賣的商品,並以較便宜的價格賣給 B 公司的客戶(下游店家),試圖削弱 B 公司的市場威脅性。這 3 間公司甚至直接未經授權,直接使用了 B 公司的產品目錄和商標──簡單來說,就是以低成本、抄襲甚至冒用名義的方式惡性競爭,只為了逼退對手。

但也因為這樣的手段,明顯違反了台灣的法規、也不符合原廠(日本玩具公司)的代理規範,因此到了最後,他們不得不自己退讓。

因為這件事發生在 B 公司剛創業不久,所以讓他印象非常深刻。

用邏輯來說明為何「互競不如互愛」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常常都是弱小的生物,真的要做到大方地替別人感到開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舉例來說,當一個人不快樂的時候,看到別人在 Instagram 上的照片似乎玩得很開心,內心往往覺得更加心煩氣躁。

尤其在商場上更是如此,看到「競爭對手」比自己更為成功時,很少人會真的覺得開心,甚至會希望「別人的失敗就是我的成功」。

我也承認在自己剛創業時,曾試著刻意去接觸其他同業的客戶,希望能挖到對方的客戶。但最終我停止這個做法了──因為我想通了,比起相互競爭,互相友愛更可能帶來利益。

怎麼說呢?我嘗試用以下的例子,用邏輯來解說:

假設在你自己開的拉麵店隔壁,有一家生意非常好的拉麵店。這時,如果你選擇攻擊隔壁的拉麵店、並且成功讓它關店消失了,卻不代表該店的客人就會選擇你的拉麵店。

反之,如果隔壁的拉麵店總是客滿,想吃拉麵的人總是大排長龍、甚至帶起了「拉麵風潮」,那肯定會有一些不想排隊的人轉而去你的拉麵店光顧──這就是所謂「把餅做大」的意思。

一段時間後,兩家拉麵店順利經營獲得好成績,就會讓人認為這裏是開設拉麵店的絕佳地理位置,進而吸引更多想開拉麵店的人進駐、想吃拉麵的客人前來造訪;再兩年後,你的店面周遭成了拉麵店林立的區域。

一般來說,這時你可能會覺得競爭變得更激烈;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有很眾多拉麵店集中在一個區域,這裏就變成可以吃到各種拉麵的地方,這個區域也開始聚集越來越多愛吃拉麵的人,有些人可能已經想好要吃哪間,有些則還沒。但經果你店面前的人流變多,選擇你拉麵店的人機率同樣會增加──這就是「規模經濟」的意思。

這其實是在日本真實出現過的案例:東京的高田馬場曾經只有數家拉麵店,但現在成為眾多名店齊聚的地方,想吃拉麵的消費者,專程前往高田馬場的機率也變高許多了。

像這種同質性店家聚集的特定區域,往往能夠建立出屬於該區域特色的形象。例如:東京「大久保」的韓國餐廳,「吉祥寺」、「表參道」的髮廊等等。這樣的現象,更不僅限於餐飲或服務業而已。國際上的「金融中心」城市,或者台灣的「科技園區」,也是有許多同質性高的業者齊聚,彼此雖然難免競爭,卻也共同創造了更大的潛在商機。

結語

我可以理解,在台日本人或其他少數族群的成功,可能會讓部分人士認為「憑什麼他們可以在我們的土地上,大賺台灣人的錢」,但我不認為用惡性競爭的方式「趕走他們」,是一個好的答案。

我認識一個在台灣創業 17 年的日本人老闆,他告訴我,過去曾經惡意鎖定他公司進行惡性競爭的一些業者,在 17 年後的現在也不見成長,許多甚至早已消失。反觀彼此在競爭中也相互學習、甚至合作把餅做大,這種「競合」形式的良性競爭,才是業界領先者們所採行的常態策略。

另一方面,對於離開母國到海外開業的業者來說(不論是日資或台商皆然),也需要格外謹慎、嚴以律己:我在台灣創業以來,就一直不斷提醒自己,要比台灣的業者更加倍注意法律上的規範。因為無論如何,在台灣是我們就像是球賽中的「客隊」,必須要清楚了解、尊重主場規定。

同時儘管有著上述這些負面案例,但整體來說,我仍認為台灣是亞洲最具多元特色的國家之一:不只對日本人,對其他少數族群的包容度也很高。依我過去住在國外多年的經驗,我相信這樣的多樣性,是一個國家蓬勃發展和生存的關鍵。

去年我在 NHK 節目中看到一則資訊:我們出生時的 DNA 並非皆與父母相同,當中大約會有 70 個「變異」 DNA。科學家們認為,正是因為孩子被賦予了這些「不同的 DNA」,才能維持人類適應環境變化的彈性與多樣性。

這個概念一直莫名地在我腦海裡盤旋──我希望自己的公司能接受各種多元的意見,更希望不論日商或台商,在台灣這個地方都能共存共榮,讓更多人享受到台灣的多元和發展所帶來的好處。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日本人憑什麼賺台灣人的錢?」──關於日商在台必被同業攻擊的「都市傳說」》,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歷經 35 年觀察,一個日本人眼中的台灣
日商為何紛紛來台發展?許多日本老闆不會告訴你的真相──而這也是他們失敗的原因

作者簡介:

佐藤峻(Leo Sato) 畢業於國際基督教大學(ICU)/ 政大商學院碩士,2017 年在台灣創立了 applemint 數位行銷公司。 從外部投資 0 、客戶 0 、人脈 0 ,毫無資源的狀態開始,三年業績成長了 3000% 。2019 年協助來自日本的品牌 KARADA factory 創造在台 7 年來最高利潤。在沒有母公司支持、沒有客戶介紹、沒有參加任何研討會、更沒有出資為公司打廣告的前提下就獲得日、台超過 40 間企業的數位行銷代理機會。公司唯一的廣告宣傳花費用在實習生招募與新人數位廣告訓練,且僅僅 8 萬日圓。即便如此,依舊實現了與日、台 40 間以上企業的廣告投放與數位行銷合作,正在台灣親身實踐「築夢踏實的人生」。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