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克宏《變革的力量》看我們如何在愛情中突破自我設限

換日線
換日線

作者:彭孟嫻 Jessica/海外法律人的生活觀點

關於愛情,在西方國家很少設限。就以浪漫國都法國來說,大家都知道法國總統馬克宏 (Emmanuel Macron)在 2007 年娶了比自己年齡大 24 歲的妻子碧姬(Brigitte)。馬克宏生於 1977 年,碧姬生於 1953 年。這樣的女大男小的年齡差,在法國並沒有成為輿論的抨擊。

在此,我想與讀者來談談法國總統馬克宏的愛情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法國總統馬克宏親筆自傳《變革的力量》(時報出版)一書的內容,專注在各類變革。在此,我不是要討論政治與經濟,而是要從馬克宏的「人格特質」來看愛情。這本書的內容,雖然看似討論政治,其實,當中有許多柔軟的變革想法,包含法國的重大改變、教育改革以及為弱勢族群多付出一些等觸動人心的議題。當中更是有馬克宏在結婚前,對於妻子的愛,以及感人的長期堅持。

對於自己與妻子的愛情,馬克宏提到:「在那些年裡,碧姬分享著我的生活。我們在 2007 年結婚,這段感情一開始不見天日,時常躲躲藏藏,並且為大家誤解」,「為了抵抗我們生活中所有強迫我們遠離彼此的狀況與事件,也為反抗在第一秒就將我們判刑的既定秩序,我是很倔強,毋庸置疑。」由此讀者們可以揣摩當時馬克宏為了自己的愛情,必須面對原生家庭反對聲浪,以及社會上的種種輿論。馬克宏這樣具有變革能力的獨特男人,在愛情與事業方面,都讓人深感佩服。

在《變革的力量》中,馬克宏的一句話,讓我為他的愛情觀感動。馬克宏說:「我有一個目標,一個執念:和所愛的人一起,過著我所選擇的生活。」

是什麼樣的成長背景讓一個男人可以如此執著地愛一個女人,而且排除原生家庭反對的聲浪,建立了另外一個家庭?

這一篇文章就讓我與讀者們一起來了解法國總統馬克宏「變革」的人格特質!

變革,從突破自我設限做起

馬克宏從小到大對於任何人事物都具有理性與感性的堅持,他外向而且對自己的興趣很投入。馬克宏在高中的時候,經由戲劇認識碧姬。書中有提到:「連續好幾個月的週五,我都會花上幾個小時和她一起寫劇本」,「一切就是發生得這麼不知不覺,我戀愛了」。其實,這樣的戀愛看似不知不覺,但是當中卻有邏輯可循,因為馬克宏與碧姬兩個人有共同的興趣。當然,一段戀愛,光是兩個人有共同興趣還是不夠,必須加上馬克宏與碧姬兩個人對於「愛的堅持與變革」。

馬克宏出生於醫生家族,父母與兄弟姊妹都是醫師。但是,他卻「變革地」學習哲學與政治,之後考進法國國家行政學院,政府部門。也在奈及利亞的法國大使館服過公職。之後又毅然決然地離開公職生涯,進入《精神》(Esprit)雜誌工作;然後又轉戰羅斯柴爾德投資銀行,在銀行工作 4 年。馬克宏執著於在不同領域的歷練,因為自己的理念回到政治領域,被當時的法國總統任命為負責歐元區及經濟事務的副秘書長,而後慢慢走向政治之路。馬克宏這樣的職場「變革」,看似頻換工作,其實仔細推敲,當中每一項經歷都相輔相成。因此,他的「職場生涯變革」,還有他心中已定的版圖構想。這樣的過程,其實都不是命中註定的,都是因為一個人的「思想變革」。

變革,突破愛情年齡的設限

一個勇於變革、突破傳統的人,有膽識挑戰傳統婚姻模式,有耐心等待一個比他年齡大的已婚女人,直到他愛的已婚女人離婚之後,兩個人才修成正果。馬克宏這樣打破常規思維的做法,在《變革的力量》一書中,可見端倪。因為,他在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都在追尋自己心中認為對的事情,毫不介意外在的批評。心無旁騖地望著目標前進,無論在自己的事業或愛情,都是秉持著執著的態度。

馬克宏的那句「一個執念,和所愛的人一起」,要在實際的生活中實現,其實是相當困難。因為那個時候,他離開家鄉到巴黎唸大學,馬克宏與她心愛的女人碧姬分隔兩地,但是,他的心中仍然堅持,要在未來與自己心愛的女人在一起。對於看不見的未來,馬克宏心中完全清晰。

馬克宏在大學時期仍然延續高中時期對於碧姬的愛戀,這樣的愛戀,不單是遠距離的愛戀,而且也是一種「類單戀」的愛戀;但似乎也超脫所謂的單戀,而是一種無法對外人告知,只屬於自己與對方感受的「精神愛戀」。必須要有強大的內在特質,才能經營這種精神愛戀,在等待的過程中,壓抑著自己心中的愛。

更何況當時碧姬已婚並且有 3 個孩子。馬克宏面對自己所愛的女人是已婚且有小孩的事實,並沒有像一般人那樣,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而打退堂鼓,反而在愛情中沒有畏懼。他對愛情的無所畏懼,不是以衝動來表現,而是沈穩地,耐心地,默默耕耘。馬克宏人格特質中的執著,讓他把執念變成結果。變革的力量,讓愛情沒有設限。

馬克宏不僅超越了愛情年齡差距的限制,也超越了一般人在關係中對於繁衍子嗣的普遍期待,是雙重的變革。因為女大男小,馬克宏與妻子沒有自己的孩子,但是馬克宏卻對自己妻子與前夫所生的孩子以及孫子都相當好。反觀東方社會裡,當一個年齡小的男人等待一個年齡比自己大 24 歲的已婚女人,就算最後修成正果,也很難成為美談。

變革,突破婚姻中的家庭結構

現代社會中,出現許多不同於傳統的家庭模式:單身、離婚、再婚、重組家庭、單親、同居伴侶、同性伴侶等等。這樣新的思維變革,說明時代的進步。不同的家庭結構突破了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也同時撕下一夫一妻制對於離婚男女的評論標籤。

我們的思想,可以帶動所有的社會變革。在《變革的力量》一書中,馬可宏提到「我們最需要變革的是教育體系」。很明顯地,現今社會全球化,讓每個人都從古老的封建思維,漸漸地走向現在開明的思維。

馬克宏在自己的自傳中,分享他與碧姬在 2007 年結婚後,他的生活被她(碧姬)的 3 個孩子,與孩子的另一半填滿,加上「我們」的七個孫子。由此,可以知道馬克宏人格的無私,他除了愛他的妻子,也愛碧姬的孫子。「填滿馬克宏生活」的家庭成員,包含毫無血緣的孩子與孫子──這樣的愛,其實就是馬克宏人格特質當中的特別部份,因為真正的愛是超脫自我。馬克宏的家庭成員組成的變革性,也引領著法國以及全世界的人們,逐步地接納更開明的家庭組成模式。

馬克宏自己提到:「我們已經──或至少是我所希望的──建立了另一個家庭。當然,這個家庭有點特別,與眾不同。但是,這個家庭裡,將我們聯繫在一起的力量,卻是更加無堅不摧。」

對於愛情的選擇,每個人都應該忠於自己內在的聲音,不要讓最適合自己的優質伴侶從自己的生命中錯過。在我 2020 年的新書《戀愛脫單魅力學》(時報出版)中,我提到,會錯過適合自己的伴侶,有時是因為自我設限,無論是暫時設限,還是長期設限。會認為發展事業就不能有愛情的人,有部分曾經在過往的愛情沒有遇到真愛,有些則是在過往的愛情中有許多傷痛,部份則是因為自己的父母過多干涉子女的擇偶,造成子女乾脆不靠近愛情。但是,如果一個人想要有真愛,就要避免被過往的負面愛情經歷綑綁,也要忽略周遭的反對聲浪。

要脫單沒有捷徑,就是要對愛情有憧憬、有堅持。但是,不需要在愛情中過度計畫,因為你/妳的計畫,永遠趕不上命運的鋪陳。此外,在堅持愛情的道路中,也同時打拚自己的事業──別認為要有成功的事業就不能有愛情。因為如果你/妳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優質伴侶,伴侶有時候反而是你/妳事業上的助力,而不是害你後退的阻力。伴侶的支持與鼓勵,能夠在你/妳心中形成一種不能失敗的責任感。

若人能夠找到興趣相投、志同道合且互相欣賞的伴侶,就算在短期無法如願在一起,只要自己堅持,就能夠排除萬難。真愛不需要時時刻刻相守,也不該是風風火火地投入、飛蛾撲火般的往愛情奔去,然後又瞬間幻滅、讓愛隨風而去。真正的愛情,需要在心中刻意經營,努力呵護自己對所愛的對象所產生的火苗,漸漸等待適當的時機到來,讓對方能夠放棄對愛情的顧忌,轉身投向你/妳。

無法靠近愛情,有時候只是因為你/妳顧慮太多。回顧過往,你/妳也許欠缺變革的力量以及堅持的耐力,而讓適合自己的伴侶從自己的生命中錯過。本來認為自己專注事業,放棄愛情,會帶給自己更好的未來;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才發現如果一開始就先為了事業放棄愛情,到頭來不但很難在事業成功後進一步收穫愛情,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對投入愛情的顧慮與牽絆又更多。

其實,幸福不是一種與生俱有的能力。那些唯美愛情連續劇的內容,那些美好的緣分,有時真的是會出現在真實生活中的;但要幸福,必須在脫單路上不設限,與愛你/妳的人一起慢慢經營。如果一個人在單身時期自我設限,不願意把自己的心門打開,那麼就算上天已經安排了有緣人給你,又如何能夠進入你/妳的心扉?

在追求愛情的心路中,就算沒有馬克宏的變革力量,也可以學習馬克宏的執念,把愛一個人的心思暫時埋藏在心裡,豐富自己的生活歷練與人生經歷。在讓心中所愛的人願意轉身投入你/妳的生活與人生之前,你/妳必須具備對方可以放心與欣賞的特質。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從馬克宏《變革的力量》,看我們如何在愛情中突破自我設限》,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為何隔壁老德讚不絕口,老法自己卻「嫌到流涎」?法國總統馬克宏「被討厭的勇氣」
在國際媒體,川普形象改造、梅克爾對手造勢的秘密武器──法國「外銷天王」馬克宏

作者簡介:

彭孟嫻 Jessica Peng,目前從事法律調停工作(家事法&商業法),同時也是加拿大調停仲裁協會會員。曾任加拿大家事法庭諮詢部、加拿大市議員助理、加拿大皇家銀行、德商醫療研發加拿大總公司進出口部門。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