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幼稚園過西方萬聖節?美國人又是怎麼過?

換日線
換日線

作者:四十實驗室/換日線專欄

地球村時代,西方人過萬聖節的習俗也流傳到台灣。以前只有在外國人多的地區如台北天母,有商家和學校每年舉辦萬聖節活動;現在卻「全台遍地開花」,各地都有萬聖節的遊行活動,甚至連許多學校、幼稚園都要在萬聖節辦個活動熱鬧吸睛。

但也有人開始反思,這樣的行為到底是「從小培養國際觀」,或者僅是一味跟風的商業活動而已?例如,最近台南市立第四幼兒園在臉書專頁上,寫明「學校不教英文」、「學校不過中元節,所以也沒必要過國外鬼節」、「學校不過『不給糖就搗蛋』這樣沒禮貌的活動」。許多家長留言大為讚賞,卻也有人認為不過就是大家熱鬧開心而已,園方似乎反應過度了。

關於台灣人要不要「從小過西方節日」(好比聖誕節、萬聖節等),筆者沒有特定立場,但倒是可以分享一下在美國居住 10 多年的「在地觀察」,給讀者朋友們參考一下美國人過萬聖節的真實在地習俗與情況:

在美國,學校尊重每個家庭過不過節的想法

在「移民眾多、文化各異」的美國,中小學的家長對於校方舉辦的任何慶祝活動(如宗教節日、歷史事件紀念日等),絕大多數都有權力知其背景,並跟孩子一起選擇要過或是不過。

例如在我所居住的學區,當地學校雖然年年都有萬聖節遊行的傳統,但學生跟家長若因宗教信仰和過節理念不同,可以選擇不參加一早的萬聖節遊行,那一天也不用扮裝,待在教室裡自習即可。等到遊行活動結束,大約一個小時後,所有的學生也都會把扮裝的衣服脫掉,回到教室以正常模樣上課。

若從這點觀察,如果沒有文化背景為根基,學校的確不需刻意跟著西方的過節潮流──重點更是校方在舉辦活動時,有意識地尊重不同文化、信仰背景的學生和家長意願。

至於若孩子跟家長對「要不要參加活動」的意見不同,可以試著坐下來跟孩子一起了解萬聖節的由來,釐清萬聖節的過節意義是不是跟自己想的一樣,而不是跟著商人行銷手法,只是消費買扮妝衣服跟糖果而已──透過了解更多,不是隨波逐流,也是讓孩子從小練習建立自己價值觀的方法。

那麼,西方文化中的「萬聖節」究竟是怎麼來的?現在我們看到的許多活動,又有哪些典故呢?

了解美國萬聖節的文化,看看跟台灣的鬼節有何不同?

萬聖節是西方的鬼節,跟台灣的中元節有些類似,根據人們的信仰,當天是「鬼怪最接近人間」的時候。它起源於不列顛群島(今日的愛爾蘭、英國威爾斯一帶)的凱爾特人(Celt)傳說,他們相信 10 月的最後一天是冬天的開始,這一天所有的靈魂也會離開身體到處遊走──為了嚇走邪惡的鬼魂,凱爾特人會戴上面具或變裝,祈求平靜安全。

不過隨著時代演變,這個傳統就跟「聖誕節」一樣,開始發展出彼此各異其趣的樣貌。以美國來說,每年的 10 月 31 日變成了許多家庭、社區的「派對日」,當天晚上大人和小孩多會穿上變裝的服飾,挨家挨戶地按門鈴,大喊「不給糖就搗蛋」。

萬聖節由於是接下來許多西方大節日(感恩節、聖誕節、新年)的開端,因此不僅是 10 月 31 日當天而已,從月初開始就有很多活動,可說是為期一個月的萬聖趣味。以下介紹美國幾個常見的萬聖節特色:

.南瓜園

在萬聖節季時,灣區處處可見「南瓜園」映入眼簾:可能只是鄰居找塊院子空地,放上遍地的橘色南瓜、鋪上乾稻草;也可能是農產業者精心設計的「觀光主題農園」。

這段時間,後者這類「正規」的南瓜園,經常是幼稚園或國小的校外教學重點,也有很多成年人會趁這個時候,到充滿秋意的南瓜田拍照作紀念──農場裡滿山滿谷的南瓜,數大就是美,的確很吸睛。訪客可以選擇遊園行程,坐上鋪滿稻草的「戰車」,沿路欣賞農場裡的各式作物。

有的觀光農場甚至還設有小動物園或是玉米粒池,以及用稻草圍起的迷宮。例如 G&M FARM 還設計了困難版本的迷宮,小朋友得博學多聞到答對問題,才知道叉路要左轉還是右轉。

最後回家前,也別忘了挑選兩顆應景南瓜回家。原本我想到萬聖節裝飾完可以煮南瓜湯,後來才知道這種南瓜其實適合雕刻而不適合煮食,挖空的南瓜裡面放個蠟燭,就成了過節味十足的「傑克燈」了。

.傑克燈

「傑克燈」是萬聖節的象徵物,但它的材料可是各國有別:在英國跟愛爾蘭,傳統上是將蕪菁挖空點上燈。至於為什麼名為「傑克」,是因在愛爾蘭的傳說中,有一個名叫傑克(Stingy Jack)的人,因為「戲弄過撒旦」,死後被天堂跟地獄雙雙阻擋,只能手提著煤炭燈在人間飄蕩。這個「紀念傑克」的習俗來到美國後,因為南瓜體積大且較好雕刻,於是演變成人們挖南瓜作燈。

.自製萬聖節服裝

對許多小朋友們來說,萬聖節的「自製服裝」是最有趣的活動之一,我的孩子們也在這天迫不及待地預備。她們自己畫設計圖、寫下要買甚麼材料,學會手縫跟用裁縫機,我們則機會教育,和她們討論那些東西家裡已經有現成的、要把預算控制好,接著我們一起採買。從做自己的裝飾出發,到一起討論「全家主題」,讓我們對萬聖節變裝日也有著不同的經驗和體會。

.勇闖鬼屋

小孩們年紀大一點後膽子變大了,竟然說要挑戰「鬼屋系列」,我們當然也說走就走沒在怕的。除了主題樂園的鬼屋自是長年開放外,社區或學校有時候也會在萬聖節推出「快閃鬼屋」,小朋友還可以選「可怕」跟「不可怕」的──差別在於有沒有真人跳出來嚇人。我們參加的「不可怕」鬼屋是一位老師將自己的後院佈置成一區區,都找她的學生來參加,每一區的故事都很有「鬼味」,擺飾也精心設計。

.萬聖節遊行

不少學校在這天的重頭戲,就是「萬聖節遊行」了,孩子們先前費力準備的創意裝扮,也在這天派上用場。但近幾年美國社會氣氛比較敏感,學校開宗明義就說扮裝不可以有任何武器(就算只是紙作的)或危險物品,有些學校甚至言明不能戴面具。同時如同前述,學生可自由待在教室,不強迫參加。一場遊行下來,除了現成的市售服裝外,更可以看見許多居家自製的扮裝巧思,大開眼界。

「不給糖就搗蛋」的重頭戲:未必真的這麼「沒禮貌」

萬聖節「不給糖就搗蛋」的習俗,其實來自許多英國、蘇格蘭跟愛爾蘭人在萬聖節這天,會沿路向住家索取「靈魂蛋糕」(soul cake)跟小麵包。這聽起來很抽象的所謂靈魂蛋糕,象徵從地獄釋放靈魂跟帶來好運,也有的地方是住戶表達對弱勢者的善意。

在蘇格蘭,人們通常還會唱著「The sky is blue,the grass is green,may we have our Halloween」來換取蛋糕或糖果。

在美國演變至今,則成為孩子們由家長陪同,晚上到社區鄰里「討糖」的活動:過去幾年的經驗,這晚爸媽經常走到「鐵腿」、小孩子們卻還樂不思蜀,完全不喊累。在美國,這晚人們挨家挨戶「討糖」的意義,其實更有點「串門子聯絡感情」的意味──開門見到久未謀面的朋友好驚喜;也是跟平日未必相熟的左鄰右舍寒暄一下的好機會。

至於前面提到,萬聖節「不給糖就搗蛋」,真的就是這麼「沒禮貌」的活動嗎?事實上並不是如此的。

在美國,挨家挨戶的「不給糖就搗蛋」除了實際上是聯絡鄰里、親友感情,沒有人真的會把「搗蛋」當真以外,多數小孩在「威脅對方」後拿到糖,也都會跟主人說謝謝,然後再祝他們萬聖節快樂。這是兼顧習俗跟禮貌的作法。

我們去討糖也喜歡在家給糖,這兩個角色孩子們都樂在其中。至於討來的五彩繽紛糖,我們則會將喜歡的糖果裝成一袋留著,剩下的糖果則貢獻給當地的牙醫診所、響應他們發起的「Halloween Candy for Heroes」回收糖果運動,轉交給美國的前線軍人或退伍軍人。

參加這個活動回收一磅糖可以換一塊美金,讓小朋友理解「分享、不浪費」的概念同時,也是他們賺取一點點零用金的機會。

2020 年的美國疫情嚴峻,大家每年引頸期盼的萬聖節活動,會變成怎麼樣呢?目前學校萬聖節遊行改為「零接觸的開車遊行」,鬼屋也不復見;不給糖就搗蛋的挨家挨戶討糖活動,則只能靠照片回味。

但我們還是做好了萬聖節的全家服裝,小朋友也如常跟朋友有「團體版」的萬聖節妝扮──接下來應該是糖果宅配到家,然後大家靠著網路視訊,開網路版的萬聖節趴替,留下疫情中的萬聖節記憶。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台灣幼稚園過西方萬聖節?」引爭議:美國人自己怎麼過,萬聖節的典故又是什麼》,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台灣小孩會讀書,那會不會生活?──美國小孩課後的專長培養

會玩才是真本事──德國的學前教育

作者簡介:

四十實驗室,移居灣區矽谷十年,有文組的學經歷,卻有理工組的靈魂。現任媽媽經駐站作家,繼續在文字界開疆闢土。在四十後的十年,迎接一場場精彩萬分的冒險吧!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