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衝突再起:雙方分庭抗禮,誰會是最後贏家?

換日線
換日線

作者:Mark Lin/五道口男子職業技術學校

6 月中旬,筆者在微博上看到中國《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率先發出一則貼文,大意是中印兩國軍人,在加勒萬谷(Galwan Valley)爆發「嚴重肢體衝突」。我當下還一度誤以為是電影《戰狼 3》遠赴中印邊境出外景,結果不然。

胡總編輯隨後進一步怒斥印度:「千萬不要把中國的克制誤判成軟弱,千萬不要在中國面前傲慢自大,中國確實不想與印度衝突,但絕不怕衝突,希望印度不要忘記歷史教訓,保持自知之明⋯⋯」云云。

接著,中國媒體對此次中印邊境衝突的報導甚少,反而是印度媒體和國際媒體大肆報導。

綜合各方報導,在「宣傳戰」上,印度可說拔得頭籌;連素有「巴鐵」之稱的巴基斯坦中國留學生,也認為印度的新聞報導較為真實。

印度國內反中情緒再沸騰,北京冷眼看衝突

隨著印度和國際媒體繼續追蹤報導,印中邊境大規模肢體衝突的「實況」一一浮現:不管是丟石塊、肉搏戰、甚至動用狼牙棒等原始武器互相攻擊,「都有影片為證」。居住加勒萬谷的雙方「人民」,亦均爆出死傷人數。

印度媒體更是連續數日追蹤現場狀況,陸續發出扣人心弦的「烈士葬禮」、「武裝對峙」等畫面,並宣稱中國一位軍事副指揮官死亡(「戰狼」壯烈陣亡了),顯見這個「民間衝突」,背後有解放軍的介入。

儘管根據 BBC 的事實查核,當中亦有不少移花接木的假新聞。相關事件,仍無疑再次讓印度國內的「反中」情緒沸騰。

與此呈現明顯對比的是,北京當局對此次「中印邊境衝突」的新聞則採取嚴格控管的態度——但中共官媒和自媒體系統,此時卻「巧合地」多番回顧中印於 1962 年爆發的邊境戰爭,重新宣揚當年「人民解放軍擊潰印度軍隊」的勝利往事;抑或諷斥印度民主腐敗、國內貧富差距嚴重、民生不堪等。

在此邊境衝突事件上,中國外交部亦似「有苦難言」(或許是因中國在美中貿易戰與全球追究疫情責任中,早成眾矢之的,不想節外生枝)。

只見似乎唯有胡總編輯「仗義執言」,以儼然「中國外交部暨國防部發言人」之姿,繼續在微博及推特上大力抨擊印度軍隊緊急救助傷員能力的嚴重落後,「根本不是一支真正有現代高原作戰能力的軍隊,卻把年輕軍人推向致命衝突⋯⋯印度政府要承擔責任。」

胡總編輯對印中邊境衝突的情節描述,有如說書般地活靈活現,不像自說自話、倒更像是有高人(消息來源)指點。

中印「70 年邦誼」背後的近代恩怨

無巧不巧的是,今年適逢印度與中國(中共)建交 70 週年。但顯然「象、龍」兩大強國的雙邊關係,向來可謂跌宕起伏、荊棘處處:

遙想當年,中共於 1949 年建政中華人民共和國,印度則於 1950 年脫離英國殖民宣佈獨立,兩國當時很快建立邦交。按當時中共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說法:「印度是第一個同新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

然而,建交初期的水乳交融,也難逃歷史情結、地緣競奪及大國博弈等結構性因素所詛咒──雙方本就有超過 12 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糾紛、再加上 1956 年中國支援巴基斯坦獨立戰爭、1959 年解放軍攻入西藏迫使達賴喇嘛流亡之印度北部,雙方仇怨越結越深,終於在 1962 年爆發了中印 / 印中邊境戰爭。

緊接著,就是中、蘇走向對抗,而印度選擇與蘇聯結盟——兩國曾經如膠似漆的關係再也回不去,便一路維持「冷和」迄今。

挑戰「一個中國」原則:新德里的「一個印度」政策

印度政府早已長期不滿在大國外交中,北京向來只把印度當「小老弟」看,又加上涉及克什米爾的主權爭議,抑或阿魯納查省(藏南)的領土問題,雙方關係日趨緊張。

於是,莫迪上任後,印度政府遠較過去更為強硬地,公開端出「一個印度」的政策,與「一個中國」原則分庭抗禮:

所謂「一個印度」,是承認印度完整的領土,包括與巴基斯坦有主權爭端的克什米爾,及與中國有主權爭端的阿魯納查省。

而由於於北京自然不承認「一個印度」,印度歷次與中國的聯合聲明或公報,也因此都拒絕放入承認與支持「一個中國」的內容,以為印中兩國相接鄰的國土爭議表態。

這把火,甚至也延燒到與台灣高度相關的釣魚台主權、台灣主權、南海主權等爭議上。

新德里的「一個印度」原則,也在中國強硬的「鋭實力」下,確實也抵擋了台灣的航空、航班、航線、航權或機場「被加註」中國台灣(China Taiwan)的壓力。

例如,台灣的長榮航空有定期直飛印度的航線,儘管北京政府強烈要求「正名」,在印度航空官網上,飛往台灣的航班,地點仍維持原有的「台北,桃園國際機場,台灣」;印度航空(Air India)也沒有要更改台灣名稱的意思。

簡單來說,印度政府如今就是不讓北京當局稱心如意:北京除非承認「一個印度」,否則印度沒有理由依循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印度人知道中國人愛面子,偏偏就不給你這面子。

相較之下,舉凡歐盟、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日本或東協集團等,大都「認知」(acknowledge)到「一個中國的原則」,簽外交公報或建交公報時,也都會將一個中國原則納入,意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而話說回來,在大國外交舞台上,各國其實普遍採取的也是「彈性的一個中國政策」:導致「一中」原則也時常成為外國政治人物「各表」的議題。舉例來說,聯合國大會第 2758 號決議,就經常被日本右翼政治人物嘲諷為「中國人的遮羞費」。

「東進」政策成效顯著:印度在東亞及東協影響力漸增

大國外交,向來是全方位互動(較勁),然而北京當局卻向來把崛起中的印度,視為不過是喜拉馬雅山一隅的落後南亞國家——而且 1962 年解放軍已經「教訓」過印度一次,在中南海的官員眼中,中印雙邊關係顯然不如中美關係、中歐關係、中日關係或中俄關係來得重要,甚至還不如中國與巴基斯坦「鐵打般的兄弟關係」。

然而事實上,印度一直以來都是南亞區域的強權,隨著自身經濟、產業、技術日漸崛起後,印度亦開始擴大其自身國際影響力。例如:「東望政策」是由 90年代時任印度總理拉奧發起,目標是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合作關係;至2004 年總理辛格將東望政策的目標區域放大,加入了東亞國家包括中國、日本及澳洲;2014 年後總理莫迪主政下,東望政策名稱改為「東進政策」,印度在 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議題上選擇與日本合作,藉此與東協集團拉幫結派,就是不想讓中國在該區域的影響力持續坐大。

莫迪政府並大力推銷「印度製造」,強調要將他的從政發跡地─古吉拉特邦積累的經濟建設政績,推行到印度全境。而製造業需要市場,拓展(中國以外的)新市場成為要務,印度對待鄰國的態度,於是顯得較過去更為主動積極──例如印度近期主動援助尼泊爾的地震、與孟加拉談判飛地協議,或是與國際強權美國進行一系列的核子能源交涉⋯⋯皆是如此。

由上述可見,印度與中國近年衝突頻繁,甚至也開始陷入「類冷戰」的外交互動,其來有自。

「精神勝利」的胡錫進總編,看見了北京的「善意」

事實上,今日印度並不懼怕「中國崛起」──因為如今多數印度人也很有信心地相信,印度必然會崛起,且自認後勢更為看俏。

近年印度更已悄然地介入甚至改變南亞、東南亞的區域局勢,贏造出相對有利於己的國際情勢──尤其目前莫迪與新德里政府官員「周遊列國」、廣受國際歡迎的程度,恐怕更遠勝於過度炫耀自己「戰勝疫情」,反遭致西方國家圍堵的北京當局。

印度和中國之間的這場大國博弈,最後誰勝誰敗?恐怕尚待美中關係是否「解凍」,與東亞、東南亞國家此後的選擇而定。

但可以確定的是,「強國」正在這場最新的衝突中,積極地試圖率先取得「精神勝利」:

舉例來說,迄今為止,胡錫進主編依然以儼然「中國境內評論邊境衝突權威」的口吻,基於「勸架雙方的善意」,又主動發了貼文,稱:關於大陸軍人在加勒萬河谷地區與印軍肢體衝突中的傷亡情況,中國大陸很關心、印度媒體也很關心,還有印度同行向老胡私下打聽的。那麼中方(北京政府)為什麼沒有公佈呢?

「大粉紅」胡主編的說法如下:「中方沒有公佈解放軍士兵與印度軍人『肢體衝突』中的傷亡數字,我理解。這是因為中方不想讓兩國民眾對雙方傷亡數字進行對比,從而刺激兩國公眾的情緒——這是北京的善意。」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中印邊境衝突再起:「一個印度」與「一個中國」分庭抗禮,誰會是最後贏家?》,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享受椰子水、慢步古印度遺址──莫習的「元首觀光秀」,是企圖粉飾太平嗎?
當習近平的「中國夢」對上莫迪的「印度夢」:華為 5G 佈建爭議在印度

作者簡介:

Mark Lin,台北出生、高雄長大、北京委身。專長為私募股權基金研究,曾任職政府產經智庫及外商顧問諮詢,就讀過台大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北大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清大經濟學系博士班,兼讀過五道口男子職業技術學校博士班。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