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手腕+黑科技 守護碧水藍天

7月21日,中山市工作人員走進板芙鎮洋紫荊廠區,檢查VOCs(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運行情況。(文波攝)
7月21日,中山市工作人員走進板芙鎮洋紫荊廠區,檢查VOCs(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運行情況。(文波攝)

2020年上半年,中山各項空氣指標均達到大陸的國家二級標準,「中山藍」成為這座城市新名片。與此同時,隨著「碧水攻堅戰」的推進,中山1041條河湧水質也正在逐步改善。

為打贏「藍天保衛戰」,中山成立市鎮指揮部,以實際行動,在決勝之年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織天羅地網 管理中山氣質

本月初,大陸生態環境部發布了今年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中山6月空氣品質排名全國第二,1-6月空氣品質排名全國第七。今年1-6月,空氣品質有效監測天數為182天,其中優為120天,良為53天,輕度汙染6天,中度汙染3天。

在空氣品質得到明顯改善的同時,中山密織覆蓋全市空氣品質監測網路、引進新技術,邁向大氣精細治汙。去年底,中山建成以9個空氣品質標準站加300個微觀站的「9+300」大氣網格化監測體系,24小時即時監測空氣品質變化。

全流域治水 展現新成效

中山紀念中學旁,蘭溪河水草豐茂、河水清澈見底。岸邊,一座民國建築風格的汙水處理站正在運行,將紀中師生生活汙水處理後,再排放到蘭溪河中。經過清拆非法畜禽養殖、雨汙混接整改等整治行動,曾經流淌的劣V類水質的蘭溪河已經成為歷史。

蘭溪河整治取得的階段性成效,打好「碧水攻堅戰」的縮影。一直以來,中山按照「五個全」的思路,即全流域整治、全系統治理、全市域監測、全民共同參與和全過程監督,加快推進全市15個流域黑臭(未達標)水體整治工作。今年第二季度監測資料顯示,全市劣V類河湧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68條/段,下降率24.49%,河湧水質有所改善。

在系統治水的同時,中山還投資3.4億元人民幣,建設廣東省前列的、先進的中山市河湧水質自動監測平台。

環境治理加碼 啟動汙染摸查

上周,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與應對氣候變化科工作人員走進板芙鎮的洋紫荊油墨中山有限公司(下稱「洋紫荊」)廠區,檢查該公司VOCs(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設施運行的情況。在藍天白雲下,高聳的煙囪中正排放經過處理後的生產廢氣。「在中山市生態環境局的指導下,這套設備已經穩定運行了一年多,對廢氣的處理率達到了95%以上,尾氣有機汙染物指標完全符合標準。」洋紫荊油墨中山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熊長武介紹說。

VOCs是臭氧形成的前提物質。中山市生態環境專家志願服務隊41名有VOCs治理經驗的專家,深入涉VOCs排放的重點企業提供技術服務。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30日,VOCs省、市重點監管企業「一企一策」已完成綜合整治企業數249家,完成率為82.5%。

空氣、水環境品質逐步改善的同時,中山同步開展「淨土防禦戰」,於今年啟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和重點工業園區用地土壤汙染狀況第二階段調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