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史料中 被掃貨的防疫物資

大疫當前,人們對生命的珍視透過各種理性或非理性的方式展現。翻開史料,有關流行病的枝節片段,不難發現防疫物資被掃貨的端倪。

1932年1月由天津市政當局分發民間進行衛生知識宣教的一份傳單中,將當時威脅民眾生命健康的疾病分為流行性感冒、白喉、百日咳、猩紅熱、天花等幾種。其中,猩紅熱最令人生畏。

1932年入夏,猩紅熱的虛驚尚未完全退卻,虎烈拉又來襲。在落後的醫療條件下,虎烈拉致死率很高,令人「談虎色變」。該年6月初,有媒體稱,塘沽附近有30多人染病,10多人在2、3日內死亡;河北鐵道外工業實驗所3名職員染霍亂一日身亡。截至7月底,天津「商民之患虎疫者,先後共達720人」。

為穩定民心,防止疫情擴散,官方出台一系列防控措施:一是對患病人員進行隔離,避免發生人傳人;二是為民眾免費注射疫苗,讓更多的人產生抗體;三是取締飲食小攤販,收緊「病從口入」的口子;四是在全天津市範圍內展開清潔大掃除,保持環境衛生;五是透過廣播和街頭演講宣傳霍亂危害,普及防疫知識;六是在人流大的區域設立臨時檢驗所,及時排查隱患;七是舉行撲蠅大會,打擊細菌的中間宿主;八是聯合租界中外國專業機構共同展開人道主義救援,爭取國際支援。

人們並不滿足於聽天由命,《益世報》刊出消息稱:「當此虎威怒發之際,人命死亡,日必數起,稠密之區……各種藥店,亦大走幸運,一切防疫藥品,不問有無效驗,均能不脛而走。」

掃貨「防疫藥品」外,在當時的老百姓中,還流行另外兩種民間防疫「偏方」。一個是求神,另一個是懸蔥蒜於門楣。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官方就曾對「頂神看香行醫」、「用香灰代藥」的行為進行嚴厲禁止,但屢禁不止。

據《益世報》記載,1932年「自虎疫流行以來,市府衛生事務室,雖不斷地布告,曉諭防禦,但一般民眾因迷信,依然以『瘟神下界』的傳說燒香禱祝、求免災難」。

至於懸蔥蒜於門楣,用時人的說法,就是「蔥,其音如『沖』,蒜,其音如『算』,沖了、算了,自然百病不生,人馬平安」。於是,最平凡不過的蔥蒜,一時變得搶手起來。

如今,人們的科學觀念越來越強,事實上,越是在疫情嚴重的情況下,人們越是應該相信科學、堅持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