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手段應對疫情新常態

全球新冠肺炎累積確診病例已超94萬,大陸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但境外輸入性風險持續加大,加之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及對其規律尚未掌握,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各國專家對全球疫情結束時間的判斷不一,最樂觀判斷是6月底,較悲觀是一年後才能舒緩。可以說,短期內新冠疫情將是一種新常態。

新常態意味著一種較為穩定的變化。生活層面,自由度減少。少聚集、宅成為一種常態;生產層面,活躍度降低。因為少聚集的要求以及病毒尚未消失帶來的社會心理恐慌,導致供應鏈中斷、消費減少,由此帶來企業壓力增加、經濟增速放緩乃至陷入衰退。

那麼,新常態之下該如何應對?我們認為特殊時期要用特殊政策和特殊手段。

首先,防控病毒傳播依然是優先事項,特殊防護應成為一種常態。培養民眾出門戴口罩、勤洗手等衛生習慣將大幅度減少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傳染病傳播。國家層面應將從此次疫情中汲取的教訓盡快落到實處,包括醫療資源的補足、應急機制的優化、社會治理的完善等,及時推進深度改革,做好更充分的準備未雨綢繆。

第二,以新方式推進經濟社會活動。此次疫情加快了各個行業從線下向線上轉移的進程。「互聯網+」既成為解決現實問題的安全替代方案,又在重構著新的經濟運行模式、政務工作方式,並推動「互聯網+」向縱深發展。大陸不少地方官員在抖音等視頻平台帶頭直播銷售滯銷產品,得到了市場的歡迎和民眾的叫好;淘寶與蘑菇街開通「321直播購物節」效益不錯,有望開啟電商直播界的「雙十一」。

各地博物館還推出上千項網上展覽,春節期間總流覽量超過幾十億人次;大陸多地展開的學術會議網路直播讓知識門檻進一步降低,輻射面更廣。可以說,大陸經濟社會活動因此次疫情而全面互聯網化,便利度增加、成本降低。因而在少聚集成為常態化的背景下,要充分挖掘互聯網+潛力,促進資通訊、線上教育、智慧物流等依託於互聯網的數位產業發展,讓更多企業、政務部門、社會機構植入互聯網基因,從而對沖距離帶來的制約,更好地生存、發展與服務民眾。

第三,用特殊政策托底紓困、復甦經濟。受疫情影響,大陸第1季GDP增速可能為負增長。剛剛出爐的3月PMI指數為52.0%,環比回升明顯,說明大陸復工復產成效初現,經濟開始回暖。但資料反彈不代表企業經營效益恢復至疫前水準。此外,生活性服務業、聚集性行業、外貿企業、民營中小企業、高負債企業受疫情影響嚴重,發展困難。因而採取及時的兜底政策尤為重要。大陸稅務總局在近期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今年1-2月,全國減稅降費共計4027億元人民幣。未來還要進一步降費減稅,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採取靈活的促就業政策,並加快推動服務業市場開放進程,形成開放、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以激發中小企業發展活力。

可以判斷,三駕馬車在出口受外部衝擊較大的背景下,有效擴大內需、擴大投資將成為大陸今年疫情新常態下的政策取向。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尤其提到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特別國債可以發揮特殊情況下財政逆週期調節作用,彌補財政支出不足,穩定經濟。目前業內專家建議特別國債規模大約在1兆至2兆人民幣之間。各地也祭出了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手段。

投資方面,基於內需和產業結構調整方向提前布局「後疫情時代」,是疫情衝擊下產業發展的明智選擇。尤其是要提前布局具有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的新基建,包括5G、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教育醫療等,通過改革創新來穩增長,並創造更多的經濟發展引擎,是長遠之策。

疫情之下,各國都在推出相關的兜底和刺激政策。大陸的應對方案既要保持一定的力度,又要精準、協調施策,將短長期需求結合起來。唯此,才能挺過疫情新常態,實現今年彈性調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並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