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廣州 感受古老城市的朝氣

身為漢服喜好者,來到廣州,必然前往「重回漢唐」逛逛,聽說它是全中國大陸分布最廣的漢服店。它雖位於某流行商場的角落,但至少證明,大陸年輕世代對於漢服運動的支持,不然怎會有店面營運?且是在眾多年輕族群聚集的商圈一隅。台灣目前最多只有「唐裝」、旗袍店,尚未出現漢服店。而在廣州路上,也曾看到幾位漢服同袍身穿漢服漫步。

漢服店尋寶未果

我也藉此機會,和店員交流,店員相當健談,我提起早上身穿漢服至黃花崗祭拜烈士,但結束後,因廣州天氣炎熱,只好脫下,身穿改良式「唐裝」(馬褂)前來,不知是否恰當,畢竟有些漢服喜好者,受滿清入關後的「薙髮易服」史實影響,對因此衍生的長袍馬褂與旗袍,有些敵意與排斥,但她不以為意,並表示她非那類同好。

可惜的是,店內當時以女裝為主體,男裝較少,本來想挑件長、短衫回去,但前者店裡現有款式,我並不喜歡,後者則沒有適合我的尺寸,店員表示廣東男性普遍偏瘦小。因為找不到適合我的,只好在「上下九步行街」,挑件「唐裝」回去,廣州的「唐裝」及旗袍店,隨處可見。

百年老店吃粵菜

廣東是魚米之鄉,老一輩相傳「吃在廣州」,或說老廣什麼都吃,又擅長烹飪各式佳餚。喜愛美食的我,來到廣州,自然不會錯過。粵菜是中國眾多菜系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對粵菜初步印象,源於祖籍廣東的家母年輕時,曾長期於港式燒臘店服務,每天下班前,常將店裡賣不完的剩菜,打包回家。加上燒賣、叉燒包等各種點心,在台灣也相當常見,所以我也是吃粵菜長大的。

粵菜無論素食、葷食,都相當精緻,值得品嘗。前者推薦前文提及的光孝寺裡的素食餐廳;後者則推薦「陶陶居」,它是廣州知名百年老店,走進店內,抬頭只見清末維新運動領袖康有為,親筆所題「陶陶居」三字,足見其歷史風華。而一旁又見一連串水族箱內,圈養各類魚蝦貝蟹活體,等待饕客點購烹飪,琳瑯滿目,猶如置身台灣各大漁港、漁市餐廳。且店面龐大華麗、整潔明亮,擺設充滿濃濃中國風,符合我印象中的粵菜酒樓。

其實上回首次來到澳門,兄嫂就在粵菜酒樓設宴,替我接風洗塵,我對粵菜的「澎湃」及酒樓的華麗,印象深刻,但不知是老師傅凋零,或時代變遷所致,台灣港式燒臘店、點心及飲茶很常見,但那種如同廣州與澳門般富麗堂皇的粵菜酒樓,似乎已逐漸消失在大家的眼前。

大陸動車初體驗

在廣州待了三天,即將離開這座繁華的城市。為爭取時間,加上天氣炎熱,兄弟倆有些疲倦,兄長建議我們坐計程車至廣州南站,搭乘動車,前往珠海拱北大閘。其實我原本希望搭乘地鐵,一來旅費能省則省,二來又可再度體驗廣州人的生活百態,但基於兄長考量,最後仍決定坐計程車。

司機建議我們,此時段走高速公路較快,這是我首次次進入大陸的高速公路,由於非假日尖峰時刻,一路暢通,令我印象深刻。若我沒記錯,車程約二十至三十分鐘,就到廣州南站。

廣州南站規模與繁忙猶如機場,許多乘客正在大廳等候,準備前往大陸各地。與進入機場登機前一樣,這裡需要通過嚴密的安檢,購票亦採實名制。由於兄長從澳門前往廣州前,就已事先處理好訂票事宜,所以不必人擠人排隊,輕鬆進入車站,並在咖啡店內,享用下午茶,等待列車班次,在此感謝兄長用心。

大陸人似乎稱高鐵為「動車」,這也是我首次搭乘大陸高鐵。車廂內舒適程度,不亞於台灣高鐵。我們搭乘「和諧號」,一路上,飽覽窗外廣東風光,感受當地繁榮富庶。車程大約四十分鐘左右,抵達珠海站,出站後,拱北大閘就在旁邊,這是大陸人進入澳門、澳門人進入大陸的關口,這是我第二次來到這裡,跟上次前來一樣,依然繁忙擁擠。另不知何故,我在車上總會想起某知名韓片。告別廣州,回到澳門,又是另一旅程開始。

這趟廣州行程相當充實、豐富,內心還有些想法與遺憾,在此補充:

一、廣州幅員遼闊,幾個重要景點,因行程因素,無緣參訪,如黃埔軍校遺址、廣州市動物園、六榕寺、五仙觀等。五仙觀本是道教宮觀,相傳古代廣州大旱,有五位仙人騎羊從天而降,留下稻穗與仙羊,飄然而去,人們將稻穗撒向大地,從此廣州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而五羊化為石羊。先民感念仙人,修建五仙觀以示紀念,同時這也是廣州被稱為「羊城」的由來。但據兄長介紹,該處現況已非宗教場所,而是呈列歷史文物的博物館,與兄長離開懷聖寺後前往,但抵達時,已下午五點,結束對外開放。

二、台灣媒體常報導,大陸十一黃金周的盛況,這次前來,躬逢其盛。適逢大陸慶祝十一「國慶」,廣州不少公家機關、公司行號及商家住宅,處處懸掛「國旗」及「慶祝國慶」紅布條。猶如二三十年前,雙十國慶,台灣隨處可見國旗飄揚及慶祝國慶的布條、牌樓(那時台灣也正值經濟成長時期),只是大陸掛的是五星紅旗,慶的是十一,我方則為青天白日滿地紅,慶的是雙十。想起百年來,中國歷史發展,令我不勝唏噓。

三、廣州動物園位於地鐵黃花崗站附近,這次因追思七十二烈士,則不便前往,園內有大貓熊等珍禽異獸外,更有大陸地區最大的陸地海洋館,作為貓熊粉絲及喜愛水族的我,自然想去。六榕寺除了是佛教聖地,北宋蘇東坡更在此落款題字。至於黃埔軍校,對中國近代史的重要性,則不贅言。以上景點,無緣前往,深感可惜,希望下次再來廣州,皆能有幸參訪。

放大版的西門町

四、北京路及上下九步行街,猶如放大版的台北西門町,讓人感受到廣州這座古老,卻又年輕,充滿朝氣一面。兩者相較,我個人較喜歡上下九步行街,因為這裡不只有廣州的現代流行文化,同時也呈現出老廣州的一面如:老建築、陶陶居、唐裝旗袍店、糕餅店等。

五、這次有幸跟兩位當地人士互動,一是「重回漢唐」的店員,另一則是中大學人館的店員,從言談中了解,他們對台灣充滿好奇與興趣。台灣人面對大陸近年發展,應改變過往心態,可以不喜歡對岸,但不能忽視對岸的成長與努力,即便視對岸為敵人、對手,也該試著去了解,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因為大陸發展一日千里,但不少台灣人對大陸的印象,似乎仍停留在過去的落後,這種心態恐不利於兩岸交流,也不利於台灣未來發展。而台灣人也無須因此失去信心,因為台灣也有令大陸人親切、嚮往之處。現今兩岸當局對立緊張,但民間應不斷交流互動,增進彼此了解,減少不必要的紛爭,畢竟同文同種,這是身為小老百姓的期待,同時也是可為之處。

最後,大陸的電視,竟有專門播放傳統戲曲的戲曲頻道,讓我這個戲迷,能滿足一下戲癮。

(《憶廣州漫遊之所見所聞》之三,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