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貨幣短暫震盪 看好全年前景

近期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亞太地區貨幣(相對美元)最近表現疲弱,瑞銀相信市場只是短暫震盪,隨著疫情可望在第2季度初期受控,亞太貨幣也將跟隨收復失地,保持看好全年前景。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亞太區外匯分析師陳得能指出,疫情無疑對亞洲經濟濟及企業盈利構成壓力,但估計負面影響主要集中在第1季度,隨後將加快增長。中美已經簽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加上多國央行保持貨幣政策寬鬆,科技等產業環境逐漸改善,亞太區經濟增長預期從去年的5.2%,小幅放慢至今年的5.0%。為穩住經濟增長,亞洲國家很可能進一步寬鬆貨幣政策,預計今年平均降息20至30個基點。

此外,政府給予的財政支持力度並不下於貨幣政策,譬如中國加大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日本及南韓提高財政支出對GDP占比到1.5%至2%等。

借鑒2003年非典型肺炎,當時亞太貨幣在疫情確認後首3個月受壓,但隨著疫情受控,貨幣已逐步回升。當前,對外部需求較敏感的亞太貨幣,確實面臨較大的震盪,如韓元、泰銖及新加坡元,但同樣屬於週期性貨幣的人民幣及韓元已經回調不少,預期6月底分別回升至6.8及1120水準(相對美元)。

中國作為許多亞洲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人民幣轉強有利區內其他貨幣,瑞銀預期亞太貨幣即期匯率(相對美元)今年平均有低至中單位數增長。儘管南韓央行可能在第1季度降息25個基點,但隨著亞洲科技業漸露曙光,韓元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敏感度較高。

與此同時,以內部需求為主導的貨幣最近表現強韌,如印尼盾、印度盧比及菲律賓比索,相關經濟體並沒有很倚賴中國,因此過去數周匯率也相對平穩。瑞銀認為印尼盾、印度盧比、菲律賓比索及馬來西亞零吉(相對美元)是不錯的套息交易貨幣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