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內心二元對立 魯蛇也能貢獻世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認識一個人,他為洛杉磯幫派暴力問題做了很多年社會工作,主要在拉丁美裔社區。他的工作經常需要申請經費,所寫的計畫書總是樂觀十足:每一件事都在進步!改變正在發生!一切都很好!即使他非常成功地幫助人們找到工作,而且為他們找到生命中積極上進的方向,可是在寫這些計畫書時,他覺得自己像個偽君子。他覺得,一切在白紙黑字上看似很好,但在現實中,整體情況一點也沒有好轉。他幾乎天天聽到悲劇。有人浪子回頭,有了好工作和好家庭,然後,有一天他正在室外洗車時,突然被人槍殺,一切努力在一夕間付諸流水。

我們許多人在從事世間事務時,經常感到沮喪。如果你關心環境、社會公義與平等、獄政改革、移民福利,或人類和整個地球的福祉,很容易灰心。

然而,即使有許多情況看似無法改善,我認為不灰心還是必須的。於是,問題就是:如何辦得到?我們如何不讓自己一路盤旋向下,下降到越來越無助和負面的心態?再不然,如果我們已經走下坡,又如何把自己拉上來?

我一再從不同領域的人那裏聽到令人鼓舞的事:他們看到很多的本初善。我的朋友賈瓦斯‧麥司特思自一九八五年起就是加州的死刑犯,他大部分朋友和鄰居都殺過人,但他有一次對我說:「我從來沒有遇過一個沒有本初善的人,當你真心跟這些人談話,他們內心有多少懊悔、心碎和令人悲傷的家庭史,你很容易看到他們的柔軟,他們的本初善。」

一路向下的陷阱
我們之所以會灰心喪志而開始走下坡,往往是被情緒鈎牽。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對政府或大企業或老闆──只要是擋住了社會公義的人──生氣,但無論情況如何,只要我們被激怒,就產生不了任何作用。我們無法再有效地溝通,從而發生改變。我們無法做我們能力所及的事:無法使自己和周遭的人振作起來。

我們一旦上鈎──真的很生氣、怨恨、害怕或自私──就失去自覺了。我們失去了「帕玉」,也就是在行為、言語、心念上失去覺知,在這個情況之下,非常容易一路向下。把自己拉上來的第一步,就是觀察並承認你沒有自覺,除此之外,別無他途。如果你連眼前的事都看不清,還能改變什麼事?

你必須自覺自己的不自覺,這聽起來有點吊詭,但如果你能注意到自己開始生氣,你就能讀到生氣的徵象了。當你身陷其中,忘了每一個人都有同樣的脆弱面,忘了每一個人都同樣渴望快樂、避免痛苦,你便脫離了人類的實況,什麼也打不動你。

想像一下,你住在一處美妙的地方,舒適、奢華,有美味的食物,還有愉悅的同伴,我們大部分人都希望永遠如此。但你若身處這種氣氛之下,可能難以想像世上還有苦難。即使聽到中東有人被炸身亡的新聞,內心也無動於衷。

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你灰心喪志,開始跟世界隔絕。你看不出人人都有本初善,也無法分辨哪些問題有解,那些無解。總之,就是失去了信心。從那一刻開始,就進入了灰心喪志的向下循環──不斷地證明自己及人性都一無所值。

我們是否任由自己無知無覺,不只對自己,還對整個社會有巨大的影響。創巴仁波切說,如果有足夠的人對本初善有信心,又有能力把自己提升上來,還可以幫助他人,那麼,社會即使面對巨大的困境,不但不會走下坡,反而因此更強大。

飛機撞向雙子星世貿大樓之後,許多紐約人團結在一起。每一個人所感覺的現實都坍塌了,除了彼此幫助,別無他法。但這只維持了短暫的時間,然後大家開始感受到這個事件造成的創傷,於是自我封閉在恐懼中,最後失去了自覺。九一一事件發生的幾個月以後,在《紐約客》的一幅漫畫裡,一名女子對另一個人說:「好難喔,但慢慢地我開始恢復恨每一個人了。」這種模式在許多困難的情況中都可以看到。舉例來說,如果有人病重,每一個人都會團結起來幫助他,但如果病情拖了一、兩年,人就開始散去,因為撐不了這麼久。

當我們個人的韌性持續成長──也就是我們更有自覺而且不灰心喪志,便能長期在艱困的環境下仍能保持強大。這種能力,每個人天生本具。從我自己的經驗中,我知道真是如此,我以前經常走下坡,但多年禪修且接受教法之後,事情若變壞,我反而奮起。當我自覺正在封閉,其實還有一點興奮:現在我可有機會來扭轉老舊習性,並提升自己了!我花了大約八十年才做到這程度,但我知道,如果我可以,每一個人一定都可以,我們都從不同的不自覺層次開始,但不管我們在哪一層,總是可以用修行來改善。

進入更大的場域
當我們因為生命中的掙扎而灰心喪志,一個最好的對治方法,就是把事情放在更大的場域裡。有時候這會自然發生。例如我和一位學生一起處理問題,他是個大好人,可是生命中常有些過不去的關卡。他有一個習慣,自己老是想不開,導致每次都自覺是受害者,總是問:「為什麼是我?」我很想給他點有用的建議。但多年來,他常做心理治療,勇敢地嘗試解決自己的問題,可惜都沒有成功。雖然他有明顯的本初善和力量,卻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進入他的內心。

後來,他發現自己罹患癌症,而且是絕症,一夜之間,他的慣性模式立即治癒。不久之後,我跟他坐在一輛車裡,紅燈換了綠燈之後,有一個人還在慢條斯理過馬路,他開始生氣,這本來是他處在這種狀況下的慣性反應,但他很快打住,說:「我可沒有時間對別人慢吞吞過馬路生氣。」

他也卡在一些人我關係裡,特別是跟母親,他倆每次都照著相同的劇本演出。但自從他診斷出癌症,他跟母親通電話時,母親說出一句過去肯定挑動他神經的話,他只回說:「媽媽,我反正可能快死了,沒有時間再跟妳作對了。」一夜之間完全改變,他多年的禪修和心理治療協助架設了這個背景,但要等他把事情放在一個較大的場域裡,才真正從慣性掙脫出來。

發覺自己時日無多,的確能擴大我們的視野,但不是每個人都會突然接到一張癌症診斷書,我們不必靠著巨大或威脅生命的事件來喚醒自己。我又想起我的朋友賈瓦斯,因為他長期培育悲心,因此總從寬廣的角度看事情。有次在監獄庭院裡,有個守衛對他冷嘲熱諷,想激怒他,但賈瓦斯沒上鈎。後來他的朋友問他:「你怎麼吞得下這口氣?你怎麼能那麼平靜?是因為你信佛教嗎?」他說:「不是,不是因為我信佛教。我接到守衛孩子的信,告訴我,只要他們的父親那一天過得不順意,回家後就把氣出在家人身上,我不希望這個人回家打孩子。」因此,悲心也可以擴大你的視野。你想到上鈎會產生更大的後果,就不會做出使他人痛苦的事。

直視內心原初的脆弱之感
以前有人曾經指出,你一旦有了自覺,第一件事就是發覺為什麼自己這麼多年都沒有自覺?有自覺意味著:你真的感受到了你的感受,通常都非常脆弱而且原初。我罹患癌症的朋友願意走向那脆弱之處,因為他不想在瑣事上浪費時間,比起即將面臨的事,其他事都太微小了。賈瓦斯在有權力的人面前顯得脆弱,因為他知道後果可能是犧牲那守衛的家人。他們把事情放在一個較大的場域裡,就會進入一個不同領域的修行──學著跟人類原初的脆弱面同在。

若每個人都拓廣視野,更有自覺,對社會必然帶來正面的影響。若有夠多的人能真誠感受到自己的感受,夠多的人能直面自己的脆弱面,而非一路下滑,自然而然有更多的人可以達到那個境界,彼此互助。

(本文摘自/不順意的日子,順心過/心靈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