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抵用券救內需 經濟部次長:跟2008消費券不一樣!

Yahoo TV「彭博士觀風向」特邀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來直播解惑,究竟台灣要如何因應這波衝擊?
Yahoo TV「彭博士觀風向」特邀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來直播解惑,究竟台灣要如何因應這波衝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陷入前所未有的「口罩荒」,而我國行政院雖然在第一時間就限制口罩出口,並且在三周內加開60條產線、拚千萬產能,但仍難止民眾恐慌;再加上全球產業供應鏈也因疫情而大亂,造成經濟市場動盪,Yahoo TV「彭博士觀風向」特邀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來直播解惑,究竟台灣要如何因應這波衝擊?

首先,對於民眾最關心的口罩問題,曾文生表示,目前日均產能已達到500萬片以上,並預計三月上旬新增的60條產線可全面到位,屆時每日口罩產能可提高至1000萬片。然而隨著口罩產能日漸提升,有不少網友問道,政府能否解除管制讓民眾自由購買,或者提高每週能購買的數量?對此,曾文生解釋,從目前數量來看,顯然是絕對不夠部分民眾想要「一天1片」的需求,但假如現在不落實實名制,而開放民眾任意購買,那更可能造成秩序崩解,買不到口罩的人更多的混亂局勢。

曾文生強調「防疫工作重要的是如何讓防疫物資(口罩)有效均勻分配」,而採取健保卡實名制,且有限度的購買,是目前能想到最能普及到最多數大眾的方式。而每人購買額度能否再調高?則必須視產能以及疫情指揮中心的認定,但曾文生也說,防疫視同作戰,因此如同作戰物資的口罩,應該用在「必要」時刻,並且讓第一線人員以及有高度需要者優先使用,因此也請民眾體諒並節約重要物資。

對新增的60條產線,有網友憂心原物料是否足以應付產線的增加,而也有人提及疫情過後,產能過剩該如何解決?首先,曾文生掛保證表示「現在原料台灣都有,原料供應沒有問題」,而在60條產線全面到位後,台灣將成為全球第二大口罩生產國,對此他也回應,由於目前為因應防疫,當務之急是有效率提高口罩產量,至於在疫情過後,短期內過剩的產能確實會拉升台灣的口罩出口數量,從長期來看,也等於是幫助台灣口罩廠商將機器汰舊換新、提升產業整體生產效率的方式,更呼應蔡總統提到提高「防疫物資國產化」的比率,鞏固台灣未來的防疫實力。

新冠肺炎的擴散,衝擊的不僅是人體健康,同樣使得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產業鏈受到嚴重影響。在製造業方面,曾文生表示,生產免不了會受到影響,但就目前情況,市場經濟仍存在找活路的空間,有部分廠商已積極另尋對策,倘若真遇到資金困難,經濟部對於中小企業亦有提供貸款與利息補貼的紓困方案。對於服務業與觀光攤商,目前也正積極研擬在疫情過後,提出「紓困抵用券」的振興方案。

面對民眾對此方案的質疑,曾文生一再強調「振興抵用券不是2008年的消費券!」他解釋當時的消費券就像是準現金,反而會替代掉民眾在市場上的新台幣支出,對整體國家經濟並未能帶來太大助益;而未來預計發放的抵用券,較像是折扣券,以折扣鼓勵民眾增加消費,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所謂的「振興」效果。但曾文生也表示,抵用券的發放仍必須等待疫情結束,在經濟準備止跌回溫時來一記「助攻」,否則當前正值民眾避免外出之際,硬推此案並無法產生最佳效益。

至於接下來台灣的總體經濟,曾文生表示雖然疫情多少對全球經濟都造成影響,但台灣目前還不是那麼悲觀,且疫情期間,台商回流的比率仍然不斷在增加,再加上由於台灣目前疫情尚算穩定,因此無論來自中國還是與台灣產業高度重疊的韓國,因肺炎產生的「轉單效應」,都很有可能讓台灣廠商訂單增加因此受益。曾文生最後也語重心長的說:「我們的(疫情)指揮中心無非都是想從各方面鞏固台灣,台灣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先把自己站穩,才有機會去談幫助別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