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百大綠色旅遊目的地・台灣上榜景點報你知!

日月潭 (Photo by YangChen(TW), License: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yangchen6712/28505786914)
日月潭 (Photo by YangChen(TW), License: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yangchen6712/28505786914)

國際極具聲譽的永續旅遊競賽「全球百大綠色旅遊目的地」今年邁入第六年,台灣從2016年開始參與選拔,每年都有地點入選,其中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已經連續五年獲選,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則是第兩年上榜。想要連年入選,必須符合累進的要求指標,今年更因為疫情的影響,參賽目的地除過往評選標準外,還需提出「最佳實踐故事」(Good Practice Story)供他人學習。來看看這兩處旅遊目的地,如何深耕出令全世界青睞的綠色旅遊~~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鼻頭角公園 (Photo by Liu Dyson, License: CC BY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eb.archive.org/web/20161028144722/http://www.panoramio.com/photo/100704218)
鼻頭角公園 (Photo by Liu Dyson, License: CC BY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eb.archive.org/web/20161028144722/http://www.panoramio.com/photo/100704218)

北起新北瑞芳、南到宜蘭蘇澳,東北角因為獨特的地質景觀,在1982年開始成立風景區,而後範圍不但擴增,2007年時正式更名為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

鼻頭角 (Photo by Liu Dyson, License: CC BY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eb.archive.org/web/20161025135108/http://www.panoramio.com/photo/80334263)
鼻頭角 (Photo by Liu Dyson, License: CC BY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eb.archive.org/web/20161025135108/http://www.panoramio.com/photo/80334263)

當地擁有許多知名景點,像是以岬角形狀命名的「鼻頭角」,可說是集北海岸海蝕地形的大成,沿著步道前進,除可以盡攬海天一色美外,還能拜訪鼻頭角燈塔。

鼻頭角海蝕洞 (Photo by Taiwankengo,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鼻頭角海蝕洞 (Photo by Taiwankengo,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遍布於海蝕平台上的蜂窩岩、蕈狀岩、豆腐岩,以及海蝕凹壁、海蝕洞和海石門等景觀,幾乎可說是一本露天的自然地質教科書!

龍洞 (Photo by Liu Dyson, License: CC BY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龍洞 (Photo by Liu Dyson, License: CC BY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灣岸呈現弧形、讓人聯想起蛟龍的龍洞,不但是東北角最大的海灣,更擁有東北角最古老的地層,因造山運動隆起為山脈,而後歷經風化、侵蝕成雄偉的海崖,當地清澈的海水,成為游泳、浮潛、觀察海濱生態的好去處。

龍洞攀岩場 (Photo by Taiwankengo,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龍洞攀岩場 (Photo by Taiwankengo,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至於由大規模堅硬的四稜砂岩岩壁構成的龍洞岬,陡峭且多變的岩形,更成為攀岩愛好者重要的訓練場所之一!

蜜月灣 (Photo by User:KasugaHuang, License: CC BY-SA 2.5,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蜜月灣 (Photo by User:KasugaHuang, License: CC BY-SA 2.5,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東北角還有另一處吸引戶外運動者目光的海灣,位於宜蘭頭城的蜜月灣不但可以遠望龜山島,呈現半月型的它,外海經常波濤洶湧,高達2~3公尺的海浪成為衝浪者的天堂。

福隆海水浴場 (Photo by Solomon203,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福隆海水浴場 (Photo by Solomon203,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不同於蜜月灣的黑灰色沙灘,坐落在三貂灣一帶雙溪出海口、而被分為內灘和外灘的福隆海水浴場,延伸著美麗的金色沙灘,除了是戲水勝地,每年更因為舉辦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和國際沙雕藝術節聞名~~

北關海潮 (Photo by Taiwankengo,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北關海潮 (Photo by Taiwankengo,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滔天巨浪拍打嶙峋巨岩,「蘭陽八景」之一的北關海潮,因為當地濱海臨山的險要位置,而成為清朝關隘,也讓北關在過去有著「蘭陽之鎖」的暱稱。

北關海潮公園 (Photo by Taiwankengo,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北關海潮公園 (Photo by Taiwankengo,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當地以獨特的單面山和豆腐岩等景觀引人注目,此外,與龜山島隔海對望的它,可以從觀海亭一探龜山島全貌,以及龜山八景中的「龜山朝日」和「龜山戴帽」。

舊草嶺隧道 (Photo by Outlookxp,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舊草嶺隧道 (Photo by Outlookxp,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儘管擁有豐富且多變的地質景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之所以可以五度登上全球百大綠色旅遊目的地,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對永續旅遊標準的持續實踐,像是讓昔日宜蘭線鐵路隧道搖身一變,成為東北角自行車道的一部分,就是一大亮點。

舊草嶺隧道 (Photo by Outlookxp,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舊草嶺隧道 (Photo by Outlookxp,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坐落福隆車站和石城車站之間,啟用於1924年的舊草嶺隧道全長2,168公尺,完全以紅磚打造的它曾經是宜蘭線最長的隧道。1985年謝幕後一度荒廢,2008年再次登場時,這處兼具交通、建築和文史意義的宜蘭縣縣定古蹟,如今已成為自行車友間最熱門的景點~~

龜山島 (Photo by lienyuan lee, License: CC BY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1/The_Head_of_Turtle_Island_%E9%BE%9C%E5%B1%B1%E5%B3%B6%E9%A0%AD%E9%83%A8_-_panoramio.jpg/1024px-The_Head_of_Turtle_Island_%E9%BE%9C%E5%B1%B1%E5%B3%B6%E9%A0%AD%E9%83%A8_-_panoramio.jpg)
龜山島 (Photo by lienyuan lee, License: CC BY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1/The_Head_of_Turtle_Island_%E9%BE%9C%E5%B1%B1%E5%B3%B6%E9%A0%AD%E9%83%A8_-_panoramio.jpg/1024px-The_Head_of_Turtle_Island_%E9%BE%9C%E5%B1%B1%E5%B3%B6%E9%A0%AD%E9%83%A8_-_panoramio.jpg)

至於今年的「最佳實踐故事」,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分享了龜山島遊客量控制的經驗。在疫情衝擊出不了國的情況下,國內旅遊市場呈現爆炸性發展,特別是可以給人「類」出國體驗的離島,更成為大熱門,尤其是最近因牛奶海爆紅的龜山島!

龜山島 (Photo by Neycnsa,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龜山島 (Photo by Neycnsa,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彷彿一隻漂浮於蘭陽平原東面太平洋上的巨龜,面積不到3平方公里的龜山島,過去一度因為軍事要地的關係而對外封閉,直到1987年解嚴後,這座火山島才逐漸對外開放⋯⋯

龜山島 (Photo by Dquai,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龜山島 (Photo by Dquai,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即使如此,每日依舊分為四個時段、限制共1,800人次的登島人數,此外也制定賞鯨船的營運機制,以維持在地旅遊發展、生態保護和文化保存三者間的平衡,讓當地的戰地文化、溫泉和硫氣孔以及海蝕洞和冷泉等自然景觀,能夠長遠保存。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日月潭 (Photo by lienyuan lee, License: CC BY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eb.archive.org/web/20161103012633/http://www.panoramio.com/photo/115814226)
日月潭 (Photo by lienyuan lee, License: CC BY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eb.archive.org/web/20161103012633/http://www.panoramio.com/photo/115814226)

今年二度上榜的日月潭風景區是全台面積第二大湖泊,水源來自濁水溪的它,位於原住民邵族的主要生活區,過去又稱為「水社海」和「水沙連」。當地美麗的景色,早在日治時代就被政府當局多次列為「台灣八景」之一。

日月潭 (Photo by heins, License: CC BY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eb.archive.org/web/20161025113956/http://www.panoramio.com/photo/79118189)
日月潭 (Photo by heins, License: CC BY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eb.archive.org/web/20161025113956/http://www.panoramio.com/photo/79118189)

2000年時,連同水社大山、水里蛇窯、集集大山和魚池鄉成立國家級風景區,環繞著動人的湖光山色,晨昏晝夜演繹不同風情,日月潭的美值得細細品味⋯⋯

日月潭 (Photo by WeiHsiang Wang,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日月潭 (Photo by WeiHsiang Wang,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湖畔延伸著多條步道,位於涵碧半島的森林小徑水社步道、春末夏初可以欣賞螢火蟲的內湖山步道、觀賞日月潭日出佳位置的貓囒山步道,以及以九蛙疊像為終點的水蛙頭步道等,展現不同風情。

拉魯島 (Photo by lienyuan lee, License: CC BY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eb.archive.org/web/20161024022127/http://www.panoramio.com/photo/65737716)
拉魯島 (Photo by lienyuan lee, License: CC BY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eb.archive.org/web/20161024022127/http://www.panoramio.com/photo/65737716)

原住民文化也是在地特色之一,伊達邵是日月潭邊人口最多的聚落,原名卜吉社的邵族,在農曆8月15日前後會舉行盛大的祖靈祭。至於將日月潭中分為日潭和月潭的拉魯島,則是傳說中邵族祖先的靈魂安息處。

慈恩塔 (Photo by YangChen(TW) from Taichung, TAIWAN, License: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yangchen6712/43755232024)
慈恩塔 (Photo by YangChen(TW) from Taichung, TAIWAN, License: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yangchen6712/43755232024)

園區內也有不少知名廟宇,像是必須爬上365級階梯才能抵達的文武廟、供奉日本迎回玄奘大師頂骨設立的玄奘寺,以及近年來以內部迴旋樓梯成為網美打卡熱點之一的慈恩塔等。

日月潭 (Photo by edwin.11, License: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edwin11/5457887552)
日月潭 (Photo by edwin.11, License: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edwin11/5457887552)

去年,首次入選的日月潭管理處以「日月潭低碳3D水陸空旅遊網」為主題,分享低碳排放量綠色旅遊設施。其中水路方面,就以太陽能電動船帶領遊客暢遊日月潭水色。

日月潭環湖自行車道 (Photo by Fcuk1203,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日月潭環湖自行車道 (Photo by Fcuk1203,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至於陸路部分,除了電動車以外,全長6.4公里的日月潭環湖自行車道,更被美國CNNGO評選為「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之一~~

日月潭環湖自行車道 (Photo by Ken Marshall, License: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kenner116/39415662964)
日月潭環湖自行車道 (Photo by Ken Marshall, License: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kenner116/39415662964)

以向山遊客中心為中心,分為向山段和月潭段的自行車道,全程湖景相伴,其中向山段還有長約0.4公里、架在水面上的「貼水」路段,被稱為「水上自行車道」。此外為維護行車和路人安全,還以「永結」、「同心」兩座橋,分流自行車與行人。

日月潭纜車 (Photo by Bernard Gagnon,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日月潭纜車 (Photo by Bernard Gagnon,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空路則由日月潭纜車肩負重任,串連起東南湖畔的日月潭和九族文化村的觀山樓,全長將近1,900公里,攀升至吉卜山後跨越山谷,在空中畫出一道悠揚的弧線。

日月潭纜車 (Photo by AwOiSoAk KaOsIoWa,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eb.archive.org/web/20161102013538/http://www.panoramio.com/photo/116561167)
日月潭纜車 (Photo by AwOiSoAk KaOsIoWa,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圖片來源web.archive.org/web/20161102013538/http://www.panoramio.com/photo/116561167)

採用單線自動循環式纜車系統,共有88個車廂,每個車廂可搭載8名乘客,車廂上裝設太陽能板,為車廂內的緊急廣播系統提供能源運作。走完全程約需7~10分鐘,最高點升達海拔1,044公尺,沿途以一覽無遺的全景視野,俯瞰日月潭和埔里盆地的美景~~

文字/Iris 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