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長輩咳到吐 「阻絕RSV病毒」4時刻先洗手

兒童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案例明顯上升。(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兒童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案例明顯上升。(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近來不少兒科醫師都在臉書上分享,門診中遇到不少兒童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案例。而疾病管制署最新疫情監測資料也顯示,近來RSV病毒通報件數有明顯上升,提醒0到6歲幼兒家長多加注意,防疫不可鬆懈!

兒科醫師曝「一天2例」 症狀都是咳到吐

小兒科醫師陳鉉煒上週在臉書分享門診遇到的案例:一位2歲10個月的小男生,反覆發燒整整3天,不僅流鼻水、鼻塞讓他難以入睡,還會咳到吐,經RSV快篩呈現陽性;追蹤男童的接觸史,發病前幾天他和4歲表哥一起玩了10分鐘,表哥目前住院治療中,同樣也是RSV陽性。

沒想到同一天下午,陳鉉煒的門診又來了一名1歲11個月的女童,從5天前開始又吐又發燒,原本以為是腸胃型感冒,沒想到3天前又出現咳嗽、流鼻水、發燒症狀,越咳越嚴重,甚至咳到吐;快篩結果同樣也是RSV陽性。

上週317名幼兒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

疾管署指出,近期幼童類流感就診人次高於其他年齡層,上週(11月15日至21日)0至6歲RSV病毒通報陽性件數高達317人,較前一週略增,目前仍處高點。

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蘇家彬指出,RSV病毒在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但2歲以下幼兒族群特別容易造成嚴重疾病,甚至變成支氣管炎,可能需住院治療;建議幼兒若出現呼吸道症狀務必盡速就醫,若生病盡量不要到幼兒園或托嬰機構,以免引發群聚感染。

老人、心肺疾病患者都是高危險群

根據疾管署「長期照護機構RSV感染管制指引」,除了2歲以下嬰幼兒,像是65歲以上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如器官移植者、正接受化療者、HIV患者等)及心肺疾病患者,都是容易產生嚴重症狀的高危險群。

RSV病毒可藉由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散布的飛沫,接觸到其他人的眼結膜、鼻黏膜或口腔等而傳染;也可藉由直接接觸到感染者的口鼻分泌物(例如親吻臉部等),或是間接接觸到環境中受RSV汙染之表面或物體(例如門把、玩具等),再觸摸眼口鼻等處而傳染。

預防病毒上身 4個時刻一定要洗手

該如何預防RSV病毒?使用肥皂或酒精性乾洗手液勤洗手是不二法門,尤其在進食前、處理食物前、接觸老人小孩前、如廁後都務必正確洗手;由於RSV能在平滑硬物表面存活超過24小時、柔軟物體表面存活30分鐘以上,因此針對環境中經常碰觸的物體表面,應定期定期清潔消毒。

原文請見:RSV病毒來勢洶洶!老人小孩「咳到吐」快就醫 4個時刻一定要洗手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 TVBS 報導
公費流感疫苗接種率破9成 最快12月中打完
新冠疫苗接種「排除兒童」 莊人祥揭優先施打族群
誤把降血壓藥當成糖果 1歲女童狂吞40顆身亡
「怕跟媽一樣被拋棄」 28歲女罹乳癌卻不敢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