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智財商業論壇 聚焦智財競爭力

智慧財產(IP, Intellectual Property)是保護企業研發創新的根本,也是捍衛商機的重要武器!面對二○二○年全球疫情蔓延與美中貿易戰持續白熱化之變局,智慧財產更是企業在如此詭譎多變局勢中異軍突起之核心動能。為此,經濟部工業局與工研院特別於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期間所舉辦之創新科技論壇系列活動中,攜手全球知名智慧產權專業雜誌IAM(Intellectual Asset Management)共同於昨(廿五)日舉辦第三屆台灣智財商業論壇(IPBC Taiwan),以線上論壇形式,邀集超過四○○位國內外科技大廠智慧財產策略長、研發技術長、與政府機關人士等一起線上交流,以實務的經驗探討智財經營策略,助台灣產業掌握成長契機、提升智財競爭力。

經濟部部長王美花表示,健全智慧財產環境,是台灣科技與製造發展的重要基石,在當前美中貿易局勢及COVID-19疫情的衝擊之下,建構長期智財環境,以更高的角度去思考智財布局的戰略,才能「超前部署」以因應國際局勢帶來的變化。如美中貿易戰爆發之初,經濟部便著手推動「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成功引導大批台商返台擴廠,截至二○二○年八月底已吸引超過六○○家企業,投資約三六八億美金,預期台灣產業聚落在龐大投資動能帶動下,可望升級為亞洲「高階製造、高科技研發、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在後疫情時代,掌握遠距應用及加速數位化、供應鏈重組與在地化等契機,都是產業發展的關鍵課題,因此今年的論壇聚焦智財權、資金與專利應用三者間的鏈結,以優化智財價值,期望能協助產業,隨時動態調整智財戰略,作最好的研發資源配置與布局。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經濟快速成長需要仰賴科技的創新研發,科技創新需要資本的長期投入與支持。根據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二○一九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與研發相關的細部指標如:「專利權數量」排名全球第三,但是創投資金在全球排名第二十五,顯示國內科技市場與資本市場的接軌存有落差。在經濟部工業局支持下,工研院去年攜手台灣中小企業銀行及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首創台灣無形資產融資成功案例,並引起台灣各金融機構的迴響。促使工研院今年七月以技術加值的方式,擴大與二十六家銀行合作,除了鏈結資金及技術扶持台灣中小企業與新創公司外,更吸引創投業者的關注。展望未來,工研院聚焦「二○三○技術策略與藍圖」,以「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為三大應用領域,進行研發布局與投入,並以資本市場結合科技市場,帶動中小企業與新創公司發展,協助產業轉型與升級,共創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