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期盼罷王成功是終結民粹政治的開始!

由民間團體發起的桃園市中壢區民進黨籍市議員王浩宇罷免案,十六日舉行投票。由於蔡政府近期一連串反民意政策,此次罷免案竟在不到三成投票率的情形下,獲得八萬四千五百八十二張同意票,比過關門檻多出兩千六百四十二張票,結果震撼台灣政壇,也讓王浩宇成了六都首位遭罷免成功的市議員,值得所有政治人物警惕。

與去年民進黨幕後操盤的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的最大不同,就在於市議員罷免案的過關門檻太高,極不符合選舉罷免之比例原則。以罷王案為例,王浩宇二○一八年的當選票數為一萬六千兩百九十二票,但卻需五倍的同意票數才得以罷免他,這也是該案為何原先不被看好的結構性因素。這次能成功雖說有許多因素,但王浩宇行事風格備受爭議,連民進黨都不願沾惹上身,或許才是罷免案會過關的最重要原因。

自詡為「全國不分區議員」的王浩宇由網路崛起、也因網路爭議而遭唾棄,可說是咎由自取。他當年看準社群媒體對政治生態的影響,積極利用許多網路政論專頁抒發己見,累積極高知名度,也順利連任兩屆市議員。

隨著名氣越大,其帶領網路輿論風向的熟練手法,確實讓他瞬間成了綠營聲名大噪的攻擊手;只不過,他不當言行也屢遭社會非議,「只看政治顏色、不問是非黑白」的言行逐漸因蔡政府的施政錯誤而面臨自打嘴巴的窘境。連罷免案發起人之一、王浩宇的表叔邱仁德也說,罷免的理由之一就是王的言行偏離正道,希望藉由罷免案警告其他政治人物。

面對罷免案的結果,民進黨恐怕是最尷尬的政黨了。雖然行政院長蘇貞昌及桃園市長鄭文燦等人都說尊重民意,但該黨發言系統卻不是這麼想,先說「民進黨尊重民眾行使罷免權及其結果」,但話鋒一轉,還是將矛頭指向國民黨,指控藍營「明顯介入動員、造成政治對立,此非台灣之福,也非多數人民所樂見」。

正是此等把所有過錯推給別人、不思己過的偏差性格,讓越來越多人非但感受不到蔡英文政府與民同在的同理心,反而覺得民進黨只在乎自己的權勢私利,連蔡英文的文青風講稿,都愈讓人深感刺耳。平心而論,如果不是民進黨去年傾全黨之力推動罷韓,再加上近期爭議不斷的政策引發中間選民反感,一個地方罷免案怎麼可能引起全台矚目?若說罷王案引起政治對立,倒不如說是給喜歡操弄民粹的偏激政治團體或政客一個狠狠的教訓。

民進黨及偏綠媒體、學者喜歡把台灣這幾年掀起的民粹風潮歸咎於韓國瑜,但從未意識到自己就是此種政治旋風的始作俑者,韓國瑜只不過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蔡政府不僅在內政議題炒作「仇共」激情,連本應政治中立的對外關係都搞政黨鬥爭,才會出現在美國取消其駐聯合國大使訪台時,該黨立委卻指責「國民黨應負最大責任」的笑話!民進黨可別忘了,當你一根手指指向別人時,同時有四根手指頭指著自己。

蔡政府應從罷王案吸取教訓,切莫再拿政黨競爭為藉口,以為完全執政就能為所欲為,不僅抹黑在野黨依據憲法而行使的監督責任、炒作兩岸對立以牟取黨派私利,甚至策動綠營網軍對不同立場者進行政治追殺。倘若民進黨不思反省,繼續玩弄民粹、操控輿論走向,選民將自有公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