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無國界》台灣鳥人當自強!公民熱血連結世界,貢獻國際鳥類資料庫

歷經更名風波,中華鳥會在9月下旬的會員大會中,投票決定將英文名稱正式從「Chinese Wild Bird Federation」(CWBF)更改為「Taiwan Wild Bird Federation」(TWBF),以台灣之名面對國際。不過依據法規,社團法人更改中文名稱地申報程序複雜,因此暫時不會更動。副秘書長呂翊維難掩雀躍地說,英文名稱改為Taiwan後,在國際上大大加強了識別度,反而為組織帶來益處,很多外籍鳥友都是台灣女婿,也都十分樂見這種改變。

呂翊維一再表示,鳥會最重視的還是保育工作,也是目前的優先事項,再加上鳥盟高層對他們敵意甚深,現在對能否重新加入鳥盟沒什麼期待。

「如果有機會再加入,我們會審慎溝通與判斷,但不會再為了回去而改名稱,」他微笑表示。

中華鳥會成立於1988年,對內主要負責21個地方鳥會與保育組織的橫向聯繫,對外致力成為台灣鳥類保育的國際窗口。儘管遭國際鳥盟除名,但憑藉過去數十年來的努力,其實多數議題並不仰賴鳥盟的幫助,也因為保育有成,在國際上頗有聲譽。

全球黑琵半數在台歇腳

全球的候鳥遷徙路線約有八條,其中亞洲北方的候鳥在西伯利亞等地區繁殖完後,就會一路南飛過冬,最遠直抵澳洲,台灣正位於東亞-澳洲這條遷徙線上,是非常關鍵的中途補給站。以「黑面琵鷺」而言,台灣就是牠們最重要的休息點之一。

過去20年來,包括中華鳥會在內的大小保育組織積極提倡黑面琵鷺保育,至今已經成為無人不知的國寶之一。全球冬天觀測到的黑面琵鷺數量已從20年前的1000多隻上升到4000多隻,其中超過2000隻都在台灣停留,足見台灣保育的成果。

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族群趨勢。(取自中華鳥會)
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族群趨勢。(取自中華鳥會)

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族群趨勢。(取自中華鳥會)

「公民科學家」助力全球保育紀錄

鳥會舉辦的「新年數鳥嘉年華活動」,則是號召喜愛賞鳥的公民一起記錄各地鳥類數量,效法北美實施100多年的「聖誕節鳥類統計」(Christmas Bird Count),目前已經連續辦到第八屆。因為鳥類棲身處不固定,只有長期紀錄才能觀察生存狀態,建立連續資料庫也是保育的重中之重。

呂翊維指出,新年數鳥嘉年華每年都有上千人參加,平均可以記錄到300多種鳥類,數量則在30萬隻以上,大眾響應的積極程度,連在日本都很難見到,每年為此出版的中英文報告也在國際研討會上獲得不少讚許。

呂翊維表示,台灣民眾具備很高的「鄉民科學家」精神,這一點也是邁向國際的一大優勢。近年來,中華鳥會還爭取到與康乃爾大學及鳥類研究權威「奧杜邦學會」(The National Audubon Society)共同創建的「E-Bird」資料庫合作,把1972年到2020年的台灣鳥類數據匯集到該資料庫,成為全球保育至為珍貴的紀錄。

呂翊維形容,E-Bird有點像是手機遊戲「寶可夢」(Pokemon-Go),使用者可以以文字記錄所觀察到的鳥類,還能拍照、錄音,並隨時查閱不認識的鳥類。台灣人口雖少,卻有將近6000名活躍用戶,全球排名高達第7位,足見愛鳥風氣與熱忱。

近5年全球黑面琵鷺普查各區結果比較。(取自中華鳥會)
近5年全球黑面琵鷺普查各區結果比較。(取自中華鳥會)

近5年全球黑面琵鷺普查各區結果比較。(取自中華鳥會)

國際串聯仍是關鍵

認真談到鳥類保育,呂翊維的語速總是不自覺地加快,政治紛擾其實都不是重點。他嚴肅表示,鳥類保育的在地環節非常重要,棲地破碎化之後,很難追蹤鳥類去了哪裏,因此國際間互通有無是必須的,即使現在退出國際鳥盟,他們仍會積極嘗試任何與國際接軌的方式。

「不會有任何計劃因此中止,」他堅定地說。

以國際鳥盟專注的海鳥混獲問題舉例,全球每年因「延繩釣」等捕撈方式而害死的鳥類達數十萬隻,台灣和日本、中國一樣,都是東亞的遠洋漁業大國,鳥盟過去就是透過鳥會,跟台灣漁業署以及漁民溝通,試圖推廣保護鳥兒的忌避措施;紐西蘭也因為海上信天翁的保育調查,透過鳥盟聯繫台灣。

即使是中國,台灣學界也有少許合作機會,例如全球僅剩百來隻的黑嘴端鳳頭燕鷗,主要棲息地在浙江,但馬祖、日本、南韓也曾拍攝到零星個體,要了解生態狀況,還是需要多方屏除成見、多多串連起來分享數據。

全僅僅剩百來隻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在馬祖曾經現蹤。(Oregon State University@flickr)
全僅僅剩百來隻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在馬祖曾經現蹤。(Oregon State University@flickr)

全僅僅剩百來隻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在馬祖曾經現蹤。(Oregon State University@flickr)

台灣得天獨厚

國際賞鳥人總是希望看到不同國家的「特有種」,中華鳥會就是負責更新台灣特有種名錄的組織,光是過去20年內就多增加15個特有種鳥類,目前共有29種之多。呂翊維表示,特有種多之外,台灣的旅遊環境安全便利,又沒有熱帶常有的可怕傳染病,對世界各地的愛鳥者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例如擅長「聽聲辨鳥」、帶人前往秘境賞鳥的專業「鳥導」,就非常有潛力發展為觀光業的特色之一。

台灣小國小民,憑著官民共同努力在全球鳥類保育領域做得頗有聲色,中華鳥會與21個在地組織功不可沒。但呂翊維仍感嘆,現今鳥類的處境並沒有比較樂觀,當生存環境持續破碎化,最直接的結果就是鳥類數量減少,尤其在光電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下,比起中華鳥會的名稱,大眾更需要關心還是如何避免破壞棲地,以免眾多可愛、寶貴的鳥類,從此在台灣的天空中消失。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鳥類無國界》一切只為逼走台灣!中華鳥會遭鳥盟粗暴除名 反獲國際夥伴聲援
相關報導》 遭國際鳥盟除名》中華鳥會改英文名 Chinese變Taiwan加強國際辨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