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這關鍵三個字 決定你的健康

記者郭奕均/台北報導

身體健康,是人們終其一生努力的目標。但要維持健康,對身體也要有一定的認識,益生菌權威蔡英傑教授就提出重要概念「微生物,決定你的健康」。身體每個部位充滿了複雜的微生物,和這些微生物「打好關係」,才能讓身體更健康。

想要身體更健康,和微生物打好關係是關鍵。(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想要身體更健康,和微生物打好關係是關鍵。(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蔡英傑教授在著作《益生菌2.0大未來》除了全方面剖析益生菌,更用自己整理30年研究試驗成果,希望大家能用正確的方法補充益生菌,並學習觀察與優化自己體內的百兆共生菌,達到逆轉疾病,強化身體韌性。

以下全文摘自:蔡英傑博士《益生菌2.0大未來》

蔡英傑博士著作《益生菌2.0大未來》,全方位剖析益生菌對人體影響。(圖/方舟文化提供)
蔡英傑博士著作《益生菌2.0大未來》,全方位剖析益生菌對人體影響。(圖/方舟文化提供)

荷蘭的微生物學家巴斯•貝金(Bass-Becking)教授,在半世紀前提出一個假說:「一切無處不在,但環境會選擇」(Everything is everywhere, but the environment selects),意思是微生物在自然界散播的能力極強,但只有能適應某特殊環境條件的微生物才能「定植」下來。過去談人體共生菌,幾乎都聚焦在占了九五%的腸道菌,現在科學家開始把觸角伸到身體其他部位。依照貝金的假說,身體每個部位的生態特性差異大,個別都發展出獨特的微生物相,也都和健康有密切關係。這一節要談身體各部位的微生物體,讓大家可以更體會到什麼叫做「環境會選擇」。

x呼吸道:一呼吸,鼻腔菌生態就會改變

因為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大家很關心「呼吸」這件事,所以我先來談談呼吸道。

負責肺部氣體交換的肺泡,讓我聯想到孩童吹出來、隨風飄飛的肥皂泡泡。肺泡數目達七億多,總表面積近一百平方米,由鼻腔湧入的大量空氣,通過肺泡細胞膜,進入肺泡裡密密麻麻的毛細血管,循環全身。空氣中無數病菌、病毒,竟然只靠鼻腔簡單的過濾,就隨著吸氣直衝脆弱的肺泡,是不是讓人感到毛骨悚然!我們的呼吸,二十四小時不眠不休,肺部的免疫防衛系統要多麼強大,才能把防衛工作做到滴水不漏﹖這個防衛體系如果被新冠病毒擊潰,那就必須進加護病房,就必須掛上呼吸器。

過去認為呼吸道,特別是下呼吸道(肺部)是無菌的,否則就是病入膏肓。現在才知道,其實呼吸道也有它重要的共生菌。「腸肺軸」(gut-lung axis)的路徑,除了有免疫系統的交流外,菌的互相交流也不可忽視,畢竟腸和肺兩個系統,雖然食物進嘴巴,空氣走鼻腔,然而竟然進入同一通道,才又分流到胃或肺。

鼻腔是「伺機性病原菌」的主要儲存庫,伺機侵犯呼吸道,一旦攻擊成功,就會造成許多呼吸道疾病,如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氣喘、肺炎,甚至與中耳炎也有關係。鼻腔共生菌的首要任務,也許就是壓制這些鼻腔病原菌。澳洲的普薩蒂斯(Psaltis)教授領銜的國際鼻竇微生物體研究團隊,二○二○年發表分析九個國家、四一○人鼻竇菌相的研究成果,不論是健康的人或慢性鼻竇炎患者,棒狀桿菌和葡萄球菌都是鼻竇中最優勢的菌種,負責壓制壞菌,保持鼻腔菌相健康。莫拉克斯菌大概是鼻腔菌中的超級壞蛋,鼻腔莫拉克斯菌多的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發生率最高,且容易氣喘。

插播一個有趣的研究,瑞士伯恩大學的希爾提(Hilty)教授,二○一八年研究養豬廠員工的鼻腔菌相,竟然與豬場空氣菌,以及豬隻的鼻腔菌相非常接近,看來鼻腔菌非常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但要如何照護鼻腔菌相﹖這個問題我暫時也提不出有理論基礎的方法,戴口罩也許是唯一有效的做法吧。

肺部的菌數極低。大腸組織每克菌數多達十的十一到十二次方;肺部組織每克只有十的三到五次方的菌。肺部菌不太像鼻腔菌,反而比較像是由口腔入侵的,特別是睡眠時,會厭放鬆,微量口水容易進入氣管,同時就帶入細菌,所以肺部菌以源自口咽部的普氏菌、偉榮球菌為主,數目不多,但對維護肺部免疫系統卻非常重要。

侵犯肺部的頭號病菌,就是結核分枝桿菌。肺結核為全球最重要的傳染病之一,每年奪走一四○萬人以上的生命。在台灣也是死亡數最多的傳染病。慢性呼吸道疾病(COPD)和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並列四大非傳染病,雖然沒有直接相關的病原菌,但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患,肺部發炎菌特別多。肺癌在國人癌症排行中,男女皆居首位,是十大癌症中的三冠王,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且晚期發現比例也最高。肺癌一般認為和COPD一樣,也是和肺炎鏈球菌之類的發炎菌有關。

x眼睛:腸道菌、口腔菌都來作亂

眼睛感覺是身體較為脆弱的部位,一想到裡面住滿了細菌,令人不禁起了雞皮疙瘩。沒錯,貴為靈魂之窗,也照樣有共生菌同居。眼結膜的菌相,竟然和口腔差不多複雜,有很多的丙酸桿菌和棒狀桿菌。

眼睛的共生菌與眼睛免疫系統,攜手構建嚴密的防護網,對抗病菌入侵。眼淚含有具殺菌作用的溶菌酶,有濕潤沖刷作用,也是防護網重要成員。年紀大了,眼淚減少,眼部問題就多了。

眼睛血管少,還有稱為血―眼屏障以及血―視網膜屏障等組織阻隔,照理來說,應該比較難被外來的細菌或免疫細胞侵入。但常見的葡萄膜炎,卻是因為腸道菌活化T細胞大老遠跑到眼部,攻擊眼睛葡萄膜,引發發炎紅腫,視力模糊等。青光眼、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等大家熟知的眼睛病變,竟然也和腸道菌及口腔菌扯得上關係。

全世界有一億人戴隱形眼鏡,戴隱形眼鏡的人,結膜上會有較多和結膜炎、角膜炎相關的機會病菌。有趣的是,大家都是用手戴上隱形眼鏡,結果手上的菌並沒有明顯傳到眼睛。紐約大學的貝洛教授評論說,身體各部位的共生菌,其實對外來侵入的細菌或病毒,都相當有抗性,不會輕易就大幅變動。

一般認為,戴隱形眼鏡應該會降低眼睛菌相的自我修復能力,但目前的研究並沒有看到這個現象。

x口腔:唾液每毫升有上億隻微生物

口腔是全身生態最複雜的部位,牙齒、牙齦、牙根、舌頭共生菌相都大不相同。口腔每天要處理大量食物,但口腔內的微生物體卻非常恆定,甚至在不同的國家地區,健康人的口腔核心菌相都很類似。有研究每天追蹤唾液菌的變化,整整一年,發現竟然有九九•七%的菌完全不變。

健康的成人一天要分泌一公升以上的唾液,唾液每毫升有上億隻微生物,同時含有如溶菌素、防禦素等多種抗菌物質,這些抗菌物質其實殺菌力都不強,但足以維持口腔微生物體的恆定。真正頑強的病菌,就送下去交給胃酸去處理。

口腔的核心共生菌,是偉榮球菌、鏈球菌、牙齦卟啉單胞菌等,多為不常聽到的厭氧菌。大腸內厭氧可以理解,口腔居然也厭氧?口腔菌喜歡在牙齒、假牙,甚至黏膜表面形成生物膜(biofilm)。幾隻菌游了過來,先落個腳,分泌一些有黏性的多醣固定下來,然後招朋引伴地形成聚落,分泌更多的多醣,層層包覆,內外隔絕,形成穩定的厭氧環境,這就是「生物膜」,也是口腔菌維持恆定的有效手段,但這種特殊構造也經常造成麻煩:像是惡名昭彰的牙菌斑,也是一種強固的生物膜,刷牙刷不掉,抗生素殺不盡,必須定期去牙科清除,否則就開始發炎。不用說,接踵而來的就是蛀牙、牙齦炎,牙周病,甚至引起口腔黏膜病變及身體其他器官的病變。

口腔菌中的變種鏈球菌是牙菌斑中的主要菌種,也是造成蛀牙的病原菌;更討厭的是牙齦卟啉單胞菌,這株菌被認定是牙周疾病的關鍵病菌(keystone pathogen)。只要少量的牙齦卟啉單胞菌,就可以破壞正常口腔菌相以及口腔免疫,加速牙齦組織損傷。牙周病再惡化下去,全身發炎指標會飆高,對健康影響可大了,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糖尿病,甚至多種癌症的罹患機率都會上升。

我們天天不自覺地吞下一、二公升的唾液下去,新瀉大學的山崎(Yamazaki)教授二○一八年的論文指出:據估計,牙周病人每天會吞下不少牙齦卟啉單胞菌,大大傷害腸道菌相的穩定,進而削弱腸道屏障,使得血液中的內毒素及發炎指標飆升,引發上述的各種嚴重疾病。

口腔癌當然也與口腔菌密切相關。長庚醫院的張佑良醫師團隊,在二○一八年發表的研究報告,提到他們分析一九七位口腔癌病人及五十一位健康者的口腔菌後,選擇牙周梭菌、和緩鏈球菌、巴斯德卟啉單胞菌為口腔癌的指標菌,當口腔癌進展時,牙周梭菌會上升,另外兩株菌會下降。

那麼,如何保養口腔菌呢?口腔環境非常特別,所以養出一群非常特別的菌。從出生時,這群菌就在口腔各個適合自己的地區形成生物膜、鞏固地盤,與唾液共存,以至於研究口腔菌的科學家會很驚訝:為什麼不論地域,不論種族,不論生活飲食習慣,只要身體健康的人,口腔菌相看來都很像。因為口腔環境的特殊性,勝過了種族、生活等因素的差異性。

但是,當有了蛀牙,牙周開始經常發炎,穩固的口腔菌相就開始感受到壓力,一旦讓所謂的關鍵病菌站穩了腳步,情況就急轉直下。西班牙的羅齊爾(Rosier)博士,二○一八年在《牙醫研究》期刊發表了一篇很有啟發性的論文〈口腔微生物體的韌性與健康〉,人並非生而平等,有些人從不忌諱吃甜食,也不特別重視口腔衛生,但就是不會有蛀牙。序章中提到瑞典的維沛宏醫院給智障患者餵食大量甜食以引起齲齒,結果發現有二○〜三○%的患者,不論吃再多的甜食,就是不會有齲齒。

就是有高達兩、三成的人對蛀牙有抗性。過去我們總是注目另外那七、八成會產生蛀牙的人,研究為什麼產生蛀牙,探討如何防治蛀牙。羅齊爾博士卻認為應該多花心力去研究那兩、三成不會產生蛀牙的人,為什麼他們不會產生蛀牙?為什麼他們的口腔菌韌性強,能抵抗關鍵病菌的入侵?我們期待後續研究的進展吧,不會太久的。

如何加強口腔微生物體的韌性?現在能給出的建議,還是要大家做好基本功夫:勤刷牙,正確刷牙,少吃甜食。真的想吃,寧願在用餐時一起吃,不要時不時想到就吃,還有找家鄰近方便的牙科,與醫師打好交情,定期去做牙齒保養,至少半年一次。

人體有數不盡複雜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決定了我們的健康。(圖/翻攝自pixabay)
人體有數不盡複雜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決定了我們的健康。(圖/翻攝自pixabay)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疫情肆虐!名醫陳志金曝30大中肯觀察 網一看全笑翻
168斷食真有效?名醫提醒:7大重要觀念一定要先有
打呼就是睡得香?醫師曝致命危機:恐是心腦急病警訊
大老闆每天吃「這種魚」 體內重金屬竟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