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6.1.27 天才莫札特出生 歡樂的音樂、悲劇的人生

關於人類智商的問題是心理學家的傳統研究領域,神奇的「莫札特效應」非常吸引心理學家的注意。(民報合成圖)
關於人類智商的問題是心理學家的傳統研究領域,神奇的「莫札特效應」非常吸引心理學家的注意。(民報合成圖)


如果說,有誰的生日是人類史上最不應該被忘記的,莫札特必定是其中之一。因為,兩百多年來,所有地球人都離不開他的音樂。

西元1756年1月27日,史上最偉大的古典音樂家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在現在的奧地利薩爾斯堡出生,從這一刻起,也引領了人類欣賞音樂歷程的大步進階。

莫札特對音樂發展的重要性,除了短暫的35年一生中(1756-1791)留下了多達6百多部曠世作品之外(編號K. 626為最後一部、未完成的安魂曲),更重要的,是他開創了協奏曲、奏鳴曲、交響曲、小夜曲等音樂形式,這些都成為後來古典音樂的主要類型。莫札特是將巴洛克曲風過渡到古典主義的重要代表性人物;但是,說他代表古典主義,卻又不僅於此,他比古典主義還更豐富許多。他也影響了後繼者如貝多芬等人。

我把歡樂注進音樂  為的是讓全世界感到歡樂 

莫札特留下有標題的知名作品譬如:《費加洛的婚禮》《魔笛》《小星星變奏曲》《朱彼德交響曲》《土耳其進行曲》《女人皆如此》《法國號協奏曲》《加冕》《唐 喬凡尼》《安魂曲》等,沒有標題的傳世之作更多,像是小夜曲K525等等,都是音樂聲響起,聽眾便可以跟著哼吟的著名樂章。

只是這樣的天才,卻注定他的人生是一場悲劇。莫札特自己說過:「我心中的歡樂不是我自己的,我把歡樂注進音樂,為的是讓全世界感到歡樂 。」確實,他一生過得極其辛苦,六歲就被帶到皇宮御殿前演奏,從此開始連續多年的苦情旅行演奏生涯。然而成年後的莫札特卻與薩爾斯堡主教不和,只得過著邊作曲,邊顛沛流離找尋工作的日子。



鍵盤上的莫札特、小提琴手Thomas Linley與其他的天才兒童,為1770年私人收藏的匿名油畫。圖/取材自wikipedia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他29歲的時候,譜成第20號鋼琴協奏曲,那是一段他跟妻子過得窘困辛苦的日子。據說夫妻倆曾經窮到冬天沒有錢買燃料取暖,所以為了驅寒,兩人相擁著跳舞,直到天明。莫札特在這樣的生活中寫下了這首鋼琴協奏曲,這是一首迥異於其他大多清亮詼諧的曲子,時而沉靜哀愁,時而悲壯。有個故事說,小他十四歲的貝多芬曾經在經過一所貴族宅邸時,聽到屋內傳來這首協奏曲,當場禁不住地感歎:「多美麗的曲子啊!我怎麼也沒辦法寫出這麼優美的音樂來!」而貝多芬最喜歡的莫札特作品,也正是這一首。

科學界提出「莫札特效應」理論  證明他的音樂有助大腦

莫札特的最後作品是編號K626的安魂曲,這部作品他並沒有完成。這個時候的莫札特,人生已如風中殘燭,又正好有陌生客來委託他譜寫《安魂曲》,因此他開始幻想這個陌生客是來自死亡世界的使者,似乎冥冥之中彷彿自己正在寫自己的生命最後樂章了:「那位陌生客的影子經常泛現眼裡,催我趕快寫下去。我是因為作曲時比甚麼也不做時更不覺疲倦,所以繼續地寫,但我已覺悟到自己的生命已到了末尾。……此曲,也是我自己的葬曲…。」這是莫札特在去世前三個月,寫給《唐喬凡尼》歌劇的作詞人達彭第信裡所描述的。



莫札特紀念雕像。圖/取材自pixabay

而這段安魂曲與莫札特之死的冥冥關聯,也成為後來的傳說與戲劇絕佳元素,在1984年的電影《阿瑪迪斯》(Amadeus)劇情中,就曾大加著墨這段傳說。該片從一個宮廷樂師安東尼奧·薩里耶利的角度,呈現了天才莫札特傳奇的一生。《阿瑪迪斯》於1984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八項大獎,包括最佳電影和最佳男主角。

不僅戲劇,科學界也曾提出「莫札特效應」理論,這是源於1993年美國科學家羅雪爾(Frances Rauscher)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的論文裡提到的實驗結論:「聽莫札特的K.448號《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能夠改善人類的空間推理和記憶。」顯見莫札特對人類的影響程度之鉅。

(本文原載於《民報》)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