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家阿尼默:只有畫畫能讓我有純粹的快樂

阿尼默花了三年時間完成創作生涯首本漫畫集「小輓」,被譽為台灣難得一見高度文學性漫畫。(江昭倫攝)
阿尼默花了三年時間完成創作生涯首本漫畫集「小輓」,被譽為台灣難得一見高度文學性漫畫。(江昭倫攝)


2019年首度入選義大利波隆那插畫展的插畫家阿尼默(本名陳永凱),也完成了他創作生涯首本漫畫集「小輓」,儘管是透過三個短篇漫畫刻畫「死亡」命題,閱讀起來卻充滿電影感。阿尼默接受央廣記者專訪時表示,除了暢談創作「小輓」的過程,也談到自己就是想要畫畫,唯有畫畫才能帶給他最純粹的快樂!#央廣記者江昭倫報導#

用圖像談「小小死亡」 像哀傷又美麗的輓歌

插畫家阿尼默構思三年完成了創作生涯的第一本漫畫集「小輓」,一出版就獲得各方好評,畫風深具個人特色,帶有某種美麗與哀傷的詩意感。該漫畫集由「旱溪」、「家蚊」、「緞帶」三篇短篇漫畫集結成,主要觸及「死亡」與「失去」,被譽為台灣難得一見的高度文學性漫畫。

這三篇短篇漫畫情節都是從曾經發生在阿尼默身上的真實生命經驗中擷取片段再經過改編。「旱溪」描繪童年初見死亡後內心無以名之的震撼與溫柔回應,阿尼默説,他出生在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的時候,當時發生台灣第一起兒童綁票事件「陸正案」,家人或媒體上總是會不斷提醒小朋友不要跟陌生人接近,他自己也在一次搭公車迷路的過程中,感受被陌生人盯上的恐懼感,讓阿尼默印象深刻,「旱溪」就是呈現他小時候被這種「死亡」籠罩的感受。

「旱溪」描繪阿尼默童年初見死亡後內心無以名之的震撼與溫柔回應。(大塊文化提供)

「家蚊」則雙線並陳述說蚊子母親與人類母親面對繁衍下一代的情感掙扎。阿尼默笑說,他二十多歲時有一陣子長時間幾乎足不出戶,連姊姊都開玩笑說他是不是在坐月子,有一天他突然發現家裡出現好多蚊子,結果就在腦袋裡編寫了一個關於母蚊想辦法從人身上綿延後代的故事情節,對照人類母親想要生小孩的焦慮,每張圖都充滿戲劇張力。

「家蚊」則雙線並陳述說蚊子母親與人類母親面對繁衍下一代的情感掙扎,每張圖都充滿戲劇張力。(大塊文化提供)

「緞帶」描繪的是「思念殺人」之奇想,追憶對於愛情的消逝,阿尼默笑說,雖然是突然冒出的故事,但當時他正處於失戀,或許潛意識有所連結。

阿尼默説,他是在完成創作後才發現這些情節都跟「死亡」有關,包括愛情的追逝,他沒有經歷像戰爭那樣大大的死亡,但是能藉由圖像談「小小的死亡」,也是一種幸福。書名取名為「小輓」也是這個意思,輓歌是對亡者的悼念,加上的「小」字,感覺就像呵護某種寶貝。

阿尼默:只有插畫能帶給我純粹的快樂

不過阿尼默透露,其實「小輓」初稿並非不是現在的版本,是有一天插畫家幾米看到他的作品,徵得他的同意後進行重新編輯,這個形同影像「剪接」的動作提醒了他,創作者應該跳脫故事,以客觀視角來看待作品,最後阿尼默沒有採用幾米編輯後的版本,而是用自己「剪接」編輯後的版本,這個經驗讓他受益良多。

阿尼默説,小時候他就愛畫畫,也獲得很多人肯定,大學畢業之後有段時間一度放棄,但有天重拾插畫,卻突然感受到一種極大純粹的快樂,因為這樣,他決定從此專心以畫畫作為自己的工作。

為了精進,他選擇到捷克留學進修,一待就是三年多,最終體驗到,想要自已的畫作更大器、自然,其實還是在於自已內在是否平衡,應該試著學著接受自己畫出來的樣子。不過在國外的接受到的文化衝擊還是打開了阿尼默的視野,讓他的靈魂變得更自由。

繪者每一筆觸皆透露生命歷程

三年時間裡,阿尼默每天花10到14個小時投入「小輓」漫畫集的創作,他説圖像創作者其實也像一般作家一樣,每一筆觸都代表一個字句,他很希望讀者閱讀時可以仔細「閱讀」出他作品中生命歷程。阿尼默:『(原音)哪怕一個筆畫、一個筆觸,它都蘊含了那個繪者很多的生命歷程,就一筆畫而已,也就是說我們在看文字小說那個遣詞用字、那一些辭句,我們可以去想像那些畫畫,可是就圖來講的話,那些筆觸就好像每個文字一樣,它有很多訊息在裡面,我覺得可以反過來這樣子去觀看這些圖像,所以我在經營這本書,我也很努力要表現那個繪畫性。』

阿尼默笑說自己七情六慾中,好像一直感受不到寂寞,這是他覺得身為創作者的遺憾,不過讀者可以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這些氛圍或他原先沒有設定的東西,是他的榮幸。

他也透露自己是一個非常規律的創作者,每天除了遛狗、閱讀或是陪家人,多數時間都在畫畫,目前他也還在構思一個關於中年變性人心境的故事,可能要花很長時間去做相關調查,希望有一天可以完成。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