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院啟動管控機制 高風險患者急診前先分流

台灣出現首起「武漢肺炎」確診病例,雖然是境外移入且沒有進入社區的個案,但各大醫院已經拉高防疫準備規格,不管是醫療資源調度、人力安排還是高風險患者分流就診都陸續就位,目的就是要降低可能疫情的交叉感染。#請聽記者蕭照平採訪報導#

中國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逐漸在全球擴散,引發各界恐慌。曾參與2003年SARS防治經驗的國內病毒專家蘇益仁認為,「武漢肺炎」病毒的傳染力很可怕,下階段要特別注意是否會出現「超級傳染者」,他認為,未來一、二周是防疫關鍵。

同樣也在2003年參與SARS防疫工作的中央研究院生醫所兼研究員何美鄉也說,確診個案聲稱沒有去過華南海鮮市場也沒有接觸過病患,這代表沒有明顯接觸史、沒有親密接觸也會感染,她強調這是很大的警訊,因此,建議防疫單位要擴大通報定義,只要有「發燒、呼吸道症狀」就要隔離篩檢。她說:『(原音)只要是中國回來的人,在那邊居住回來的人,不管是發燒或呼吸道感染,我們都要廣泛採檢,走採檢的路徑。』

學者建議一有症狀就要隔離篩檢,其實國內不少醫院已經啟動防疫分流管制作為。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陳宜君表示,為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院內已經在21日針對患者風險等級採三級分流機制,她舉例,包含「武漢肺炎」、「新型A流」等被列為高危險族群,都必須要在隔離區進行醫療處置。她說:『(原音)最高風險的話,我們會直接入一個特別的隔離區域,做後續醫療服務,這樣來確保大家安全,第二階還有一個區域,如果比較平安的話,才會進入一般的醫療系統。』

急診量也很可觀的長庚紀念醫院林口總院也有相關分流、隔離作為。副院長賴旗俊表示,在急診前設有篩檢站,一旦有疑似個案,就會直接送往負壓隔離室採樣處理,跟一般患者完全不會接觸。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