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企業面氣候危機挑戰 應加速轉型避免風險

印尼,棕櫚油,棕櫚樹。(圖取自推特)
印尼,棕櫚油,棕櫚樹。(圖取自推特)


農產企業長久以來破壞大片具有固碳功能的森林,以開發成大規模的棕櫚樹種植園和肉牛畜牧場,遭到環境與消費者運動譴責,一項研究指出,要減緩全球暖化,須要全球農產企業的一臂之力,加速進行轉型,與此同時,這些農產投資者才不會遭氣候變遷風險反噬。

達成巴黎協定目標 全球10%農地須恢復成森林

專注氣候轉型風險的一個智庫針對熱帶農民和包括棕櫚油、大豆等農產企業進行一項研究,指出若這些農民和業者未來不設法適應政府、環境和消費者倡議行動所要求的氣候變遷應對措施,未來在全球農地減少的狀況下,將讓自己置身於財務等風險中。

智庫歐比特(Orbitas)的研究發現,若要達成巴黎氣候協議的溫度上升幅度限制目標,也就是把升溫限制在攝氏1.5度內,那麼,多達6億公頃的農業用地,相當於超過10%的全球農業用地將須回復成森林。

歐比特智庫執行主任肯伯(Mark Kenber)表示,這部分是由於對森林儲碳支付的價格,可能會高於將同一片土地用於農業的收入。

肯伯補充說,「以讓世界接近淨零排放作為應對氣候變遷的應對方式,將需要農產業經營和大型產業業進行轉型。」

這也產生一個難題,在農業用地減少下,要如何滿足全球的糧食需求。

全球應對氣候危機 農業不再能仰賴擴張策略獲利

環境監測組織「全球森林觀察」(Global Forest Watch)的數據顯示,在2019年,被認為是減緩地球變熱速度的關鍵─熱帶雨林消失的速度驚人,每6秒就有一座足球場大小的雨林消失。

綠色團體指責,棕櫚油等農業商品大型農場是造成雨林破壞的主因,因為能儲碳的森林被大量清除,用於開墾種植園、農場和牧場。環境人士說,保護現有的森林,以及恢復遭損害的森林可以減少干旱和洪水的風險,儲存更多會讓地球變暖的二氧化碳,並保護生物多樣性。

在低碳經濟崛起下,長久以來以擴張農地,提高生產量獲利的農業經營模式勢必要盡速做出改變。

該報告分析氣候變遷應對政策對熱帶農民和農產企業會有什麼影響,例如各國政府的碳排放規定、森林保護計劃,和企業在環境倡議的壓力下所作出的零砍伐和零碳排承諾,以及消費者習慣的改變。研究尤其關注,那些擁有大量儲備土地,未來可進行農場擴張的業者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

該報告發現,那些仰賴清除林地、擴張農場面積策略的企業,未來將面臨土地價格大幅上漲,以及苦尋不到土地的難題。

而那些已經獲得森林地特許權,作為儲備用地的企業,將面臨資產獲利能力低甚至造成虧損的風險,也就是所謂的「擱淺資產風險」(stranded asset risk);即便這些企業可以調整業務策略,從碳交易中獲益。

因此,未來能像過去幾近毫無限制地清除林地,以擴張農場的時日已經不多了。肯伯告訴湯森路透基金會(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就算只採取相當適度的政策,毀林也必須在短時間內結束,這將會是在2025年至2040年間,取決於碳價和政策的力度。」

農地減少下 提高土地單位產量是解方之一

該報告指出,限制碳排放的相關法規將讓全球棕櫚油,牛肉和大豆生產商每年將面臨高達190億美元的額外成本;同時,預計未來對棕櫚油等農產品的需求還會繼續增長,這將是未來農業必定要面對的重大挑戰。

肯伯表示,最後得以勝出的,將是那些能夠在現有土地上持續增加產量,以滿求市場廣大需求的農產商,與此同時,業者也須對其碳排放量進行良好管理。

肯伯補充說,公共和私人投資未來應該更加著重於讓小型棕櫚油生產者提高單位產量。在印尼和馬來西亞,小型棕櫚油生產者就負責了約四成的總生產量。

這項報告稱,在適應氣候變遷的時代,農產企業未來想繼續獲利,其投資計畫應該更具前瞻性,包括加強投資永續集約化生產、再生農業(regenerative agriculture)以及多樣化的收入來源。

長期研究最佳造林方案的澳洲陽光海岸大學(University of the Sunshine Coast)教授查茲登(Robin Chazdon)說,保護土地和水資源必須成為企業的新底線,而不僅是社區和國家的責任。

她指出,企業的計畫和對短期獲利的需求是消耗大量地球資源的最大推動力。她補充說,對於農產企業而言,「(種植過程)所造成的生物多樣性喪失,碳排放不斷增加以及生態系統遭受破壞的效應一直以來被外部化,以及都被認為『不是我的問題』。」然而,「現在這些議題已經成為每個人都要面臨的問題,而地球的命運正命懸一線。」

環境組織「綠色組織雨林行動網絡」主任皮肯(Tom Picken)表示,隨著政府和市場日益將森林視為禁止擴張的區域,那些繼續為破壞森林、侵害權利和加速氣候變遷提供資金的投資者,正面臨風險反噬。

原始連結
相關新聞
天災不再百年一遇 氣候變遷禍害2020

制止極地採油受挫 挪威高院駁回環團要求

拜登介紹環境團隊 帶領對抗氣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