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20大選系列/白宮主人怎麼選出來的?

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在11月3日登場,但是你知道嗎?白宮的主人並不是美國選民在投票日當天一人一票選出來的,而是由各州的選舉人(Elector)來決定「花落誰家」,這就是「選舉人團」制度(Electoral College)。

一、無法秒懂的選擇人制

1、瞎米!總統大選不是一人一票?

美國選民在投票日所投下的神聖一票,雖然表達出他們對總統人選的意願,但真正去投票選出總統的,其實是由選舉人團在選舉日的幾個星期後,進行投票。

所謂的選舉人團,指的是由美國各州的政治家和政黨成員決定選舉人名單,由他們代表各州民眾,根據民眾的普選結果,投票選出總統。

選舉人團制度的興起有其時空背景。1787年起草美國憲法時,國家幅員太大加上通訊困難,使得全民投票選總統成為「不可能的任務」。因此設計出這種間接選舉的制度,以避免總統選舉由人口密集的都市所主宰。

首先,政黨會在各州選出選舉人,他們通常是資深幹部或忠貞的老黨員。根據美國聯邦憲法第二條,參議員、眾議員,以及在美國擔任聯邦或州政府官員者,不能擔任選舉人。

而在11月3日當天,美國選民雖然投票給川普(Donald Trump)或拜登(Joe Biden),但最後是由選出的選舉人投票給贏得該州最多選票的總統候選人。

2、贏者全拿讓希拉蕊哭哭

不管候選人在各州的選票差距有多大,在計算選舉結果的時候,各州會將所有的選舉人票投給該州的普選勝出者,也就是勝者全拿。

只有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會依據每位候選人在該州投票中的得票比例,來分配選舉人票。

這是因為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採「區域計票制」,在各選區獲簡單多數選票的候選人,即可獲得該選區的選舉人票,在全州獲得多數選票者,可再拿下2張(代表2名參議員)選舉人票。

以緬因州為例,緬因州有4張選舉人票,其中有2張給拿下全州而獲勝的候選人,另外2張則依據當地所劃分的選區來決定,因緬因州有2個眾議員,所以有2個選區,則依據那兩個選區結果分配剩下2票。

美國2000年總統大選是經典例子,當時的民主黨候選人高爾(Al Gore) 在全國普選中比共和黨對手小布希(George W. Bush)多拿50萬票,但他因為在佛羅里達州輸給對手500多票,結果佛州29張選舉人票全被小布希拿走。最後高爾以266張選舉人票,含恨把白宮寶座敗給小布希(271張選舉人票)。

2016年大選也是美國史上最難忘的勝者全拿引發爭議的案例。當時川普拿到普選62,98萬4,828票,民主黨對手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則是65,85萬3,514票,川普輸了約280萬票。但是,川普拿到的選舉人票有304張,遠超過所需要的半數270張,而希拉蕊只拿到227張,川普入主白宮。

3、逐鹿白宮得加州得天下?

每個州的選舉人票數是依照人口比例計算,各州不同,每州的選舉人數與各州國會議員人數相當,亦即眾議院435名議員加上100名參議院議員,以及哥倫比亞特區3名選舉人,所以,全美選舉人票共有538張,要當選總統必須拿下270張選舉人票。

而人口較多的州選舉人票就多。像是阿拉斯加因為人口稀少只有3張選舉人票,但加州一個州就擁有55張選舉人票,理所當然的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如果沒有一位總統候選人能拿下270張以上的選舉人票,根據憲法第12條修正案,將由眾院決定總統大選結果。每州的眾院代表團有一張選票,他們必須從獲得最多選舉人票的前3名候選人中選出總統。參院也將進行類似的程序選出副總統。

4、從前跑票就算了今年不准!

憲法並未明文規定選舉人必須投票給從普選勝出的特定候選人,而在美國歷史上,99%的選舉人都會投票給普選勝出者。但若是投票時未遵守州內選民普選結果,而憑個人意見投票,則出現所謂的「失信選舉人」(faithless elector)。

「失信選舉人」歷史上有不少例子,包括投票前死亡、人為棄權、以及包括蓋錯在內等各種原因,而把票投給另外一個候選人。

2016年大選,民主黨希拉蕊在科羅拉多州、華盛頓州都取得勝利,但這兩州都各自出現「失信選舉人」,遭到州政府撤銷選舉人資格。

當時民主黨提名的科羅拉多州選舉人巴卡(Micheal Baca)自行把票投給前任俄亥俄州共和黨籍州長凱西克(John Kasich);另有3名華盛頓州選舉人則把票投給前任美國國務卿鮑爾(Colin Powell)。

這些「失信選舉人」後來向法院提告,主張州政府無權要求選舉人如何在總統大選中投下一票,官司一路打到最高法院。

美國最高法院在今年7月6日以9票對0票,表決通過選舉人投票選舉總統時,必須完全遵守州民的投票結果,不能憑個人意願投票,否則恐將引起混亂局勢,影響2020年總統大選結果的產生。

二、甩不掉的2020大選爭議

1、選戰打到最高法院?

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尚未登場就已經爭議一堆,主要在於尋求連任的川普,拒絕就一旦敗選是否和平轉移政權置評,甚至預期這場選戰會打到最高法院。

讓這位紐約前地產大亨緊咬不放、聲稱恐將帶來選舉舞弊但又未能提出證據的議題,就是美國行之有年、甚至川普本身都採用的郵寄投票(mail-in ballot)。

基本上,大多數美國選民是根據他們的登記投票處,親自到投票所投下神聖的一票。而透過通訊方式的投票,可分為不在籍投票(absentee ballots)和郵寄投票2大類。

由於美國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嚴峻,為避免讓選民出門投票遭到感染,通訊投票被預期將在這次大選扮演重要角色。

2、神聖一票也可以用寄的

不在籍選票是給缺席者使用的選票,通常透過郵寄通訊的方式提交。這個缺席者是指無法在大選日親自前往投票所投票的人。

在美國,不在籍投票可以追溯到南北戰爭時期,每個州都准許某種形式的不在籍投票。事實上,美國聯邦法律要求要將聯邦選舉的選票要送交給軍方和在海外的選民。

要想取得不在籍選票,註冊選民必須透過州政府提出要求,再由州政府接受或拒絕這項申請。

在獲得批准後,選務官員會把不在籍選票寄給選民,然後他們填寫好並簽名,再郵寄回或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傳真回去。如果填寫不當,官方可以拒絕此不在籍選票,而投票人如果提供錯誤資料,將面臨嚴重處罰。

美國所有州都會把不在籍選票寄給提出要求的軍方和海外選民。在包括紐約州和德州在內的16州,不在籍投票是法律唯一准許透過郵寄方式進行的投票,而且選民必須提出未能在選舉日前往投票所的理由,這也稱為需要提供理由的不在籍投票(excuse-required absenteevoting)。

至於佛羅里達州、加州等29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District of Columbia),則採用一種有時稱為不需理由的不在籍投票(no-excuse absentee ballot),和前述16州的不在籍投票相似,但是登記選民不必一定要提出為何選舉日不能到投票所投票的原因。這些州可能就稱這種投票為不在籍投票。

3、通訊投票也要懂得懶人包

在COVID-19疫情爆發前,早已有華盛頓、奧勒岡、科羅拉多、猶他和夏威夷等5州,可透過郵寄選票、通常被稱為全通訊投票(all-mail voting)的方式進行選舉。

在這5州,郵寄投票的稱法可能各異,好比說提前投票(advance ballot)也是一種說法。

這些州的登記選民在大選日之前,會自動收到一張寄到他們地址的選票,選民需要將選票寄回、或在選舉日當天某個時間點以前,投遞到某個投票點或投遞保險箱中。

在這些州,不在籍投票可能專指在選舉期間不在該州(上大學或旅遊等原因)、因此無法在登記地址收到選票的選民所使用的投票方式。

所以,不在籍投票和郵寄投票有什麼不同呢?所有不在籍投票都是透過郵寄送達(或非常偶爾會透過傳真),但並非所有透過郵寄的選票就是不在籍投票。

不在籍投票通常是提供給那些有特定理由無法在選舉日當天實際到投票所去投票的選民。例如,在別的州上學的學生、在外地旅遊或工作的人、美軍、海外僑民、或因身體因素無法前往投票所的人,以及在監獄中有投票權的囚犯等。

郵寄選票則用的更為廣泛,指的是透過郵寄送達的選票,包括全通訊投票的州、以及部份形式的不在籍投票,而申請郵寄選票不一定需要提供理由。

4、今年出門怕怕通訊投票夯

其實,通訊投票在美國已實行逾一世紀,2016年就有四分之一選民採郵寄方式投票,早已成家常便飯。而美國發生選舉舞弊並不常見,郵寄投票也不例外。

根據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統計,超過2.5億選民透過郵寄方式投票,過去20年來經證實為選舉舞弊案者僅1,285件,當中1,100件遭定罪。

隨著2020年美國大選預料將有大量郵寄投票,川普稱普遍採郵寄投票會造成「史上最腐敗選舉」,他聲稱「隨著數以百萬計的選票寄出,誰知道選票會跑到哪、交到誰手上?」

但美國各主流媒體都指出,沒有證據顯示郵寄投票會開啟大規模舞弊,也幾無證據佐證川普所稱「郵寄投票對共和黨不利」的說法。

5、延誤選票是不能承受之重

為避免爭議,全美50州中有34個州要求郵寄選票要在選舉當日或之前送達,如果郵件派送出現延誤,可能會有千百萬計的選票因此失效。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媒體也提醒選民,必須進行一些規劃與工作,像是提早申請選票、及時郵寄、追蹤查詢等,才能避免自己的通訊投票作廢。

然而,在預計會有許多選民採用郵寄投票之際,川普卻不同意對財務窘迫的美國郵政管理局撥出更多經費;而身為共和黨募款人的德喬伊(Louis DeJoy)5月獲川普任命為美國郵政管理局局長,上任後主持拆除郵筒和郵件處理設備的工作,並刪減了郵務員加班工資。

雖然當局後來宣佈,這些業務改革會推遲到選後才實施,但代表250多萬郵務工作者的UNI全球工會(UNI Global Union)表示,對於近來試圖在疫情期間與選前削弱美國郵政管理局的行動感到擔憂。

6、郵政管理局心好累

為避免影響大選,美國50州中的46個州與哥倫比亞特區,8月間都收到美國郵政管理局(USPS)的警告,表示11月總統大選的郵寄投票,就算選民在期限內寄出,也無法保證都能及時送達,並列入計票。這讓在COVID-19疫情延燒下,許多州準備擴大郵寄投票規模,避免群聚感染的作法蒙上陰影。

像美國郵政管理局就提出,強烈建議選民在允許的「最早時間」要求選票,但不得晚於選舉日期的前15天。網站也會提供對各州的特定連結,並建議選民至少要在該州的到期日前1週郵寄選票,以便選舉官員能在時效內收到。

7、審慎計票不是開玩笑的

一般來說,以郵寄選票投票將由美國郵政署郵寄給選民。軍人和海外選民的選票將在選舉前45天寄出。其他所有郵寄投票選票將在選舉前29天寄出。選票送到郵局後,會按郵遞路線分類並寄送給選民。

選票在投遞回安全投票箱後,工作人員會從美國郵政管理局及投票箱中收取寄回的選票,並將選票送回票倉進行處理。每張選票寄回後,仍需經過分類機處理,從信封上擷取簽名圖像,然後將簽名與記錄在案的簽名進行比對,以確定是否相符。

審查簽名後,選票將透過分類機進行第二次處理,並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分組:接受、無簽名,或需要額外審查。一旦簽名被接受,選民將獲得參與投票的紀錄,而選票也將進行後續處理。

這時受理的選票已準備好進行提取,在高速信封切割器打開信封後,將交由兩人一組進行提取,他們從信封中取出選票卡進行計數,選票在裝箱後將被運往計票室進行計票。所有的選票和選舉資料都會彌封並安全地保存6個月或22個月,然後才銷毀。

8、還好4年才選一次,下回再見!

美國擁有良好的民主選舉傳統,歷屆總統大選都是全球關注的焦點。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今年美國可能有半數選民採用通訊投票,就格外引發關注。

法院本月裁定,經常成為選舉關鍵州的密西根州、賓州、威斯康辛州和北卡羅萊納州,可把11月3日之後寄達的選票計入得票,前提是選票是在投票日之前寄出。

多項民調顯示,打算採取郵寄投票的民主黨支持者比共和黨支持者多,而川普的競選陣營已在好幾州提起訴訟,意欲限制郵寄投票。

尋求連任的川普一再批評郵寄投票,表示「大家不太可能在選舉當晚得知誰勝出。我可能票數領先,然後他們會一直不斷收到選票。因為他們現在說選票可能很晚才寄達。」

川普更預期,大選結果最終可能要由最高法院裁定由誰當選,在這種情況下,了解美國大選的運作、以及爭議點所在的郵寄投票,格外具有意義。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