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衝突的歷史糾纏 雙方不想開戰但宣示主權是必要

中印關係、印中關係。(網路圖片)
中印關係、印中關係。(網路圖片)


2020年6月15日,中印邊境拉達克地區的加勒萬河谷爆發了自1962年戰爭以降最嚴重的衝突。印方有20名官兵喪生,而中方可能也有損傷。或許各方將士自認守土有責,不惜犧牲,但決策者也有責任保護軍民。為探究此事前因後果,本文簡述中印兩國交往的歷史淵源、1940年代以來的變化,以及現況與對未來的期許。


中印歷史淵源與歷史分合

在基督紀元開始時,東亞的漢朝、稍後統治中亞與北印度的貴霜、西亞的安息與環地中海的羅馬四強並列於歐亞大陸。整個印度地區的國內生產毛額將近全球三分之一,而中國生產毛額則超過全球的四分之一。古印度智者考提利亞(Kautilya),已提出許多重要對外策略主張,被後世簡化為「鄰國就是敵國」與「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樣的教條。貴霜也確實與鄰近的安息、東漢交戰,並試圖與安息的敵國羅馬結盟,像中國戰國晚期的秦國一樣遠交近攻。但貴霜與東漢本是盟友,只是因和親問題結怨。貴霜發兵攻擊,在糧食耗盡撤退後即恢復和平。

與漢朝並列為中國盛世的唐朝,在公元7世紀初與北印度戒日王帝國在亞洲並立,而西行學習佛法的玄奘則是在這兩強中建立友好聯繫的關鍵人物。到了公元1000年,北宋國內生產毛額將近全球的23%,而印度各邦產值總和則將近全球28%。曾掌握東印度洋制海權的南印注輦國,遣使與北宋交好。明朝時,在印度洋自由航行的鄭和艦隊造訪印度港口。公元1500年時,中國經濟規模趕上印度,兩國各占將近全球四分之一的產值。

此後歐洲崛起,但中國清朝與印度蒙兀兒帝國仍能維持與公元1000年或1500年時相近的經濟地位。從漢朝到清朝,中印關係大致友好。新興的英國於十八世紀擴展勢力,佔領印度大部後,在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中擊敗清軍。至此,曾長期凌駕歐洲之上的印度與中國都不敵英國。英國以麥克馬洪線分隔中國與英屬印度,並以線北的西藏作為保護印度的緩衝區,但中方不同意。

1940年代以來的情勢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國民黨為確保印度不與日本合作,與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甘地與尼赫魯接觸,並呼籲殖民政府盡早還政於印度人民,為此開罪了戰時盟邦英國。1946年9月印度臨時政府成立,很快就得到中華民國承認。但尼赫魯政府和其前殖民母國英國政府,卻同列為第一批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非共產主義政權。尼赫魯與中共高層領導人之間維持了約十年的友好關係。

承接英國西方世界領袖地位的美國,於1950年派員至西藏與十四世達賴喇嘛接觸,並在韓戰爆發後鼓勵達賴反共。當時亟與北京交好的尼赫魯反對美國介入西藏。然而承繼英屬印度遺產的尼赫魯與中共也未能妥善處理邊界問題。


西藏作為中印交界的緩衝區,時任領袖達賴喇嘛的動向與立場 都會影響到兩國間的關係。(資料照/達賴喇嘛臉書)

在共軍於朝鮮半島與美軍交戰時,中共對西藏的控制開始加強,使印度難以像英國一樣將西藏作為與中國間的緩衝區。不過印軍也在此時逐漸向北推進到麥克馬洪線,佔領了六世達賴喇嘛的出生地達旺。從中國角度看,中印邊界東段位於麥克馬洪線以南的藏南,是被印度佔領的固有領土;從印度角度看,該線以南地區是該國承繼自英屬印度的領土。至於印中邊界西段,則牽扯到英國在畫分印度與巴基斯坦時遺留下來的喀什米爾問題。中、印、巴三方在此地有彼此衝突的領土主張。

1959年,達賴離開拉薩,進入印度。此後北京與新德里關係惡化,爆發多起邊境衝突。1961年,印度以武力收回被葡萄牙佔領的殖民地果阿,讓巴基斯坦感到憂慮。於是有了共同敵人的中、巴開始接近,於1962年春展開談判並達成具體共識。北京承認巴國對其在喀什米爾實際控制區的主權。該年6月,尼赫魯發表聲明,認為中國不應當獨自佔領西藏。10月,中印邊境戰爭爆發,共軍一度佔領了印度控制的藏南,並於11月於東西線擊退印軍的反攻。印度尋求美國協助,而北京於此際停火並主動後撤到麥克馬洪線內。

將中印邊界區隔為東西兩段的,是不丹、錫金與尼泊爾三國。其中不丹接受印度經濟援助與外交指導,一度被稱為「世上最幸福的國家」;也曾接受印度保護的錫金於1975年併入印度。如今北京並未質疑印度在不丹的地位或錫金的歸屬。但是比不丹與錫金更大的尼泊爾則能維持自主,成為中印交相爭取的對象。


位於中印交界的尼泊爾,一度成為兩國相爭拉攏、接觸的對象。(圖/pixabay)

自1987年起,藏南成為印度的阿魯納洽爾邦,北京迄未正式承認,但也未動武索還。在2020年前,中印兩軍最緊張的對峙發生在2017年中國與不丹邊境附近的洞朗。當時印方有人表示「2017年的印度已經不是1962年的印度」,但中方回以「2017年的中國也不是1962年的中國」。後來雙方各退一步。印度總理莫迪於次年至武漢與習近平會晤,阻止雙邊關係惡化。2020年武漢疫情爆發後,印度曾提供醫療物資援助,而中方也於4月回贈。可是6月發生的致命衝突,使這些善意被高漲的敵意掩蓋。

現況與對未來的期許

對於較富反帝國主義與反殖民主義精神的印度學者而言,南亞的印度與巴基斯坦衝突就像西亞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一樣,導因於英帝國撤退時留下的種子。中印間的麥克馬洪線可能是另一個例子。抱持這種想法的印方人士,不會與英國及其後繼者美國太親近。但是1962年戰爭又使得印度戰略規畫者很自然地將中國視為大敵。如今印度大量購買俄製武器,不僅未受美國制裁,還在加勒萬河河谷不幸事件後得到美方口頭支持。與遠方的美、俄交好,包夾在印度與美俄間的中國,正符合考提利亞的建議。

如今印度對中惡感已大增,出現火燒五星旗與中國領導人相片、抵制中國貨、阻礙中國貨櫃在港口清關等現象,印方還增加了「停用對手的APP」這個新項目。至此,印度與中國大陸今年一同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機率更為渺茫。

不過中印兩國高層官員在衝突發生後,在強調自身權益、譴責對方並強化軍事部署之餘,也努力避免情勢惡化。印度總理於6月19日在與國內各政黨代表會談求取共識後,表示「沒有人侵入我國邊境,我們的據點也沒有被奪取」。7月時,中印持續進行軍長級會談,讓兩軍脫離接觸狀態,緊繃局勢暫時降溫。有鑑於衝突區補給困難,再加上中印都有不少核武,所以爆發大戰的機率很低。縱有一方進攻,很可能也如同貴霜與東漢之戰,或1962年的情形,攻方難以得到大利。

北京、新德里都不想開戰

英國在十九世紀取得印度資源後便足以打敗清軍,而得到西方支持的印度也很強大。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經濟規模與軍力,確實在印度之上。北京與新德里都不想貿然與強鄰開戰,這也符合考提利亞對於用兵的審慎建議。

如今印度調派至邊境的兵器包括被冠以毗濕摩之名的T-90坦克,此人是古印度傳奇《摩訶婆羅多》中備受尊敬、智仁勇兼備的大將,他在死前提醒未來的領導人不要驕傲,因為驕傲會導致毀滅,這和中國古語「驕兵必敗」相通。如今中印都在數十年和平發展中取得顯著成就,遠比1962年時更富強,民族自信心也很合理地揚升。但中國在全球產值中的占比約五分之一,印度則約8%,仍低於古代水平,也不及美國在巔峰時期的地位,不論如何不宜驕傲。

《摩訶婆羅多》還提及,國王不應依靠戰爭獲得勝利,而且要抑制憤怒。這不難讓人聯想到《孫子兵法》中的「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邁向復興之路的文明古國,宜多參考先賢建議。

本文取材自海基會交流雙月刊
文/唐欣偉(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