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過後,你可能吃不到我: 異常氣候如何改變臺灣的水果版圖?

臺灣一年四季盛產各種水果,價格卻常常出現劇烈的波動,READr 盤點農委會近 10 年統計的水果產量變化,發現如暖冬、寒流、乾旱、霪雨等「極端天氣型態」是導致減產的關鍵。

臺灣一年四季盛產各種水果,價格卻常常出現劇烈的波動,READr 盤點農委會近 10 年統計的水果產量變化,發現如暖冬、寒流、乾旱、霪雨等「極端天氣型態」是導致減產的關鍵。

產量跌幅前 10 名的水果中,有 6 種水果曾因冬天溫度太高開不了花,影響「結果」情況。

其中龍眼、荔枝、梅子銳減超過 7 成,是近 10 年最嚴重的異常氣候「受災戶」;芒果、蘋果和荔枝則是曾受寒流影響,主產地產量減少都超過 4 成。

異常的降雨量也是水果產量銳減的常見原因,例如梅子、芒果、海梨柑、釋迦和棗子,都曾因為長時間的降雨和颱風侵襲,主產區一年減產 4 至 7 成,重創當地經濟。

暖冬、寒流、霪雨、颱風  極端氣候 2016 年全現形

對不少果農來說,2016 年是不堪回首的一年,因為氣候實在太不對勁了。

當年減產幅度較大的果物,包含梅子、荔枝、龍眼、芒果和釋迦,原因都不盡相同。

「前一年冬天太熱,梅花花期整整晚了一個月,好不容易開花了,又碰上雨害。」黃志輝如此回憶當年的梅子果況。

然而同年,芒果的花苞被寒流凍傷,之後的持續降雨導致結果狀況更差,玉井果農鄭榮華指出,每公頃芒果園平均可收成 6 萬顆,受天候衝擊,只剩下 6 千多顆。

荔枝與龍眼則受到複合式的氣候影響,先是暖冬亂了花期,接下來的寒流和霪雨又傷到果實,旗山果農張林玉美感嘆,當時大部分的小果都凍成「陀螺形」,落果嚴重,收成僅 2 成,影響還擴及隔年,2017 年收成只有 40%。 上半年受溫度與雨量異常所苦的農友,下半年還一連迎接 3 個颱風。

7 月形成的強颱尼伯特直撲臺東,重創當地的釋迦果園,臺東縣農業處表示,當年農損約 7.2 億,釋迦就佔了 4.6 億,「幾乎是全境覆沒。」

臺灣的天氣怎麼了?從農損看極端氣候衝擊

回顧近 10 年的農損情形,「高溫」和「乾旱」造成的損害越來越高,2019 年因高溫導致的農損金額首次突破億元,乾旱則從 2011 年的 2 億,到 2019 年達 47 億,創下歷史新高。

臺灣 10 年農損原因變化 乾旱災損創新高

高溫現象日趨明顯,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解釋,全球暖化使極區溫度上升,進而導致西風帶減弱;西風帶減弱,冷空氣容易南移,暖空氣也可以到比較北的地方,所以這陣子極區偶爾會出現罕見的高溫,就像過去曾創下零下 68 度極端低溫的俄羅斯小鎮「維爾霍揚斯克」,6 月底竟飆出 38 度。

即便「高溫」和「乾旱」愈見頻繁,豪雨和颱風仍是每年造成災損的主要原因,從水果主要產區的小雨日變化則可以看出,近 20 年下小雨的天數只剩百年前的一半。鄭明典指出,近年降雨的強度增加,頻率卻越來越極端,與氣候變遷推估的預期一致。

鄭明典坦言,氣候風險最怕的是面臨不熟悉的氣候狀態,如果農作物能承受更大的氣候變化,就能增加作物韌性,「政府該思考的已經不是避免損失,而是增加農業韌性。」

科研經費占比不到 1%  農委會坦言「非常不足」

然而,從 2020 年農委會的預算分配可發現,雖然總經費超過 1300 億,但和智慧農業、氣候預警機制息息相關的農業科技研究,全年只有 13 億,也難怪和極端氣候奮戰的第一線公務人員會感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農委會 2020 年預算 農業科研發展僅佔 1%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坦言,現行研發預算的確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但該筆經費必須和科技部協調,「不是農委會說了算。」

至於育種經費和人力資源嚴重不足,陳吉仲表示,會調整往年經費過於集中單一明星作物的方針,同時媒合學校資源,讓研究人員可以聘僱碩博士班的學生,措施預計今年上路。

育成耐逆境新品種之外,陳吉仲強調,調適策略還包括推動農業保險,過去天災導致嚴重農損時,政府會依據《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提供救助金,至今超過 20 年;當氣候變化越來越極端,最多提供農民農損 2 至 3 成的天災救助金已不足以因應農業現狀,有分散風險概念的農業保險,能確保農民的收入更穩定。

不過,仍有農民和農會抱持保留態度,臺中市和平區農會總幹事李順冬提及認識的一名果農,他替自家的三甲果園買了 18 萬的保險,雖然政府一甲地補助 1 萬,但錢是之後才發下來的,所以農友得先自備全額,壓力不小。對此,陳吉仲坦承,部分保單的保費確實太高,農委會打算要求銀行通盤檢討,適度調整費用。

記者:陳珮瑜

設計:許玲瑋

工程:譚學勇

>> 要看完整的文章分析,請至 READr 網站:明天過後,你可能吃不到我:異常氣候如何改變臺灣的水果版圖?


看完整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