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投資科技業到投資教育 泰德.丁特史密斯 創投大師走遍兩百所學校,找到「未來學校」的樣貌

從投資科技業到投資教育 泰德.丁特史密斯 創投大師走遍兩百所學校,找到「未來學校」的樣貌
從投資科技業到投資教育 泰德.丁特史密斯 創投大師走遍兩百所學校,找到「未來學校」的樣貌

聚烈變動中的世界,全球的老師和父母都在尋找能協助孩子面向未來的學校。關心教育的科技創投家泰德.丁特史密斯(Ted Dintersmith)投資拍攝了《極有可能成功》(Most Likely to Succeed)紀錄片,告訴大家「未來學校」是如何培養AI無法取代的人才。影片二○一五年上映後,引起全球教育界熱烈討論,不僅獲得二十多個國際大獎,更被許多影評人譽為「有史以來最值得一看的教育紀錄片」。

這部記錄片記錄美國一所公辦民營高中「High Tech High」的教育過程。該校學生大部分來自資源缺乏的鄰近社區,根據住家地址郵遞區號隨機選取。教學現場沒有鐘聲、沒有固定下課時間、沒有教科書、沒有考試。課堂完全放手給老師發揮自己的專業和熱情教學。學習以一年為單位,全部用主題式學習,最後在「展覽之夜」向社區民眾公開展示成果。十八年來,High Tech High培育出無數不會被AI取代的人才,能合作、解決問題、時間管理、終身學習,因此成為全球爭相仿效的創新學校典範。

未來學校需要社區力量

六十四歲的丁特史密斯投資拍攝本片,首映會後,他想用影片的震撼力,推動教育改革。於是帶著影片、一個行李箱,用一整年時間,拜訪美國五十州共兩百所學校,但沒想到,被震撼的卻是他自己。

「當我去學校觀課、跟老師對話,我才發現世界上有無數位老師,跟High Tech High一樣,用令人驚豔的方式在教學,只可惜他們的影響限於一個班、一所學校,所以我開始寫《未來的學校》(What School Could Be)這本書,讓他們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丁特史密斯說。

在丁特史密斯眼中,一個社區可以結合學校、家長、在地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由下往上,打造「未來的學校」。喜歡捲起袖子採取行動的他,在走訪各地後,現在專門致力於協助社區學校、老師、家長打開對話窗口,凝聚「未來學校」的社區力量。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三千個社區,因為這部紀錄片,開啟了教育改革的對話。《親子天下》駐矽谷特約記者林竹芸,專訪了丁特史密斯:

Q:為什麼會想拍攝《極有可能成功 》這部紀錄片?

A:我的孩子有天問我:「學這些東西,到底哪天會用到?」我一時啞口無言,所以開始用一週的時間,記錄孩子在學校學什麼,我把他學到的東西分成兩類:「未來生活用得上」、「未來生活用不上」,一項項抄在海報紙上。才過兩天,我就發現「用不上」那欄愈來愈長,到最後「用得上」只有兩項,「用不上」那欄則是多到寫不下。

我驚覺到目前的教育出了問題,便開始探索美國教育的起源、找教育專家訪問。

我發現即使科技進步,社會樣貌變遷,美國仍在沿用幾十年前定下的學習方式,這套模式已經難以為我的孩子準備他的未來。所以當我得知High Tech High的教學模式,十分的雀躍,至少這世上有一種創新的教育,已經被證明能成功,我想把這個答案告訴全世界同在找答案的人。

Q:為什麼又帶著《極有可能成功 》這部紀錄片走訪美國五十個州兩百所 學校?

A:本來是想敲響警鐘,讓大家重視改革的急迫性,但我錯了,好多老師早就在創新了。

雖然美國的制度,仍有些綁手綁腳、升學壓力讓學校難以完全脫離考試,但是不想學習的學生與日俱增,迫使老師們意識到勢必要改變教學,人人都在苦思方法改變現狀。旅程走到最後,我決定寫下《未來的學校》(What School Could Be),寫出在各地看到的優秀作法,寫出他們的故事,讓其他苦思不得其解的老師,有新的教學參考,也為每位跟舊制度奮戰的老師打氣,讓他們知道,你並不孤單,各地都有你的夥伴。

High Tech High培養出無數不被AI取代的人才,也成為全球爭相仿效的創新學校典範。照片:黃建賓

Q:走過程中,有沒有你印象最深的教學法?

A: 有。一個是校園農場(School Farm)、一個是社群媒體活動(Social media campaign)。

校園農場是一個主題式的學習專案,老師帶著學生種日常生活的食用蔬菜、穀類,學生從種植的過程中學生物、化學;從食物得來不易的領悟,學習社會與歷史;從彼此之間可能會爭搶糧食,去討論政府角色、法律制度、賞罰制度、社會結構。為了增加產量,學生會思考如何設計更有效率的種田工具,這是很全面的教學專題,幾乎牽扯到所有科目的老師,也因為專題,讓老師們形成革命情感,形成共同設計課程的社群。

社群媒體活動則是由學校決定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例如性別平等,再由學生們使用社群媒體,去推動社會運動、提倡性別平等觀念。因為社群媒體是學生很常用的工具,相較於畫海報,製作手機影片更能引起學生共鳴。

我慢慢總結出,能讓學生充滿學習熱忱的環境,通常是能讓學生獲得以下四種要素的環境:意義感(Purpose)、生存必要能力(Essentials)、主導權(Agency)、知識(Knowledge)。

意義感:讓學生解決一個對自己或對他人重要的議題,讓努力跟付出有意義,尤其是一個完成後能放進真實世界,或是能表現給其他人看到的議題,特別有效果。

有意義的努力,會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奮鬥,是為了讓自己跟他人變得更好,時間久了,孩子會有自信,相信個人能對世界帶來正向影響,培養出生命充滿動力的孩子。

生存必要能力:養成長大之後會用到的能力與心態(Mindsets)。學生獲得這類能力時,會特別感到自己有顯著成長,這些能力包含批判力、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老師是這個要素的關鍵角色,老師要能懂得用教學活動,來培養這些能力。

主導權:學生有發聲的權利,讓孩子練習自己設定目標、自己規劃要付出多少努力、管理自己的進展、學會為自己而堅持不放棄。

當他們學會為自己作主,就不再需要人從旁鞭策。主導權可以小至做好自己的作業,大至為了推動社區計畫,去主持一個活動。

知識:學生對知識充滿好奇,尤其是清楚自己努力的意義之後,會特別想學。在老師適當的引導下,學生能不斷延伸學習,在系統化學習(依教科書章節順序學)與自發性學習(依有興趣的議題學習)自由切換。

Q:生存必要的「能力」很常聽見,但「心態」指的是什麼?

A: 擔任《極有可能成功 》製片前,我做了二十五年的創業投資人,專門評估最有可能成功的創業家,投資他們、協助他們成長,裡面有許多成功的案例,也有許多失敗的例子。

這二十五年來,眼見多次科技更迭,我唯一確定的是,世界仍會如此變動。面對不確定性,成功創業家們 唯一的共通性就是「膽大」(Boldness),對於做一件事,膽大的人心態是「我會不斷嘗試到成功」,一般人則會想「你(創業投資人)教我辦到這件事」。

膽大的人面對沒有標準作法的事,會不斷試,錯了就換一個,有堅定的魄力。缺乏膽識的人,遇到變化或沒有前例可循,容易驚慌,來不及創造新方法來應對。所以我很強調「使命必達」(Make it happen)的心態,這也是激起學生奮發的內在動力之一,要讓學生自己想做成這件事。

這種心態目前廣為科技業所重視。美國前幾大的科技公司,近年來,愈來愈常發現大學學歷反映不出一個人使命必達的堅韌度,所以開始用其他方式來徵才,例如從程式碼開源平台上,尋找把某類專案程式寫好的工程師,因為開源平台是免費的程式寫作空間,如果在沒有薪資的情況下,都能把大量程式寫好,那這個人一定是不怕犯錯、追求完美的使命必達者。

Q:這些描述似乎是鼓勵孩子自己去闖,那學校、老師該如何協助呢?

A :學校跟老師不能代替孩子學習,但是能代替孩子看出什麼東西該學習,老師是引導者,也是設計師,能設計出讓學生自由去闖,又能學到必要能力的學習環境。

我在拜訪學校的過程中,看到許多老師為了解社會的人才需求,開始跟社區內的企業、非營利組織合作,一起做學習專題,讓學生提早看見自己長大後需要溝通合作、應變處理、創造開發能力,也鼓勵學生把這些能力帶回學校繼續練習。

Q:在打造「未來的學校」的願景裡,家長可以做些什麼?

A:我個人認為家長該放手,別怕孩子冒險,別怕孩子失敗,鼓勵孩子擁抱失敗,甚至擁抱不斷連續的失敗,鼓勵他們採取行動,嘗試別人沒試過的方法。

我也希望家長注意到,大學的學歷光環正在不斷褪色,至少在美國科技業愈來愈明顯,寫出一個成功程式的價值,遠甚於一張文憑。我並非鼓吹不念大學,而是與其要求孩子花時間擠進名校,不如鼓勵孩子花時間培養自己的能力。

未來最理想的情況應該是家長、學校、社區企業一起重新定義「未來的學校」,這三者是一個社群,相互影響。三方一起設計適合當地社區的學校有三個好處,第一是讓學生跟真實世界接軌,將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當成另類教室,透過專題或實習,讓學生學習進入社會後的情境需要哪些能力。第二是讓老師、家長,從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管道,看見社會對人才能力的需求,慢慢跟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做融合。第三是讓外界知道老師的辛苦,給教育環境更多的支持與資源投入。

人物小檔案│泰德.丁特史密斯 Ted Dintersmith

學歷/史丹佛工程學博士

經歷/《極有可能成功 》紀錄片製片、2012年美國歐巴馬總統指派出席聯合國大會代表、史丹佛大學工程學院講師、著名科技業創業投資人

更多親子天下文章
「教育新創20+」募集啟動,幫助更多創新者成功
矽谷教育創投家:教育是扇「有魔力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