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臺灣以及夏威夷。跨越大海開闢新生活的海洋人——通訊雜誌《かむろ》中的沖家室島移民史

日本的官方移民約自150年前開始,位於瀨戶內海的沖家室島,住著早期前往世界各地開拓漁場及新天地的漁業家族,並以雜誌作為記錄及連繫族人的媒介,寫下海洋人的移民史。

移居海外的日本漁業家族

2018年12月20日,明仁上皇陛下渡過了最後一個身為天皇的生日,他於此時所發表的談話中,有一段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年,是我國開始往海外移民後,屆滿150年之時。這段期間,許多日本人在他們所前往的土地上,不斷接受著當地人幫助,並付出孜孜不倦的努力,成為當地社會的一份子發光發熱。」

日本列島自古以來天然災害多且貧脊,有不少日本人選擇離開,渡海邁向新天地。正如上皇陛下所述,特別是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許多人紛紛踏上移民之路,近則往朝鮮半島、臺灣、中國東北部,遠則前往夏威夷、巴西、秘魯等地,開拓他們的新生活。有個地方仍保有珍貴的史料,讓當時這些人的心聲流傳至今,那就是位於山口縣瀨戶內海的「沖家室島」。誕生於這座島嶼的通訊雜誌《かむろ》(譯注:音同「家室」),從1914(大正3)年創刊起,至1940(昭和15)年止共發行了158期,在27年間牽繫著離開島嶼的人與他們的故鄉。每一期刊物都會刊出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裡頭有著當時海外遊子的生活側寫與對新天地懷抱的熱情期許,還有他們對家人和故鄉的想念,以及在陌生異地的迷茫失措,這些內容讓當年的種種得以生動地流傳至今。

由日本政府從中斡旋的「官約移民」始自1885年,當時日本政府的外務大臣是井上馨,因此井上馨的故鄉山口縣送出的移民尤其多,其中,由周防大島前往夏威夷移住的島民更不在少數,而沖家室島正是隸屬於周防大島的小島之一。

環島長約4公里,總人口約130人,沖家室島擁有日本最高等級的高齡化比率,號稱是「長壽鄉」、「安享天年之島」。不過,這裡也曾經是瀨戶內的海上交通要衝以及首屈一指的漁村,不但相當繁榮,二次世界大戰前人口甚至曾一度超過3000人,居全日本人口密度之冠。沖家室島的居民,擅長使用當地傳統的「家室船」與「家室釣勾」以單根釣桿捕獵,他們為了尋找好漁場而前往下關、伊萬里、平戶、對馬與朝鮮半島,還有臺灣與夏威夷等地,進行漁業移民。造訪沖家室島上的蛭子神社,可以看到信徒捐獻的狛犬與石階及參道的石頭上刻著「檀香山」、「大島Hilo」、「高雄」、「基隆」等地名,訴說著船隊們勇敢朝外海航行的足跡。據悉,由沖家室島人構成的「家室會」現在不但遍佈東京、關西、廣島、山口宇部等地,就連在夏威夷也有組織,會員數超過500人。


沖家室島上的蛭子神社,可以看到信徒捐獻的狛犬上刻著「高雄」的地名(筆者攝影)

發行記錄並連繫海外族人的雜誌

「這是討海人代代傳承的島嶼。」

沖家室島唯一的寺廟泊清寺的住職新山玄雄,如此告訴我。新山住職約莫在25歲左右時,受過故鄉周防大島孕育出的日本代表性民俗學者宮本常一(1907-1981)的薰陶,並自1975年起,開始發行繼承《かむろ》理念的小誌《潮音》,還將通訊雜誌《かむろ》復刻為書籍刊行。不僅如此,他更創立了「周防大島鄉土大學」,定期舉辦講座,力求創造出能活用貼近鄉土學養的地方特質,堪稱是沖家室島史的活字典。


通訊雜誌《かむろ》復刻為書籍刊行於2001年(筆者攝影)

據新山住職所述,不同於當時流浪各地的一般漁師,習於用僅有最低標配備的「家船」巡迴於漁場之間,沖家室的漁師自江戶時代開始,便已組織現代化的船隊揚帆遠航。此時他們仰賴的,就是其作為「海洋民」所培養出來的各種技能,以及以島為媒介,擴散到日本內外的聯繫網絡。從島民們的話中可以得知,「(臺灣)嘉義的阿姨」、「青島的伯伯」、「(夏威夷)大島的親戚」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話題,這令人遙想到,跟當代習於以國境和大陸為基礎的世界地圖不同,過去的確曾有一群日本人是以海洋為舞臺,真真切切地以生命體現著全球化。

這一點,跟近年常被指為具排他與封閉性的日本人形象相較,似乎有著些許不同的國際觀思惟。


泊清寺的新山玄雄住職`(筆者攝影)

來到臺灣基隆及高雄定居從事漁業

在臺灣的沖家室漁民一開始定居於北部基隆,據1915(大正4)年1月的《かむろ》所示,當時約有40人左右居住於此。後來,他們又往臺灣南部,前往當時被稱為「打狗」的高雄,1917(大正6)年時約有64名左右的沖家室人,群聚居住在打狗港的要衝哨船頭。每期《かむろ》刊出的「基隆通信」與「打狗通信」裡,詳細記載著那時的漁民的生活瑣事,好比說在沖家室人群聚的哨船頭町,正月時每個船頭都會在家裡備好充足的酒水與料理,讓他們也能擁有與在沖家室時同樣的氣氛。或者描述他們的漁獲主力,多半為眼眶魚、鯛魚、平鮋、旗魚等等,還有第一次釣到旗魚時,牠的巨大體型讓人多驚訝,捕魚能獲得多少收入,用延繩釣漁船從臺灣前往菲律賓或印尼蘇拉威西島出航之事,諸如此類。


《かむろ》刊出的「基隆通信」(筆者攝影)

在夏威夷創立水產公司,代代相傳

至於夏威夷,來自周防大島的移民約有4千人左右,大多數都從事甘蔗園或者開墾田地的繁重勞務工作,但是沖家室的人們仍舊操持漁業。宮本常一監修的《東和町誌》描述,1916年時大島Hilo有57名沖家室人居住,檀香山則有49人。他們活用手上的聯繫網絡全力發展夏威夷的漁業,然而,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變引爆了太平洋戰爭後,淪為「敵性外國人」的他們從此開始苦難的日子。來自沖家室島,創立「大谷水產」的大谷松治郎先生,在珍珠港事變爆發當天就遭到美國FBI強制拘提,包括其次子Akira大谷等日裔第二代,則紛紛為了對美國表示忠誠而投身戰地。

隨著戰後到來,沖家室人帶動的水產業已成為夏威夷島嶼的主力產業之一。今天,夏威夷島上以夏威夷蓋飯等新鮮海產而聞名的「SUISAN」(Suisan Fish Market),其背後母公司,就是來自沖家室島的松野龜藏先生在1907年所創立的「Hilo Suisan Campany」。沖家室的「海洋人」血脈,在遠離家鄉的異地與當地文化交融,代代相傳、綿延承續。這幾年,日裔第三代、第四代不斷有人為了尋根而造訪周防大島與沖家室島,替這座人口日漸稀疏的島嶼帶來新的交流,為地域新生注入小小的新氣息。


《かむろ》中整理了移民們的地址等訊息(筆者攝影)

回顧先民的海洋足跡,反思現今的日本移民社會

開頭引用的上皇陛下的致詞,接續著下面這段話。

「日裔子民接受著各國的援助,從而成為其社會的一員發光發熱。思及此事,我期許我們在面對從各國來到我國工作的人們時,也能視為社會的一員給予溫暖的接納。」

2018年的出生人口已跌破100萬人,未來日本將面臨嚴峻的人口減少問題,今後對外國籍勞動者的開放規模,無疑將更加擴大。如今,包括苛刻的勞動環境與孩童的教育、歧視問題等,各種問題已然開始湧現,卻難有機會去回顧日本人其實也曾站在相反的立場過。我們是否能從過往飄洋渡海的日本人的腳步之中,學習到在風雨同舟中共同決定日本未來的這個共生社會是何其可貴。期盼能透過重新回顧自己的歷史,再一次發揮想像力,思考從海外來到日本工作的人們所面臨的處境。

標題圖片:沖家室島唯一的寺廟泊清寺的新山玄雄住職(筆者攝影)

參考資料 宮內廳網頁 《東和町誌》宮本常一、岡本定著/東和町 《かむろ》復刻版/泊清寺 朝日新聞 2015年2月27日版、2015年3月17、18、19日版 讀賣新聞 2017年12月5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