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展望去年成果 四大領域成績斐然

科技部今天舉行新春記者會說明去年的成果,並預測半導體產業之後發展。   圖:郜敏/攝
科技部今天舉行新春記者會說明去年的成果,並預測半導體產業之後發展。 圖:郜敏/攝

[新頭殼newtalk] 科技部今天舉行新春記者會,說明一年來在基礎科學研究四大領域的成果,以及在深耕人才培育、打造研發環境的作為,並預測半導體產業之後發展。科技部也強調,已爭取基礎研究獨立經費回應學界的期待,並規劃逐年提升整體預算,以維持國家競爭力,向先進各國看齊。

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科技部透過科發基金,每年支援學界超過16000件基礎研究計畫,維持國家長期研究能量。在自然科學領域,我國加入「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計畫,成功取得人類史上首張清晰黑洞照片;福衛七號亦於去年發射升空,大幅增加天氣預報準確度;新海研系列船隻也陸續竣工,完備我國海洋研究船隊。

在工程領域,科技部推動「半導體射月計畫」,驅動半導體相關產業發展,維持世界領先地位;另透過「智慧機械」研究計畫,培育高階研發人才,創造機械產業下一波的成長動能。

生物醫農領域部分,包括建立原發性顫抖症診斷新標準、開發腸病毒71型疫苗等。人文領域方面,推動「精準運動科學研究專案計畫」,針對5項重點運動項目進行研究,已成功研發多項專利技術。

另外,科技部也致力培育基礎科研人才,包括初級的「Kiss Science—科學開門,青春不悶」、「全球青年暑期營」等活動,到進階的「年輕學者養成計畫」、「博士卓越提升計畫」等。另一方面,科技部也透過三大計劃(RAISE、LEAP、GLORIA)為國內碩博士人才與產業界搭建橋樑,提升產業競爭力。

而為了打造與之相配的優良科研環境,科技部也協助成立新創公司,去年已有9間成立,並獲得美國、馬來西亞等國際投資人及國內大廠投資,學界衍生新創估值累積達37.6億元。科技部在臺北小巨蛋設立的TTA(Taiwan Tech Arena)更扮演台灣科研創新生態系鏈結國際的關鍵,已成功吸引Techstars、SmartLabs等國際知名加速器進駐。

由於臺灣在半導體業的上中下游蓬勃發展,已在全球佔據主導地位,特別是IC設計與半導體製造部分。新的一年,科技部預測半導體應用將在太空、量子電腦應用與AI應用領域扮演重要角色。在太空科技與AI應用上,半導體技術需要持續強化,有所突破,才能符合「輕巧、即時、低工耗(省電)、高效能」的發展趨勢,量子電腦也需要強大的半導體技術支援,才能持續發展。

最後,科技部指出,為維持國家長期競爭力,各國每年皆投入大量經費支持學術研究,但和各國基礎研究占整體研發經費的比例相比,我國遠低於日韓等鄰近國家或規模相近的國家。因此,科技部已爭取獨立編列基礎研究經費,並規劃整體預算每年穩定成長10%,目標是在5到10年內恢復至2016年水準,並引導民間企業一同投入研究,以帶動全國基礎研究經費的成長,為研發工作注入更多能量。

更多新頭殼報導
不靠Google地圖 華為手機搬來荷蘭「TomTom」當救兵
摺疊螢幕手機有望躋身主流?專家:製造及使用上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