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曾廣順委員長/李慶平

李慶平(前海外工作會駐美督導員) 曾廣順前委員長是廣東省海豐縣人,生於1923年農曆10月14日。抗戰勝利後考入廣州郊區廣東省法商學院政治經濟系,1949年暑期畢業後,山河失色,避走香港,在華僑中學任教,並兼任中國青年反共抗俄聯合會廣東支會及香港分會總幹事,從事反共愛國運動。 1957年9月因參與政治活動,為港英政府拘禁,歷時三個月,後遣返來台,在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團總部服務,前後擔任文教組副組長,大陸組副組長及組長。1969年曾先生轉任中國國民黨中央三组副主任,襄助馬樹禮主任,1972年中央三組改制為海外工作會,仍為副主任,主任是陳裕清先生,1977年為林清江先生。1978年曾先生升任中央海外工作會主任,1984年奉命入閣,擔任僑務委員會委員長,至1993年2月卸任僑委會職務,受聘總統府國策顧問。退休後擔任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2001年6月13日辭世,享年79嵗。 曾先生1949年2001年,長達52年皆從事學運,海外工作及僑務,是一位有卓越成就的首長,如果說陳裕清主任對海外直屬中央黨組織,奠定了架構,曾廣順主任是在架構上建立了堅實的基礎,計有波士頓、紐約、華府、亞特蘭大、休士頓、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芝加哥、匹茲堡、多倫多、夏威夷、漢城(首爾)、馬尼拉、倫敦、里斯本、約翰尼斯堡、哥斯大黎加(設中南美洲特派員)。加上在國父時代已成立的海外黨部,如紐約、舊金山、洛杉磯、東京,漢城(首爾)、香港、新加坡等總支部,國民黨在海外的組織,在曾先生主持海外黨務時,是全盛時期,也最具規模。 1970年代,正是中華民國在國際上遭受挫拆之時。1971年退出聯合國,1972年美總統尼克森訪北京,在此之後,中華民國與美國外交關係岌岌可危。美國地區黨務必須要配合對美工作,加強與華僑、學人、留學生的聯繫,以增進向心力。此時,曾先生在1971年來美會唔留學生黨員,瞭解保釣運動的發展,並轉化為愛國運動。以劉志同同學為主席的「反共愛國聯盟」,在全美的留學生組織中,產生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978年12月15日(美國時間)美國卡特政府宣布1979年1 月1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同年12月27日,中國大陸首批30位公費留學生抵華府就讀喬治華盛頓大學及美利堅大學。曾主任已意識到一個新的時代來臨,1979年1月4日派主管北美地區的韋光正總幹事來紐約北部保林郡,召開美國地區專任幹部會議,帶來曾廣順主任對大陸留學生的八字方針,即「關懷,同情,溝通,爭取」。 1980年代,大陸來美進修留學生每年皆有增加。1992年筆者返國工作時,大陸留學生在美進修的留學生已達3萬6千餘人(2020年達40萬人)。1980年代中國國民黨對大陸留學生的工作,即秉持曾主任的八字方針,鼓勵台灣留學生與大陸留學生做朋友。因國民黨相信大陸留學生回國後會扮演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有利兩岸關係的發展。 1978年12月30日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1979年1月有全美有47次大小場面示威抗議活動。1980年代初期世界各地成立80多個三民主義大同盟及中山學會,以因應中共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統戰攻勢。在同一時間䇿導成立世界性和地區性的越棉寮僑團、臺灣同鄉聯誼會等組織,這些皆與曾廣順先生主持的海外工作會有密切關係。 1984年曾廣順先生調升僑務委員會委員長,提出「新舊一體,僑學兼顧,尊重前輩,培植後進」,「無僑教即無華僑」,「僑務就是為華僑服務」,「反中共,非反中國」,「反共,反台獨,追求國家民主和平統一,是我們今天應盡的責任」。這些皆是曾先生領導僑務的基本理念,在他八年九個月的委員長任期,在世界各重要城市逐步成立「僑務文教中心」。在台北興建華僑會館、推動成立暨南大學及「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推展僑教。 曾先生是一位平實,幹練,無我,無私,律已的僑務首長,今年他已離世19年,特撰此文,以資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