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委會109年力推9大重點工作

2006年海洋政策白皮書列舉政府應致力維護海洋權益、強化海域執法、保護海洋環境、發展海洋產業、深耕海洋文化及提升海洋科研等6項海洋政策,並揭示要將臺灣打造成為一個生態、安全及繁榮的海洋國家。 海洋委員會及所屬海巡署、海洋保育署、國家海洋研究院今(21)日召開聯合記者會,向全民報告上一年度的海洋施政成效,以及未來今(109)年的工作重點。 期望海委會做好政策統合者的角色,致力推動海洋事務健全發展。在此期許下,國家海洋研究院已設立完成,主要任務為協助海委會辦理海洋政策規劃、海洋資源調查、海洋科學研究、海洋產業及人力培育發展業務,定位為國家海洋智庫。為使海洋事務推展能有具體規範,海委會也結合施政目標,建立標準作業流程,並獲得英國UKAS管理系統ISO9001:2015國際品管認證。 在立法推動方面,明定每年6月8日為國家海洋日。未來海委會將持續推動海洋保育法、海域管理法及海洋產業發展條例等三項作用法立法。 在生態永續方面,莊慶達說明為貫徹行政院的「向海致敬」政策,海委會首要達成「潔淨海洋」,接下來便是「開放海洋」。有關海漂物的處理,目前海保署已建立調查12處海洋微型塑膠、69處濱海廢棄物掩埋場訪查以及16縣市海廢溯源模擬,也整合各縣市2,594艘環保艦隊,帶動全民志工,去年共清除807公噸海漂底垃圾。此外,更銜接環保署全國海域環境水質監測工作,建立了海域105處水質採樣點、6處沙灘檢測點;港口水質擴大至19處,漁港水質檢測點增至38個。 特別是全民海洋保育的深化,不僅國家海洋研究院組團,以「消滅海廢 美麗海洋」為主題,海保署與國內三大博物館簽署MOU,培訓了120位海洋保育種子教師(種子教師再推廣130場、3,686人次)、人魚姐姐說故事工作坊9場次(535人次)。海洋公民科學家的培訓,通過了海龜講習60人,鯨豚講習27人。此外也深入全臺各地,完成臺灣白海豚陸地觀測及保育訓練4場次、澎湖燕鷗保育教育計145人次、「新海相廉」海洋保育教育活動145場次,希望能讓海洋保育的理念,從民眾意識萌芽,疼惜臺灣,就從愛護海洋做起。 莊慶達更進一步指出,在海域安全方面,去年海巡署不僅完成「108金華演習實兵演練暨海安十號演習」,海委會也致力海岸巡防法修正工作,讓海洋署解決許實況問題,使同仁執法時可準用警察職權行使法規定辦理。另外,全民切身有感的就是政府非洲豬瘟的防疫,去年海巡署因應防疫工作,全面加強檢查,查獲載有疫區豬肉製品者計9,164艘、67萬8,806.5公斤;發現岸際豬隻屍體計74案(確認為非洲豬瘟病毒陽性者11案),成功阻絕疫 病入侵。 莊慶達也提到因為海巡單位遍布全臺海岸線、船艦巡邏環繞海域,其實「管很寬」。不僅是東港籍「穩鵬」號漁船於印度洋發生喋血案,跨海1,540浬緝兇,再如查緝走私偷渡,108年海巡署共計查獲槍枝85把;各級毒品9,180.8公斤;私菸661萬7,020包;活體動物713隻;酒類120公升;農漁畜產品6萬2,233公斤;非法入出國139人。此外,海巡署去年在專屬經濟海域巡護295航次,包含中西太平洋漁業巡護;另驅離外籍漁船106艘、大陸船舶986艘,扣留外籍漁船2艘、大陸漁船81艘。更取締7艘大陸抽砂船,5艘判刑確定(2艘起訴),已拍賣2艘金額8,480萬元,有效捍衛主權,維護漁權。 在救生救難及服務工作上,海巡署完成南援四號演習及太平島醫療後送機制驗證,落實總統「將太平島打造為人道救援中心與運補基地」政策,於5月21日辦理「南援四號」演練。另於11月16日「巡護七號」同仁因心臟衰竭及肋膜積水,實際啟動後送就醫,有效保障人員安全。此外,海巡署108年度海難救援共計106船,416人、救生案件獲報236案,367人、其他服務性工作共計573案,4,035人。 在海洋文化教育方面,海委會及所屬機關結合海洋相關部會、縣市政府部門、產業、學界及民間團體逾50單位共同辦理2019世界海洋日活動,展現政策協調及統籌職能。此外也辦理了小小海巡及海洋體驗營、阿美族海洋傳統文化體驗營、「跨越黑潮—航海實驗計畫」史前文化體驗、國際海洋資訊雙月刊。海委會更重視國際海洋法政暨談判人才培育,辦理「海洋國際法政專業人才訓練計畫」、開設「海洋法政碩士學分專班」、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中興大學、中山大學簽署「國際海洋法政暨談判人才育合作備忘錄」等。藉此厚植海洋人才,型塑國人海洋意識,達成親海、愛海、知海、用海、治海的進程。 在產業繁榮及研究發展方面,過去一年海委會籌辦臺灣海洋產業論壇及「藍色經濟•海洋永續」論壇,也完成了海洋科技發展盤點及中長期計畫先期規劃。更加強臺灣東南部海流、海域環境、海底地形地質調查、建置全國水文資料庫規劃與資料庫雛型系統,完成雲嘉海岸(外傘頂洲)侵退防治先期規劃,並辦理我國海洋觀光產業與發展、危險海域劃設原則、參與海洋事務性別分析與建議方案、海洋人力教考訓用等研究。此外,針對氣候變遷對臺灣海域與海洋產業衝擊、通訊技術應用於西南沿海海域空間衝突及漁業廢棄物監測,也完成先期研究及評估。透過統合產官學研能量,促進海洋政策與產業溝通,達成海洋產業繁榮及本土化。 海委會在國際交流方面,莊慶達列舉重要成效:舉辦2019年東沙國際研討會,計有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比利時等10個國家之學者專家與會;亦辦理東南亞國際海洋論壇,精進與新南向國家海洋交流合作事務。有關臺美合作互訪,海委會與AIT/T、AIT/K、美國國會助理團、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NOAA等單位,辦理2019南臺灣海洋青年論壇等活動及會議達20餘次,也開啟臺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海巡署分別於108年3月22日、25日與友邦帛琉及諾魯完成簽署《臺帛海巡合作協定》、《臺諾海巡合作協定》,建立雙邊合作交流架構;也參與2019國際海事搜救聯盟搜救年會、2019年國際潛水與海洋工程裝備展覽會暨第六屆國際潛水救撈與海洋工程技術論壇,增進多邊海域救難交流。此外,海委會、海洋保育署及國家海洋研究院參加APEC海洋廢棄物利害關係方會議、信天翁與水薙鳥保育協定第11屆諮詢委員會、2019加拿大白海豚復育計畫工作坊、海洋文化政策概念形成研究、跨越黑潮國際學術研討會、第3屆亞洲海洋哺乳動物擱淺組織網等交流,共計16項跨國活動,務實海洋外交。 最後,莊慶達提到海委會109年的施政重點,包含海洋法制健全、海洋廢棄物治理、海洋保育永續、海域治安確保、海洋安全與國土維護、海洋科研強化、海洋產業自主、海洋文化傳揚、海洋權益跨國合作等9大面向。特別是落實行政院向海致敬的重要政策方針,不僅是海委會與海巡署、海洋保育署、國家海洋研究院的共同方向,希望在生態永續、海域安全、產業繁榮的宗旨下,訂出好的制度,協調、統合政府團隊的能量,便民利民,並增進國際能見度,促進實質交流,不僅讓國人有感,也讓世界看見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