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公私幼優點 非營利幼兒園有助提升生育率

家有學齡前幼兒的家庭普遍存在育兒與經濟壓力,面臨公幼搶破頭、私幼負擔高的處境,生小孩也成了一般家庭的沉重負擔。教育部國教署許麗娟副署長昨日出席「非營利幼兒園五年推動成果與展望」論壇,於會中宣布原先教育部預期113年之前增設公共化幼兒園三千班的目標,將可望提前於112年實現。

 

非營利幼兒園推動聯盟召集人劉毓秀表示,非營利幼兒園整合了公私幼的功能,在政府的補助下收費較為平價,沒有寒暑假,收托時間也能配合家長的工作時間。另外,非營利幼兒園的場地、設施設備由政府提供,並同時保障非營利幼兒園教保人員的薪資,讓幼童能獲得較佳的教學品質,也使得近幾年非營利幼兒園成了父母心中的最佳選項。

 

臺灣正在面對少子化的嚴峻考驗,如何能夠提振生育率,劉毓秀教授也在第二天論壇中,以「為公共托育提供新的思考面向」為題發表專題演說。她表示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2019年研究報告指出:支持性別平等,使家庭享有雙薪、實踐雙親育兒的平價、優質、普及公共托育,是唯一確認最有效的提振生育率政策。

 

新竹市教保人員協會理事長許玉齡強調,幼兒教育不是強調漂亮豪華,而是需要一群願意等待、陪伴孩子的老師。非營利幼兒園擴張的同時,非常需要把人才找回來。過去幼教體系培育出很多幼教人,但真正進入現場的比例低。唯有鼓勵專業人才投入幼教,才能讓教保公共化的進程更快。

 

東台灣幼兒教保專業促進協會理事長陳淑芳分享,她在芬蘭看到幼教工作者不用給家長繁複的交代,也不用接受政府評鑑,因為他們可以很有自信的說,我們是專業人士,家長信任我們、政府也信任我們。而芬蘭的家長也不用搶進好學校,因為每所學校都很好,這是台灣值得努力的目標。

 

「非營利幼兒園五年推動成果與展望」論壇一連兩天以分別以教保服務公共化的回顧與展望、不考試的教養實踐、落實平等尊重的思維與行動、社區共養的照顧圖像與實踐、勞動與性別交織的困境與突破以及回歸以人為本的關懷素養與實踐為主題,邀請各縣市教育局處、民間團體、教保工作者及學者專家,分享非營利幼兒園推動五年的成果,看各界如何實現非營利幼兒園的核心價值:平等尊重、專業整合、社區互動、公私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