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當選後,台灣的戰略

長榮大學馬來西亞籍女學生遇害,總統蔡英文今天向家屬、馬來西亞國家與人民表達至深歉意,她說,這起不幸事件不僅對台灣的國際形象有莫大的傷害,更代表台灣在社會安全的維護上出現了漏洞,必須徹底檢討。(中央社資料照)
圖片來源:中央社

不管「台派」川粉有多崩潰,當蔡英文總統出手恭賀拜登當選的那一刻,多數「台派」就都已經歸隊,改口稱民進黨並沒有押寶川普、民進黨跟民主黨有共同的價值,拜登當選不僅區域會一樣穩定,通過FTA的機率反而更高。

蔡英文總統祝賀拜登當選的推特,並非直接發一則新的推文,而是轉發拜登今年一月祝賀她連任的推文。這樣的作法,其實是刻意在強調「拜登曾經發文祝賀」,要營造一種自己跟拜登之間有牽連、有交情的印象。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對內、而非對外的。如此刻意的動作,恰恰凸顯了雙方關係的薄弱。

這次美國大選舉世關注,因為大選的結果會改變世界的格局。蘇起說,川普連任對台灣是災難;游盈隆說拜登當選對台灣是災難。同樣站在台灣的立場,藍綠為什麼會有截然不同的觀點。

不管國內、國外的學者大都認同,不管川普或拜登當選,美中對抗的「新冷戰」格局都不會改變,只是對抗的方式不同。川普總是給人一種多變、不確定的感覺,而拜登理論上會比較穩定、比較符合美國傳統的國際角色。

就在蘇起說「川普連任是災難」的那場研討會上,中研院院士吳玉山對「川普主義」作了很有趣的分析,可以讓我們更容易思考其間的差異。

吳玉山認為,因為川普經濟掛帥的商人性格,導致陣營內的「經濟鷹派」與「戰略鷹派」相爭,總是「經濟鷹派」占上風。反映出來的是,川普的國安團隊如走馬燈一般的換,而且每個人離開後都跟川普鬧翻;但川普的經濟團隊其實一直都很穩定。

經濟鷹派看重經濟的利益,即便是美國的傳統盟友也不能占美國的便宜,所以川普在國際組織不斷的退群,對傳統盟友也錙銖必較。但相反的,即便是中國為潛在敵人,當美中貿易協定今年2月談成後,川普的團隊就全力維護,不讓任何議題影響到該協議實行,包括台灣與新疆。

整體而言,川普主義重視經濟、短期、速效、單邊,相對比較不重視長期戰略跟合作夥伴。以中國跟俄羅斯為例,美國跟俄羅斯沒有那麼大的經濟衝突,川普就不願意花錢幫歐洲的伙伴對抗俄羅斯。

上面的三段都是吳玉山的論點,可以讓我們除了善變之外,還能看到川普思考的脈絡。而可以想見的,在中美對抗格局不變的情況下,拜登當選必然會導致美國的「戰略鷹派」抬頭,他們會更重視美中對抗的「勢」,更加強化與盟友之間的關係,一如拜登選前投書韓媒,強調不會以撤軍敲詐軍費。

我們可以想見的是,拜登對內會努力修補、弭平藍紅之間的裂痕跟對立,對外則會努力恢復美國的國際影響力,把川普退出的各種國際組織、協議,一個個加回去。未來的美中對抗,會是一個既合作、又競爭的狀態,美國會盡一切的可能維持國力、科技的優勢,壓制中國的崛起,但基本上還是維持一個鬥而不破的態度,不太可能搞到劍拔弩張、有你無我。

就像北風與太陽的故事,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注重戰略、盟友、價值,當然比重視金錢、利益更可能獲得最終的勝利。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國際上的分析,都隱隱認為中國跟俄羅斯更希望川普當選,認為拜登會比川普難纏。

不管什麼時候,兩岸關係、美台關係,都必須要放在美中關係的格局下來看,當美中關係、國際格局改變時,兩岸關係、美台關係必然要隨著改變、位移,民進黨政府過去幾年尤其如此。

過去這幾年,民進黨政府不僅僅是在美中之間單押一邊,甚至還在美國兩黨之間單押一黨、單押一人,民進黨完全的挺美、挺川,成為美國反中的急先鋒,在美中對抗的政治光譜上,民進黨站得比川普更極端。

現在的狀況是,因為注重勢、注重長期、不急於一時,拜登領導的美國,勢必在美中對抗的政治光譜上往中間移動;民進黨如果維持過去的政策、姿態、想法,就會離美國過遠,導致無利可圖。另一方面,因為重視勢、重視盟友,拜登領導的美國,未必像過往一樣需要一個喊打喊殺的急先鋒,台灣甚至可能要移動到美、中之間的政治光譜,才符合美國的利益、自己的利益。

站在拜登的角度,就職之後必然是由內而外、由歐而亞依序解決,先解決內部的疫情,恢復與傳統歐洲盟友的關係,慢慢回復退出的國際組織、協議,等到盤點兵力完成之後,才會對中國有新的動作。

面對新的情勢,民進黨該做的不只宣揚、吹噓自己與民主黨的關係,或是回一個推特而已。民進黨必須因應拜登為主的美國新戰略,去調整自己在美中政治光譜之間的位置;那也就意味著,民進黨也必須要調整自己在兩岸政治光譜上的位置,才能占到對台灣有利的戰略位置。

【作者 單厚之/媒體工作者】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