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真能再戰2024?

川普稱時間能證明 接近但未承認敗選
圖片來源:法新社

川普昨天(16日)又發推文,宣稱自己贏得大選,但隨即臉書、推特隨即在推文下註記,拜登才是目前預測的當選人。根據美國媒體的預測,拜登應該會以306:232的懸殊比數贏得大選。

選前全球很多媒體都擔心,因為選情接近,美國可能無法順利產生總統,導致長達數週、甚至超過一個月的僵局,但目前看來那些情況都沒有成真。雖然川普沒有表現出民主風度,耍賴不進行與拜登團隊的交接,但整體的情況比什麼眾院選總統、眾院議長代理總統之類的,已經好得太多了。

雖然川普仍舊不認輸,但因為雙方的差距夠大,所以並沒有什麼模糊的空間;川普在各州的法律戰也都踢到鐵板,即便川普有大法官的人數優勢,也完全無用武之地。等到12月中選舉人團投票結束,川普再賴皮也得認。全世界應該沒有一個國家的人會懷疑,明年1月20日宣誓就職的美國總統會是誰。

雖然美國媒體用「瘋狂72天」來形容川普最後的任期,但一個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所實際能行使的權力、所能造成的危害都會大打折扣,既使川普今天想要坐空軍一號來台灣,民進黨政府大概都不會肯。川普團隊不配合交接,會對新總統造成一些困擾,但那也是美國社會修復裂痕必須付出的代價。

美國大選情勢明朗之後,有不少認真、不帶太多情緒的文章,分析川普在這次選舉中的表現,並且認為川普有可能再戰2024年總統大選,即便川普不親自出馬,也有足夠力量左右共和黨未來的走向。

這些文章大致有很多相同的論點,包括川普的得票再一次跌破媒體、民調的眼鏡;川普雖然敗選,但票數還比上一次成長,得票創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新高,也超過之前歐巴馬的得票;而既然有這麼多人選擇川普、相信川普,川普的影響力就不難維持;而即便川普敗選,川普主義在美國也不會消散。

這些論者其實圍繞的一個主軸是,民粹與科學、民粹與建制、單邊與多邊、全球化與反全球化,雙方競爭的趨勢未必真的有所改變。而其中更有說服力的「後見之明」是,如果不是這場疫情,如果輝瑞的疫苗早幾天宣布成功,這場選舉的結果很可能就截然不同。

這些說法、推論當然都有憑有據、有數字可以佐證,但我個人仍有一些比較不同的觀察。

相較於拜登,川普當然能量驚人、煽動力驚人,所以川普的得票比想像中多、超出民調的預期。但這場選舉本來就是川普與自己的選舉,川普把自己選票「ㄍㄧㄥ」到極大化的背後,是把全世界最有權力總統這個位置的能量通通釋放,甚至超越世俗、民主可以容忍的界線(例如大法官巴瑞特的人事案),才能夠達到這樣的水準。

如果不是美國已經被川普搞到只有立場、沒有是非,如果共和黨還在意自己過去反對過什麼,如果共和黨對制度還稍微有一點點的敬畏與尊重,川普的能量就會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川普這一切的能量,都建立在他是現任者的基礎上,當他變成挑戰者時,這一切完全都是兩回事(例如,台灣買的萊豬)。

川普的能量驚人、票數成長、超過民調的預期,是因為有諸多主客觀條件的配合,但未來這些主客觀條件,有很大部分都不復存在。

川普在選舉後期的表現,幾乎像是個「茶黨」。川普之所以能獲得這麼多的選票,根本上是因為像他這樣的主張,在美國的確有龐大的市場,而他本人的特質,進一步強化了這樣的主張,讓他的支持者願意更勇於表態。基於這樣的分析,認為川普落選之後,川普主義並不會消失,是個合理的推論。但問題是,這樣的聲音必然會消退,而消退的比例究竟是多少?

川普是全世界最愛用Twitter的政治領袖。目前並沒有研究證明,類似他這樣的民粹領袖,與社群網站之間有多大的關係。但從過去兩年的韓國瑜和我們一般人使用社群網路的經驗,社群網路的確是一個傳播偏見的好載體,社群網路的發展跟全球民粹領袖的成長,似乎是有一定連結的。

如果川普沒了Twitter,那會是個什麼狀況?從目前Twitter、FB對川普的作為來看,一旦卸任了總統,川普的觸及率被降評,是非常合理的事情。就算不降評,真的還有那麼多人有耐心看一個前總統一天發10幾條推特罵人嗎?

網路世界的變化是非常快的,單單過去6年內,我們就看到柯文哲在網路上掀起一陣選風,甚至被認為是無敵、無可仿製的,然後韓國瑜出現了、韓國瑜搞砸了、「辣台妹」撿到槍了。網路世界的保溫,遠比政治世界更要困難得多。

川普代表的極端、民粹,在世界任何角落都不會消失,只是當川普不在位,沒有人能繼續投入這麼多的柴火時,消退的速度很可能會比外界想像的快。

無可否認,如果沒有這場疫情,川普繼續連任的機率相當高。但其實今年中美國的疫情控制的並不算好,但川普當時的民調還是很高。人類面對未知疾病時,都會想要依靠有權力、有能力者,當時全球各國家的領袖,即便防疫表現再糟,民調都不差。但川普後來的防疫表現實在太糟,是最終輸了這場選舉的關鍵。

川普2024年能否再起的關鍵,仍在於拜登的執政,除非民主黨執政下的防疫、經濟各方表現都很糟,不然鐘擺不太容易很快的回擺。而卸下總統職位,赤手空拳的川普,雖然仍有會有一定的信仰與追隨者,但要像過去那樣呼風喚雨,恐怕沒各界想像的那樣容易。

【作者 單厚之/媒體工作者】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美國雲駐軍
台灣應做好應戰準備
「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龐佩歐聲明講的是台灣主權問題
民進黨網路屯田 遲早養虎為患
金錢究竟是要存起來?還是拿來使用?

相關新聞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