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導演詹秀珠暢談 「建國市場」拆遷與世代交替


位在臺中、1972年正式啟用的建國市場,全盛時期包含周邊攤商有高達2000個攤位,規模可以說是全中臺灣最大,但卻因為種種原因而面臨拆遷的命運,成為受到關注的議題,也有人決定付諸行動、為建國市場留下影像紀錄。全國廣播《生活AGOGO-說在地的故事》節目邀請到紀錄片導演詹秀珠,來跟大家分享建國市場的故事。
 
「市場可以說是聚落中舉足輕重的地方!」詹秀珠笑說,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會產生市場,而市場肩負餵飽大家肚子的責任,也成為聚落中最有溫度的所在。
 
從傳統市場到現在常見的現代超市,詹秀珠表示,根據考據,以往市場消費的場域是沒有建築物的露天市集,是後來日本時期興建第一、第二市場等有建築、有屋頂、框限一個特定空間做為市場範圍才出現「新傳統市場」。
 
靠近物資來源與市場的人潮,傳統菜市場的外圍就成為創業、經營小生意的重要位置,所以臺灣的市場多結合舊有的市集攤商文化,許多市場周邊現在也都會看到拓展出來、位於街道的市集,公有市場與周邊聚集來的攤商就成為了傳統市場互利共生、熱鬧繁榮的景象。
 
「自己就算出國,也會想要去看看別人的傳統市場長什麼樣子!」從小在傳統市場長大的詹秀珠笑說,因為科技進步、交通,每個地方的傳統市場都會有所不同,也會因為地域、人口、交通等因素而有所差異,但不可否認的是,傳統市場通常保留了在地最傳統的文化、信仰與人情味。
 
建國市場距離臺中火車站只有100公尺左右的距離,1、2樓共有701個攤位,3、4樓還有180戶住家,很多攤商就是直接住在市場裡面。詹秀珠說,自己從小就住在4樓,家人在樓下做生意。雖然拆遷的消息已經傳了很多年,但105年知道確定要拆遷後,第一時間就在想「能夠為這個從小孕育自己長大的地方做些什麼?」
 
詹秀珠表示,在市場長大的她知道這個拆遷對很多人影響重大,不只是生活環境大幅改變,地點的調整也會讓攤商們擔憂是否會影響生意,鄰近攤商們努力打拼的革命情感也會中斷。當時她就想要為建國市場拍攝紀錄片,剛好臺中市新聞局有開設相關課程,上完三天的課後,詹秀珠拿著陽春的設備,就開始進行拍攝。
 
「再好的設備都拍攝不出情感。」詹秀珠強調,透過拍攝紀錄片、舉辦活動,希望能讓大家認識建國市場的同時,她自己也對建國市場有了更多的了解。
 
經過田野調查之後,詹秀珠表示,建國市場是綠川上面的吊腳樓拆除之後,吊腳樓住戶與周邊的各種攤商結合遷入所形成的一個「本省眷村」,獨特的歷史也創造出不凡的成就,建國市場不只有著當時中臺灣最大的市場集合,更是全國最大的公有零售市場。
 
詹秀珠笑說,傳統市場就像是一所社會大學或是食材博物館,知識傳遞、情感交流,人情味的建立都在傳統市場中,客人們長久的消費不只是與攤商培養出默契、了解彼此的需求和習慣,更常見到的是都已經和攤商成為朋友了。
 
談到客人與攤商的友誼,詹秀珠分享,她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一位男子的父親生病住院幾天,出院之後行走不便,一直囑咐要兒子帶自己去傳統市場,等到他真的帶父親回去時,透過父親一句句「歹勢,身體不舒服所以最近都沒有來市場啦!」與攤商的關心「要趕快好起來啊!大家都很擔心呢!」這位男子才知道,原來父親跟市場的攤商們感情相當要好。
 
「菜市場其實是母系社會,因為只要有老闆娘在攤位上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詹秀珠笑說,她也順著這個概念設計出了一些活動來促進攤商的交流。
 
拍攝記錄拆遷的過程,詹秀珠也有辦一些活動,其中一個叫做「老闆娘罷工十分鐘」,邀請老闆娘離開攤位十分鐘,到菜市場中間的圓環唱兩首歌。在活動的當下,各位老闆娘們也分享自己對建國市場的情感,讓詹秀珠印象相當深刻的就是其中一位抱著她哭,這時她才知道,其實攤商們對於拆遷與未知的未來還是有相當的恐懼。
 
「改變都是帶來新的機會。」建國市場拆遷之後,詹秀珠的家人還是在經營攤商,雖然生意多少會受到影響,但詹秀珠仍以正面的態度來面對。
 
除了地點之外,攤商們搬遷過來的「新建國市場」還有些不一樣的地方。詹秀珠觀察到,許多攤商都由二代接手來做,很多青年在傳承的過程帶來一些年輕的客人,也見到很多舊有的攤商努力的拓展新的客戶,甚至有一些新的攤商也希望能夠加入建國市場的大家庭。昔日的建國市場雖已不在,但透過拆遷與世代交替的過程,也為新建國市場譜寫另一段新的故事。
 
(陳軒北 臺中報導)

節目收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