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林惠真教授 談高美燈塔與濕地生態故事


在臺中的海岸線上,高美燈塔瞭望著臺灣海峽與高美濕地,突出的塔身是各位討海人指路的明標,至今已經不再閃耀的塔頂也照映著在地的歷史發展。全國廣播《生活AGOGO-說在地的故事》節目邀請到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的林惠真教授,來與我們分享高美地區的生態環境與文化故事。
 
「只要在高美濕地附近找找周圍最高的建築物,大概就能夠發現高美燈塔的身影!」林惠真笑說,大部分人對燈塔的印象可能比較接近墾丁鵝鑾鼻的白色燈塔那樣,但高美燈塔是全臺灣唯一一個紅白相間的燈塔,同時也是唯一一個沒有燈的燈塔。
 
高美燈塔大約是在1960年代左右設計興建,因為當時臺灣海峽在桃園到澎湖之間沒有別的燈塔。不過隨著後來十大建設、臺中港開港,高美燈塔內的燈組就移到臺中港去了。林惠真坦承,高美燈塔因為設計方面還是以功能為主,所以即便現在退役了,狹窄的塔身與階梯也不太適合作為觀光用途,更多是做為一個歷史地標,但除了塔本身之外,周邊的區域也都還是有開放民眾參觀。
 
高美地區的海岸曾經是清澈乾淨的海水浴場,歷經80年左右的時間轉變成現今的濕地,林惠真解釋,西半部地區因為人口密集,溪流或出海口的水質難以達到海水浴場的等級,像是大甲溪的中上游種了很多的高山蔬果,下雨的時候雨水也會把表土的肥料沖刷下來,所以出海口地區多面臨優養化的現象,再加上港區的設置,由於臺中港是沙港,也就是人工港,所以附近就需要攔阻沙石的堤壩,結果因為「突堤效應」,整個高美地區不斷地堆積形成了濕地。
 
「高美濕地現在有設置木棧道,很多人都會在木棧道的底端脫鞋子、下去親近自然、踩踏濕地,但這其實是不應該的,除了有水質上面的顧慮,還有高美濕地的保護區身分!」林惠真表示,高美濕地同時是野生動物保護區、國家重要濕地,各自有相關的管理規範,例如木棧道的底端其實是「永續利用區」,只有從事在地經濟活動,或是事先經過申請的教育活動等才可以進入。
 
只不過高美地區的遊客壓力太大,巡守員很難控管,也擔心會與遊客產生摩擦,所以目前是只開放木棧道的底端給遊客下去,其他部分還是維持管制。林惠真認為,現在的情況只是一個妥協,當然並不是人們想要破壞生態,而是知識與資訊的傳達不夠確實,所以除了要落實生態教育,旅遊親近自然的想法、野生動物保護的概念與尊重保護區規範的意識,也都應該要與時俱進。
 
「墾丁曾經面臨嚴重的螃蟹路殺,還透過舉辦『護蟹』活動喚起人們的關注,但其實不只墾丁,整個西海岸都面臨這樣的困境。」林惠真提到,在高美濕地的北邊,靠近內陸的那側有農耕地與荒地,棲息不少陸蟹,在生育期間農曆的初一、十五左右的晚間,母蟹會抱卵爬過馬路、前往靠海的濕地去釋幼,但根據調查,面對馬路與海堤的挑戰,大約只有50%的螃蟹可以成功抵達目的地。
 
關心生態的人士也有用多種方式來嘗試解決,例如在馬路下方做一些小的貫通、呼籲相關單位進行路面上的交通管制,只要在初一、十五前後三天的晚上七點到九點封閉道路,就能夠保護約80%的螃蟹。另外,現在的海堤坡度太高,螃蟹會花較多時間攀爬,容易身體失水,而且綠美化的海堤有種植栽,螃蟹會被棲息在植栽的螞蟻等生物攻擊,所以林惠真認為,海堤坡度應該要更緩和一點,綠美化的同時也要注意在地生態。
 
「作為全臺灣人氣最高的濕地之一,高美濕地很有機會可以作為全國的濕地治理典範!」林惠真強調,若能對高美濕地進行良好的規劃,不只可以影響全臺各地的濕地經營狀況,更可以透過高人氣來對民眾進行生態教育,相關當局也許可以透過不同的活動規劃,例如日落後的生態知性旅遊,讓更多遊客來訪高美濕地後,也能對在地的生態環境有著更深入的了解。
 
(陳軒北 臺中報導)

節目收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