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秉泓影評專欄】《刺激1995》25週年經典重映:獨一無二的逃獄之路

《刺激1995》電影海報
刺激1995》電影海報

注意:本文涉及關鍵情節討論,以下有雷!

在IMDB Top 250中名列第一的《刺激1995》,曾是我心中「最可笑的中譯片名」第一位,沒想到25年後,譯名荒謬依舊,我卻不再討厭它了,甚至覺得這個莫名其妙的譯名有種「獨家」親切感,簡直是台灣觀眾獨享的集體記憶。

說真的,電影在美國其實是1994年推出,只因當時發行商春暉覺得此片和保羅紐曼主演的老片《刺激》同屬高智商犯罪片,於是便沿用「刺激」兩字再壓上在台商映年份以示區隔。電影上映當時,很多美國人根本唸不出片名(如果照好萊塢取片名的邏輯,應該會取成「一個囚犯」、「一間牢房」、「逃出監獄」之類),沒想到當年台灣片商的胡搞瞎搞,竟然造就今日這個中譯傳奇。

《刺激1995》電影劇照
《刺激1995》電影劇照

電影改編自史蒂芬金《四季奇譚》其中的《麗泰海華絲與蕭山克監獄的救贖》(另兩部史帝芬金電影《站在我這邊》及《誰在跟我玩遊戲》其原作亦收錄於此書),上映後全美票房表現稱不上突出,隔年卻一舉獲得最佳影片、劇本等七項提名,包括先前曾以《溫馨接送情》入圍卻鎩羽的摩根費里曼,以及首度取得奧斯卡門票的攝影羅傑狄金斯和配樂湯瑪斯紐曼(日後這兩人相繼成為奧斯卡苦主,目前前者已經打破槓龜宿命,後者還沒)。

《刺激1995》電影劇照
《刺激1995》電影劇照

猶記當屆五部奧斯卡入圍影片中,《阿甘正傳》、《黑色追緝令》和《益智遊戲》三足鼎立,《你是我今生的新娘》擺明陪榜,《刺激1995》則是匹難以預測的黑馬,即便它美學成就不及《黑色追緝令》,票房差了《阿甘正傳》一大截,但法蘭克戴瑞邦通俗平實的敘事節奏和調度一幫硬底子演員的穩健手法,加上史帝芬金原作中迷人至極的懷舊氛圍,讓它成為許多影迷的心頭好——你就是會牢牢記得片中幾個充滿神采時刻,例如幾個犯人出公差的最後一天,在屋頂上喝著最嚴苛的獄卒請的啤酒;例如莫札特歌劇《費加洛的婚禮》中的詠嘆調〈多麼溫和的西風〉透過廣播傳遍監獄(這段原作中沒有,是法蘭克戴瑞邦自己添加的),時間彷彿瞬間凝結;例如故事主人翁安迪最後逃獄成功,全身爛泥污水邊跑邊脫掉上衣,然後舉起雙手任由傾盆大雨落在身上……。

《刺激1995》電影劇照
《刺激1995》電影劇照

上面這些片刻,是安迪爭取自由的三個階段,從找到破口進行爭取,伺機抗爭取得暫時勝利,到精心布局終至水到渠成,整整歷經了20年(原作中是29年)。世界上最公平的是時間,所有人在此之前一律平等,所以只要有心堅持下去,滴水也能穿石,而安迪憑藉自己非凡的智力、耐性和毅力,不只要穿越黑暗長廊行過死蔭幽谷,還得忍受凡人所不能忍的種種精神上與生理上的凌辱,最終突破監獄銅牆鐵壁,才換得眼前陽光、大海和沙灘的開闊景象。

《刺激1995》電影劇照
《刺激1995》電影劇照

記得1995年初看,認為這個結局太夢幻太不切實際,後來讀完小說,更傾向那連續五句的「我希望……」。希望就在那裡,讓你有動力撐下去,繼續往前走,哪怕只是一時的幻象都好(《寄生上流》結局不也是如此)。可事實上,你根本還沒走到那裡,最後到底如何,恐怕連史蒂芬金自己都無法確定。這回趁25週年經典重映時再看,我發現自己果然老了,開始喜歡這麼明確光亮的收場了,畢竟安迪和瑞德各自做了那麼久的牢,好不容易出獄,眼看這部片都過了四分之一世紀,我再也找不到不讓他們重逢的理由。套句片中的話,他們只是想要feel normal again,重溫當一個正常人的感覺,哪怕只是短暫片刻都好。

《刺激1995》電影劇照
《刺激1995》電影劇照

總覺得摩根費里曼是生來註定要演《刺激1995》,史蒂芬金的小說講銀行家安迪的冤獄及如何逃脫,透過的卻是獄友瑞德的視角及第一人稱旁白,瑞德在原著的設定為愛爾蘭裔白人,搬上銀幕改成黑人,而摩根費里曼的姓氏Freeman翻譯正是「自由人」!如果說第三人稱女聲旁白是NHK大河劇的靈魂,那麼摩根費里曼不疾不徐的第一人稱敘事口吻,便是與湯瑪斯紐曼在溫暖中滲著微微哀傷與不滅希望的精彩旋律相得益彰,提供了《刺激1995》最無可取代的沈浸體驗,為影片所言之自由和希望做出最傳奇性的註解。

【Yahoo專欄作者鄭秉泓】

高雄人,資深電影評論者。著有《台灣電影愛與死》、《台灣電影變幻時:尋找台灣魂》,編有《我深愛的雷奈、費里尼及其他》、《她殺了時代:重訪日本電影新浪潮》等書。

※不加入Y!電影粉絲團,你就悶了!

movie_id:10518

Yahoo!電影名家專欄
Yahoo!電影名家專欄
Yahoo!電影名家專欄
Yahoo!電影名家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