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能否擊敗Google和Uber 領跑無人駕駛汽車市場?

日本車廠的工程師解構Tesla的自動輔助駕駛(Autopilot)後驚為天人。與其他自動駕駛科技的對手相比,Tesla的往績記錄表現如何?

「我們辦不到。」

《日經商業出版》近期拆解(把科技硬件解體的調查)Model 3,報道指一間日本大型車廠的工程師看到Tesla(NASDAQ:TSLA) 自動輔助駕駛科技的中央控制單元後,只能說辦不到。

日本車廠可能無法與Tesla的無人駕駛科技匹敵,但這不會使Tesla自動躍身為領導者。

其他公司多年來一直致力研究自動駕駛汽車科技,當中最著名者包括Alphabet(NASDAQ:GOOG) (NASDAQ:GOOGL) 的Waymo小組。

馬斯克備受全世界關注,但Tesla根本沒有Mountain View技術人員所擁有的龐大資源,應付自動駕駛科技的難題。雖然Tesla缺乏資源,但公司以進取的態度彌補:自動輔助駕駛是首項向公眾宣傳「自動駕駛」的科技。

先拔頭籌使Tesla的前景較競爭對手更為明朗,系統可以獲得比對手更多的真實世界數據,但也使Tesla駕駛者置身使用「開發中系統」的風險。牽涉自動輔助駕駛的意外頻生,這是否足以使Tesla保持領先地位?

長遠來看,真正的問題不在於「誰不能掌握這種科技?」,而是「誰能成功研發系統,而安全性又足以領導市場?」

讓我們把Tesla的往績記錄,與兩間最著名的自動駕駛科技開發商: Waymo和Uber (NYSE:UBER)比較一下。

哪間公司的自動駕駛經驗最貼近現實?

Tesla在2018年11月宣佈旗下車主的自動輔助駕駛累計用量,並在Twitter慶祝自動輔助駕駛行程達到10億英里。 據現有數據推斷,科技研究員Lex Fridman估計,到了2019年底,Tesla車主將使用自動輔助駕駛達22億英里的行程。

但自動輔助駕駛並非完全自動。Tesla在自動輔助駕駛的網站指出,這項科技「為你減輕繁重的駕駛操作」,如在行車線內轉向、剎車和加速。網站稱:「目前的 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導航功能」「無法使車輛實現自動駕駛」。

Tesla向公眾買家提供不完整的自動化功能,似乎是把客戶視作測試人員,尤其是馬斯克有一段時間曾暗示完全不用動手的自動輔助駕駛即將面世

這點很重要,原因是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是在公路上廣泛採納此科技的重要障礙。

1月,Waymo宣佈其自動駕駛汽車已積累2,000萬英里的真實駕駛經驗,六個月前的總里程為1,000萬英里

2018年底以來,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部分居民,以及矽谷的一些Google員工,一直使用Waymo自動叫車服務

在2019年,《The Information》評估了10,500次Waymo行程,發現當中30%得到負評,原因包括下車地點不當、駕駛不穩,或路線迂迴。

另一方面,Uber稱在2017年底行駛了200萬英里。 但在自動駕駛Uber撞斃一名路人後,研究進展在2018年大幅減慢。Uber至本月初才獲得加州道路的自動駕駛許可,成為第66間在該州獲得批准的自動駕駛汽車開發商。

哪間公司最能保護公眾?

自動駕駛汽車的設計原意是較人類駕駛者更為安全。但當出現問題,總是造成嚴重意外。

Uber在2018年的致命意外在多方面構成災難式打擊,但這不是Uber第一次發生意外。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一項審查發現,在致命意外發生前18個月內,Uber的自動駕駛車隊牽涉37宗非致命意外,其中33宗涉及其他車輛撞到Uber的測試車輛。

Uber從Waymo竊取的技術,似乎未有包括安全措施。2009年至2018年間,業務小組總共報告了30宗小型意外,其中只有一宗確定因自動駕駛科技出錯引致。

Tesla沒有報告意外總數,但會每季度以每英里為單位,跟進和報告有關自動輔助駕駛的意外。

2019年第四季,Tesla車主在使用自動輔助駕駛下,每310萬英里會發生一次意外;使用Tesla的標準主動安全功能時,每210萬英里便有一宗意外;如不使用安全功能,則為每160萬英里一宗意外。

2016年以來,最少有五宗死亡個案歸咎於使用自動輔助駕駛的Tesla。TeslaDeaths追蹤所有涉及Tesla的致命意外,迄今記錄了合共119宗死亡個案。已知涉及自動輔助駕駛的最後一次致命意外,是去年3月在佛羅里達州發生的撞車事件。當局就其他撞車意外展開漫長的調查,完成後可能會發現更多意外及死亡個案與自動輔助駕駛科技有關。

22億英里有五人死亡,換算死亡率約為每1億英里0.2人。美國的整體交通意外死亡率為每1億英里1.13人。

表面上,數字似乎較基線情境大有改善,且遠勝Uber不足500萬英里便造成一宗死亡個案的記錄。 然而,Tesla的自動輔助駕駛作為市場上最普遍,使用最廣泛的「自動駕駛」系統,較其他系統受到更多限制。任何缺陷都會被放大和挑剔。Waymo迄今完全沒有造成人命傷亡的意外,公司也為安全性訂下極高標準,只有Waymo在未來出現因犯錯導致的致命意外時,Tesla才能與之匹敵。

哪間公司更勝一籌?

Tesla可成為自動駕駛科技的主導力量,但似乎有可能像蘋果(NASDAQ:AAPL) 在過去十年以iOS擊敗Google的Android一樣,大有可能被Waymo從後趕上,被奪去真正市場領導者的地位。然而,汽車不是智能手機:營運最出色的汽車製造商在最佳時期,利潤率仍然遠低於蘋果或Google在盈利報告所列的數字。

馬斯克只是沒有那麼謹慎,讓客戶置身危險,才能如此迅速地推進Tesla的自動輔助駕駛發展。

在Waymo和其他自動駕駛開發商向車廠和最終用戶提供完善系統前,這是可行的短期策略。如系統正式推出,各種自動駕駛系統與人類駕駛者競爭系統相比的安全性,將會更為明朗。

如Tesla的自動輔助駕駛勝過人類駕駛者,但遜於Waymo,則公司在自動駕駛汽車市場的地位便不能像蘋果一樣。Tesla最終可能成為Blackberry (NYSE:BB),初期發展造好,但其後被蘋果和Google由一線產品,擊落至「堪用」,最後變成「苟延殘喘」。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Alphabet 行政董事 Suzanne Frey 是 The Motley Fool 董事會成員。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