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彈及局勢緊張的攻防部署名單

香港經濟前景陰霾密佈,「港版國安法」令美國等西方國家與中國關係緊張,同時新冠肺炎在香港爆發第三波疫情等眾多風險事件,投資者可以參考以下攻防兼備的投資觀察名單。

新經濟產業逆境進攻

以上不利因素雖會為大多數行業帶來衝擊,但仍有產業可受惠,成為逆流增長之選。

新經濟產業多致力推動日常生活線上化,如電商促進消費線上化,手遊則推動娛樂線上化。疫情大挫傳統消費渠道有利線上平台加速擴張。香港市場中,本地電商香港電視(SEHK:1137)在過去幾個月訂單持續實現100%水平的同比增幅,反映疫市中網購需求大增。

投資者亦可考慮阿里巴巴(SEHK:9988)及京東(SEHK:9618)等主力在國內市場發展的電商。國內電商不但受惠於疫情推動線上消費,更可受惠地緣政治不穩下內需擴張的趨勢。

此外,騰訊(SEHK:700)的核心資產均以國內市場為主,旗下微信依靠互聯網城牆來擴張,國際形勢影響有限;集團更有意進攻國內電商市場,可望受惠線上化加速及內需擴張趨勢。

民生事業可保持防守

至於公用事業的需求雖然不會受惠疫情及政局不穩而增長,但防守力較高。在香港經營公用事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涵蓋水、電、煤。電力供應由兩電包辦,即港燈(SEHK:2638)及中電(SEHK:2);煤氣則由香港中華煤氣(SEHK:3)壟斷,至於水資源,由對本港、深圳及東莞供水的粵海投資(SEHK:270)所供應。這些民生需求本來就有逆周期特性,因為大眾的用水用電的習慣甚少會出現重大轉變。

不過,值得提防的是,電力及煤氣在港有不少商業用途,如餐廳、商場等,疫市下零售餐飲不振或會帶來負面影響。相比下,粵海投資對港供水的項目穩定性更優勝,但集團亦有其不足之處,因為粵海投資擁有受疫市打擊沉重的資產,如國內酒店,業績少不免受影響。

結語

面對陰霾重重,投資者可由以上兩個角度出發選股,為組合增加疫市進攻的新經濟龍頭股之餘,亦可考慮納入業務長線確定性較高的公用股。

編輯: Yan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Alvin Yu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