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家開講】e鍵創騎機

吳昕霈出身新光吳家,家族背景顯赫,他的學經歷也很驚人,曾在英特爾與麥肯錫工作。2015年,吳昕霈和3位高中同學合資創立WeMo Scooter(威摩科技),以先行者之姿,進入共享機車市場。

作為亞洲最大的隨租隨還智慧出行服務商,截至今年底,WeMo會員數超過30萬人,明年上半年投車將破萬台。但吳昕霈不只做共享機車,他還發展車聯網技術,以亞馬遜旗下的雲端運算服務平台(AWS)為師,明年將目光放向海外。甘於捨棄富三代光環,4年磨劍,等待果實豐收的時刻。

拜訪WeMo Scooter(威摩科技)的總部,幾乎沒隔板,空間開闊,一進門就看見吳昕霈坐在會議室開會,落地的大塊玻璃窗充當白板,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數字,他走出來打招呼,我們也請他在白板上寫字。

「我寫什麼好啊?」員工吐槽:「就寫今年年終3個月。」吳昕霈笑罵:「靠北啊,以為你人壽業還金融業?」另一人隨即補刀:「老闆,可是我以前真的拿3個月耶。」吳昕霈轉頭對我說:「你看,這些人就很故意。我寫發10個月好不好?」職員異口同聲:「有錢,他(吳昕霈)會先拿去『投車』。」

WeMo Scooter創辦人暨執行長 吳昕霈

  • 出生:1980年生(39歲) 

  • 家庭:已婚,育有2子 

  • 休閒:吃美食、溜小孩 

  • 現職:WeMo Scooter創辦人暨執行長 

  • 學歷:南加大電機碩士、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MBA

  • 經歷:英特爾資深產品開發工程師、麥肯錫專案管理經理 

  • 座右銘:With the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 經營心法:創新,為維持彈性而生

同窗好友 車庫創業

投車是指由光陽生產,WeMo自行開發後台系統的綠白色電動機車。2015年成立的WeMo,由吳昕霈與3位高中同學1人出資200萬元,在台北大橋頭捷運站附近一處鐵皮車庫內成立,為台灣共享電動機車的先行者。

2015年,WeMo在台北一處鐵皮車庫內創立,吳昕霈坐在門口第一張桌子,一碰到雨天座位就淹水。
2015年,WeMo在台北一處鐵皮車庫內創立,吳昕霈坐在門口第一張桌子,一碰到雨天座位就淹水。

WeMo共享機車概念類似YouBike,24小時營運,差異在WeMo使用手機APP操作即時租還,車內並附有安全帽、不設租借站點,還車時只要停放公共合法的機車停車格,或配合的停車場,拍照還車即可。截至今年底,WeMo在全台將投放超過8,000台車、會員數突破30萬人;服務範圍跨足台灣六都,明年準備進入東北亞與東南亞,現為亞洲最大的隨租隨還智慧出行服務商。

1年前,WeMo的總部剛搬遷到南京復興捷運站附近,「起家厝」現在只有部分研發同仁留守,是一起撐過草創時期的革命夥伴。吳昕霈和員工談話像朋友聊天,沒有太多上對下的距離。

eMo創立前,吳昕霈沒有機車駕照,現在他幾乎天天騎自家機車上下班。
eMo創立前,吳昕霈沒有機車駕照,現在他幾乎天天騎自家機車上下班。

為了改良騎乘體驗,吳昕霈幾乎天天騎自家的機車上下班。這天,我們約他重回鐵皮車庫拍攝,遇上冷氣團來襲,體感溫度跌破10度,吳昕霈熟練地來回在雨中騎車。事實上,在創業前,吳昕霈沒騎過機車,駕照還是公司成立後才考取。

「我的位子到現在還是一下雨就會淹水。」走進鐵皮屋,吳昕霈的座位是進門的第一張桌子,沒有獨立空間,時常被當成收快遞的前台。「以前常常有老鼠死在牆壁裡,週末有野貓亂竄,我們裡面放了一堆電池,在做沒人知道的研究…我們都說這是Area 51,就是美國處理外星人的地方。」

WeMo共享機車APP操作

  1. 定位找車

  2. 智慧操作

  3. 拍照歸還

  1. WeMo共享機車使用手機APP定位、搜尋車輛。
    WeMo共享機車使用手機APP定位、搜尋車輛。
  2. 租還車、開啟車廂都用手機一鍵操作,車廂內附有2頂安全帽。
    租還車、開啟車廂都用手機一鍵操作,車廂內附有2頂安全帽。
  3. 還車時需停放於合法的機車停車格或配合的停車場,拍照後還車。
    還車時需停放於合法的機車停車格或配合的停車場,拍照後還車。

家族顯赫 學經歷優

但4個高中同學窩在鐵皮車庫內創業,聽來很像好萊塢電影中,準備發大財的美國夢?吳昕霈大笑:「是嗎?希望是,不要酸我就好,到現在很多人還是會說我是因為家族的關係…」

吳昕霈出身新光吳家,祖父吳金龍是新光集團第一代,父親吳東明是新光合成纖維副董事長。家族背景顯赫,他的學經歷也很驚人,一路取得南加大電機學士、碩士及哥倫比亞商學院MBA學位,也曾在英特爾、麥肯錫工作。

吳昕霈(左3)和員工談話像朋友聊天,許多人是當年一起撐過草創時期的革命夥伴。
吳昕霈(左3)和員工談話像朋友聊天,許多人是當年一起撐過草創時期的革命夥伴。

4年前,他以共享機車創業,有媒體形容,他為找資金急白了頭。還有一說,他作風美式、沒拿父親一分錢,壓力大到睡不著,引述資料一一向他求證卻被打槍。「二十幾歲就少年白,這幾年更白,是因為老了。」「還是睡得很好,是剛好生2個小孩,睡得少一點。」「父親的投資當然有,但金額最好不要講。」

「我不覺得我有什麼標籤可以貼。」吳昕霈拒絕被定義,「雖然我在海外待了快18年,但我在台灣也住了很久。小時候讀《三國演義》《水滸傳》,我是看小燕姐長大的。現在做的事,跟家族企業差蠻遠的,所以長輩壓力離我還蠻遙遠的,所謂的家族光環,可能就只是吸引你今天來採訪我的原因。」

將滿40歲的吳昕霈,從小生長在三代同堂的大家庭裡。「你要說我崇拜過誰,或有誰對我待人處事的影響很深,我想是我的祖父跟父親。因為家族的關係,很多人會來找他們解決困難,他們對自家人非常非常嚴格,對外人卻非常信任和慷慨。」

畢業失戀 人生轉彎

他在美國學校就讀,我們想像他是個搞怪學生,吳昕霈卻說自己很無趣。「我個性內向、不善跟人溝通,不是年級中很popular(受歡迎)的,更不是品學兼優的那種。」但WeMo舉行記者會他常親自出馬?「我的個性還是比較害羞,只是現在被逼著到台前說話。其實是創業後,才真正讓我轉大人,從賽亞人變成超級賽亞人。」

大學時他到美國南加大求學,畢業後留在加州到英特爾工作。「父母從沒跟我說:『你回來好了。』沒有所謂『回家族工作』是必然發生的事。」在美國生活穩定,下一步應該是結婚、在當地定居,然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那時跟遠距離戀愛的女朋友分手,這件事就大轉彎。」是他被甩嗎?吳昕霈苦笑:「勉強來說是吧。」

吳昕霈曾在美國加州工作一段時間,為療情傷,遠赴東岸紐約攻讀MBA。(吳昕霈提供)
吳昕霈曾在美國加州工作一段時間,為療情傷,遠赴東岸紐約攻讀MBA。(吳昕霈提供)

吳昕霈從美國西岸遠赴東岸的紐約攻讀MBA,之後進入麥肯錫上班。「我的背景是科技業,在麥肯錫當管理顧問比較像家醫科,什麼行業都看,解決的問題千奇百怪。」他隸屬台北辦公室,常飛往各地出差。「在麥肯錫待了快5年,當我在思索下一份工作時,猶豫了一些時間。一方面是獵人頭找的工作沒有我喜歡的題目,另一方面會想,我們一直往外跑,台灣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

那時吳昕霈與3位美國學校的高中死黨常湊在一起聊天,「其中2人是我在麥肯錫的同事。當初在麥肯錫,我們做了一份台灣總體經濟概況的白皮書,有什麼是可以施力的?像外資不願來台投資,這就是我沒辦法做的。」從產業抽絲剝繭,他們發現,共享機車在台灣仍是無人殺入的藍海。

「共享經濟不是新的概念,但以前你沒辦法想像我可以用分鐘計費、再租車子給人家。」吳昕霈解釋,科技的進步,把過去碎片的東西轉成商業化模式。「一開始聊天是抱怨工作,後來就愈來愈正經地聊,覺得『哇!這很有潛力』,便決定一鼓作氣地籌備。」

創業窮苦 父親伸援

2015年吳昕霈完成終身大事,並離開麥肯錫創業。家人曾投下反對票嗎?「應該所有人都反對,只是不敢跟我講,因為我已經決定了。」他說自己是有雙重個性的雙子座,一面害羞內向,一面是不達目標、絕不放棄的人格。

員工爆料,某次吳昕霈和同事去玩密室逃脫,「他整個人大變身,很激動地組織大家往前衝,跟平時完全不一樣。有的實習生沒看過他這一面,都被嚇到。」吳昕霈在一旁連忙喊冤:「不是啊,剩3分鐘就要死掉了,大家站著發呆幹嘛呢?」

但創業前幾年確實走得辛苦,公司知名度不高,招聘人員不易,募資困難。「我們很有自信可以改變台灣的交通,但一開始沒有人認為這是可行的,所以很對不起老婆,她可能以為嫁了麥肯錫金童,結果變成創業家很窮苦。」

他舉例像投資人多數不騎車,「沒有人知道機車族的痛點,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台灣有這麼多機車族。」「YouBike成功,誰知道機車會不會成功?」曾有一個機構投資者在臨簽約前意外破局,「1台電動機車8、9萬元,買1,000台車子,錢從哪裡來?後來是我父親主動拿出來,讓我們繼續走下去。」

同業競爭 挖走員工

轉移交通慣性是細水長流的過程。WeMo用4年的時間培養消費習慣,在台灣「以租代買」的市場逐漸成熟下,近期如Gogoro、和泰汽車旗下的和雲(iRent)等業者,也跟進搶食市場。他曾碰過員工被高薪挖角、帶槍投靠,但共享機車圈子小,吳昕霈不願多談細節,只搞笑地說:「我現在要行使我的緘默權。」

追問他營收數字,吳昕霈表示明年底才會公開。他解釋這是不想給對手攻擊空間,明年有望轉虧為盈,「3、5年後IPO(掛牌上市),這些跟著的人肯定不會吃虧,就這麼簡單。」

「現在媒體關注的焦點,都放在共享機車的戰局上。」吳昕霈強調,「但我想說的是,我們其實是一家車聯網公司,你也可以說我就是一家科技公司,我要做的是移動產業的Solution provider(解決方案提供商)。」

內部 IT人員占員工總數1/3以上,吳昕霈(左)形容,WeMo更像是一家科技公司。右為WeMo技術長鄭捷。
內部 IT人員占員工總數1/3以上,吳昕霈(左)形容,WeMo更像是一家科技公司。右為WeMo技術長鄭捷。

形容WeMo是一家科技公司並不為過,IT人員占員工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後台系統都由WeMo自行建置。除近期亮相的AI智慧客服系統,還提出停車場計畫,透過WeMo的APP,用戶可透過手機,直接進出配合的1,000個室內、外停車場,入場時不用取停車票卡,出場時也無需繳交停車費,解決消費者難找停車格的痛點。

而借助車聯網的裝置,機車可以和不同路上的感測器、裝置做溝通,如經過特定的危險路段,能即時發出訊息提醒使用者。「你可以想像未來5年、10年,人們在城市『行』的模式上,會出現完全不同的變化。」

中年創業 一再突破

「如果單單做電動機車的供應商,我只要維持車子『被騎』的功能就好,但我打從一開始就不想做這樣的事。」他以亞馬遜公司旗下的雲端運算服務平台(Amazon Web Services,AWS)為師,「我希望未來變成跟AWS一樣的角色,去服務其他公司,成為自己的營收來源。」

上個月WeMo剛辦完3週年生日慶,他主動說起一段感觸很深的經歷。草創初期,曾有一位用戶在機車車廂內,擺了一本交換日記,「她命名為『WeMo情書』。我那時很感動,21世紀的台北市,居然還有這樣純樸可愛的小姑娘願意做這樣的東西?可惜那本日記後來不見了。」

中年創業的他,是否替自己設過停損點?「35歲不算中年吧?」他說,「當然有設置,但我們已經突破再突破了。」轉換跑道確實不在他的人生計畫內,「如果你要我評價我自己,對員工、對用戶,我希望我做到的是『不負人、不負我』。」

吳昕霈的辦公室內,收藏了一整套的島耕作漫畫。
吳昕霈的辦公室內,收藏了一整套的島耕作漫畫。

後記:把十八禁藏在辦公室

吳昕霈的辦公室擺了1瓶島耕作漫畫的聯名款清酒,櫃子裡則收藏了一整套島耕作漫畫。由日本漫畫家弘兼憲史創作的島耕作,是日本著名職場漫畫,描述主人翁島耕作,從企業基層歷經派系鬥爭、海外歷練的過程,其大膽描繪男女關係,也是吸睛焦點。

「漫畫談的是日本政治、經濟,反映小職員過關斬將、完成任務的感覺,他女朋友也很多,讓我在我大學時期去想像,接下來世界是怎麼樣子。」請他看看漫畫讓我們取景,吳昕霈忍不住邊翻邊笑,「欸,怎麼好像都是十八禁的內容?」

更多鏡週刊報導
【頭家帶路】他靠鹹酥雞紓壓 斷食減肥也要吃這家
【共享機車番外篇】台灣不容易 連新光三代募資也被拒上百次
【共享機車番外篇】將找藝人網紅代言 幾米安全帽常被偷

更多財經相關新聞
屹立20年 中山北路星巴克將熄燈
前11月大學以上失業逾4% 近3年新高
經長宣布:春節期間油氣凍漲
遠航退票近17萬張 民航局:信託專戶夠用
明年元旦起 陸大降859商品關稅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