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S03E08】有重量有溫度的文字 活版印刷、日星鑄字行與臺灣語言文字

走到日星鑄字行,你便能瞭解在電腦出現前的活版印刷時代人們是如何用鉛與火鑄出來的鉛字來傳遞知識的。
走到日星鑄字行,你便能瞭解在電腦出現前的活版印刷時代人們是如何用鉛與火鑄出來的鉛字來傳遞知識的。

問卷填起來,好書等你來!

你曾經鏡好聽節目聽到捧腹大笑嗎?又或是為了某個新聞故事隱隱泛淚嗎?你有什麼喜歡的內容卻始終未被實現嗎?現在,填寫2019年鏡好聽Podcast回饋問卷,不但有機會實現你的願望,還可以抽到鏡文學精選好書!

※知識好好玩,好書抽不完:https://www.surveycake.com/s/BxKvy

※新聞幕後記者說,獎品等你哦:https://www.surveycake.com/s/0n70N

※記者手札,快來填吧: https://www.surveycake.com/s/ORV7a

【語言S03E08】有重量有溫度的文字 活版印刷、日星鑄字行與臺灣語言文字

上一集〈讓獅虎豹鱉教你超級特殊的臺灣閩南語聲調系統〉介紹了臺灣閩南語珍貴又特殊的「聲調」系統,這集將介紹臺灣另一個珍貴的文化──全臺灣還在營業的一間鑄字行──日星鑄字行,以及鉛字、活版印刷和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係。

大家出生的時候電腦已經發明了嗎?如果出生後電腦已是普及的產品,你們是否曾經想像在沒有電腦的年代論文怎麼寫?報紙怎麼做?「手寫」或「打字機」是兩個可能的答案;然而,手寫難以達成快速的知識傳播。在沒有電腦、打字機甚至印刷的情況下,唐三藏去西域取經時只能用手抄經書,耗時耗力;直到印刷術發明後,人們才能大量印刷經書或書籍,知識自此才得以傳播、普及於大眾。

「打字機」是後來才發明的機器,可以更為快速地產生內容。我們一般印象中的是英文的打字機。相較於只有26個字母的英文,中文光是《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就有4808字了,有可能做成打字機嗎?當然曾經發明了中文打字機,但它普及率不高,操作上也較為繁瑣。

活版印刷的起源與文字的變化

那以前到底如何印報紙、公文、書籍呢?就是透過「活版印刷」。早在活版印刷發明前,有所謂的「雕版印刷」,即是把每一頁要印出來的東西雕在木版上,相較於手寫,雕版印刷可以大量地生產書籍。不過,要一頁一頁雕刻耗時又費工,有沒有更簡單又方便的方法呢?有的。傳說宋朝的「畢昇」發明了活字版印刷。在沈括《夢溪筆談》記載:畢昇用膠泥做出活字,自此印刷時不需要再雕刻一整個版,而可以重複運用這些活字。儘管膠泥活字因為諸多原因並沒有普及,但傳說此一活字印刷術輾轉流傳到德國後,「古騰堡」將它改良成鉛活字,「活字印刷」或所謂的「活版印刷」便漸漸地流行了起來。

雖然感覺是不同的系統,但從手寫到印刷的過程中,和文字的演化有很大的關係。目前已知最古老的中文字是甲骨文,再來是金文、大小篆、隸書、楷書、宋體(明體)等。這些字型和知識傳播很有關係。初始,甲骨文刻在獸骨或龜殼上、金文多在金鼎銅器上,這些文字還在變化當中,尚未定型,相較之下也有較多筆畫或是圓弧等形狀。當然,相較於圓弧的筆畫,直的筆畫更好雕刻;故待筆畫較為定型後,使用雕版印刷的刻工自然傾向使用較為直筆畫的字形。到了唐代,雕版技藝越來越成熟,不過因為楷書仍然需要考慮一些筆畫上的變化,所以到了明體(宋體)字的時候,由於它有橫細直粗的特色,且筆畫粗細一致,就成為印刷的新寵兒。

引入臺灣的第一臺印刷機

傳說古騰堡當時為了傳教、印聖經而改良活字印刷。雖然歷史學家對於古騰堡、畢昇在活版印刷史上的定位仍有爭論,但活字版印刷後來終究取代了雕版印刷,大量於歐洲流傳。此技術後來輾轉再傳回了亞洲,到了臺灣。

引入臺灣的第一臺印刷機並不是本國人,而是大名鼎鼎的巴克禮傳教士。當時巴克禮為了傳教,希望透過出版刊物來吸引更多人加入教會;1880年,因身體狀況不能再回臺灣服務的馬雅各醫生捐了一臺小型印刷機作為自己給臺灣的最後一份禮物。隔年,收到了這份大禮的巴克禮喜出望外,可惜教會內沒有人會操作印刷機,他特別利用休假回到英國學習,回臺後再把它組裝起來,成了臺灣第一臺的活字印刷機。

1884年,巴克禮在台南長老教會的新樓成立了「聚珍堂」(現在的台南新樓書房);1885年,他們用這臺活字印刷機印出了臺灣第一份、也是最長壽的報紙──《臺灣府城教會報》。這份報紙使用的文字出乎大家的想像,居然是使用臺灣閩南語!為了傳教,這些傳教室們學習了白話字,甚至巴克禮在發刊詞寫了:「阮盼望恁眾人要努力學這些白話字,後來阮若印什麼書恁都會看,人不可打算因為他識孔子字(也就是漢文)所以不必學這種字,也不可看輕它!」這臺活版機至今仍存放在臺南的長榮中學。巴克禮不但引入了第一臺印刷機,他也創立了臺灣第一份報紙,更致力於推廣臺灣閩南語的羅馬拼音,為臺灣這塊土地付出了許多貢獻。

日治時期及之後的活版印刷

不過巴克禮終究是教會,組織並不大;臺灣真正踏進活版印刷的世界,是到了日治時期才開始。隨著日本統治臺灣,他們也將活版印刷的技術大量引進臺灣;此時的出版業相當發達,除了公部門的公文、文書等使用活版印刷外,民間許多團體也使用了這項技術,像是知名的《臺灣民報》就是仰賴活字印刷,才能印製報紙、向大眾快速地傳遞資訊、宣傳他們的理念。

不過,英文才26個字母、日文的五十音包含平假和片假名也才一百多個;但此時期的印刷廠若需印製日文、漢文兼有的報紙,可是需要一大堆的字。為了方便印刷廠員工選擇所需的字,所有的字(以下稱為鉛字)會被放在「字架」上儲放。

日本政府離臺後,臺灣的印刷廠需將文字改成以中文為主的系統,所以做了不少的改變。這時候也是臺灣印刷產業最興盛的時候,印喜帖、名片、書籍、公文,活版印刷幾乎是唯一的選項。在當時女性若能嫁給活版印刷工可是超級可以炫耀的事,有句俗語「若嫁印版工,無食聞也香」,便說明那年代的活版印刷有多賺。

興盛、衰落,以及臺灣僅存尚在鑄字的鑄字行──日星鑄字行

為了精簡說明,我們將活版印刷產業先簡略先分成「鑄字行」和「印刷廠」。簡單來說,鑄字行是在生產印刷用的鉛字;印刷廠去鑄字行購買完鉛字後,會再將它們排版起來並印刷。是以,鑄字行之所以一直瀰漫著一種特殊的氣味,就是鉛融化後的味道。若踏入臺灣唯一一間仍在鑄字的鑄字行──日星鑄字行,便會看到一排又一排的「字架」。在早期,人們是無法踏入鑄字行的,即使是印刷廠的員工,都仍需仰賴檢字員檢完字後才能拿到。

檢字員是專門來「檢字」,也就是「檢索」出這些鉛字。舉例來說,若要印出報紙,檢字員必須把所有需要用到的字一個個找出來。所有的字會被分類成「常用字」和「罕用字」兩類,常用字是以當時的報紙、公文、文書常用的字為主,在常用字架看到的第一個字會是「丁」、最後一個字是「龜」,其他的字會被放在罕用。比常用字更常用的字(如:一二三四五、中華民國年月日),則會擺在正中間的「出張格」。再來,所有的鉛字都會依照部首、筆畫來放置。

檢字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簡單,很多人都會迷失在密密麻麻的鉛字當中。不過以前的專業檢字人員薪水是以字計價,所以平均一小時可以檢1200個字;最高記錄可是2000!

不過要印出一份報紙,需要經歷鑄字、檢字、排版、印刷等相當繁瑣的過程,也能想像為什麼活版印刷產業會在電腦出來後沒落了。全盛時期,全臺灣有快四萬家的活版印刷廠,到了1996年只剩下不到三百多家;2000年臺灣最大間的鑄字行中南行關門;到了2012年,日星鑄字行成為全臺灣僅存下來的一間還有在營業、生產鉛字的鑄字行了,因為該行的張介冠老闆說:「只要還有一個人需要用到,我們就會陪著他走下去。」

活版印刷早期是如此發達、賺錢,更是知識傳遞的重要產業;到了現在,可能年輕一輩的人都不知道臺灣曾經有這項產業。要不是日星鑄字行在不斷虧損下硬撐了下來(從1996年到現在,大概虧損了大概三千萬),始終存著保存臺灣傳統技藝的決心,我們可能只能在博物館看到活版印刷了。

有趣的是,活版印刷雖然麻煩,但它的麻煩反而成為了另一種浪漫。鉛的臺語和「緣」同音,送人鉛字代表了緣份;鉛字的很重量印證了「文字有重量」;鉛字被鑄出後仍能感受那種溫度,也印證了「文字是有溫度」的;而活版印刷的那種「每張都不一樣」的特色,更是現代活版印刷愛好者喜歡活版印刷的原因。我們更能從鑄字行的字架一窺當年報紙常用字的頻率。

今天整體介紹了活版印刷的歷史,及臺灣活版印刷的興起與衰落。原來,印刷和中文字的變化與流行相關;原來,活版印刷和臺灣羅馬字的推廣有關;原來,從鑄字行文字擺放的位置可以知道每個年代的常用字。未來如果有機會,別忘了到日星鑄字行去走走,親自體會一下這項傳統知識傳遞的重要技藝。

聽眾提問時間

Q:目前還有什麼產品會使用活版印刷呢?

A:雖然活版印刷聽起來很複雜,但因為它是一個很美的傳統工藝,目前像是喜帖、名片、詩集等都還會用活版印刷。甚至還有人用活版印刷印出他的論文封面呢!

Q:請問這麼多字是如何找到對的字?一直找字排版感覺很容易有工傷?

A:他們找字的動作稱為「檢字」,詳細的方式已在前談過。他們的工傷可能不多,但歷史最著名的工傷大概是有人因為檢字而失去生命,據說是因為之前白色恐怖時期,有人檢字把「中華民國」檢成「中華人民國」,隔天人就不在了…。

大概回答以上兩個問題。如果大家還有別的問題也歡迎隨時在Ig和臉書上提問哦!

這季也到了尾聲,請大家別忘了填寫問卷抽鏡文學新書;也歡迎來Facebook粉專玩「語言好難玩RPG」測測你們這三季以來學到了什麼,更可以參加抽獎;更別忘了來Instagram和我們互動。我們下次見!

 

想聽更多聲音節目?

2019年10月鏡週刊推出全新聲音平台《鏡好聽》,每天都節目上線,聽記者聊採訪幕後,聽作家談談創作,還有聽名人朗讀好書。讓我們的聲音,陪你度過各個你通勤、跑步、洗碗的零碎時間。

最多獨家更新內容只在《鏡好聽》: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更多鏡週刊報導
【語言S03E06】不要再當句點王! 合作原則四個概念教你如何接話
【語言S03E05】可能不存在路痴的文化? 談談各文化的方位表示方法
【語言S03E03】Youtuber變成「你這個塊莖植物!」想要學好口說,聽力才是重點

更多生活相關新聞
今變天北東部濕涼 下周一回暖到除夕
2月推新制 北捷搭愈多回饋愈多
新北環狀線 1月19日起免費試乘
花20元買到「劇毒蟹」 吃下肚恐致命
命理師教「開運法」 備2物輕鬆招財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