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dy專欄】最成功的教育,是孩子願意好好跟你說話

在親子教養的互動中,常常能夠看到父母自以為的好意,卻被孩子當成惡意
在親子教養的互動中,常常能夠看到父母自以為的好意,卻被孩子當成惡意

在親子教養的互動中,常常能夠看到父母自以為的好意,卻被孩子當成惡意,那是因為我們容易在不自覺的情況下,一次次剝奪掉孩子可以為自己做決定的選擇權。

一直以來,我花很多時間在兩姊妹身上,聆聽和不厭其煩溝通,以前小的時候,很多人或許會說「她才幾歲,你跟她講那麼多哪裡聽得懂?」但即便她們尚且懞懞懂懂,我還是堅持要把行為會導致的結果都說得很清楚,而「決定」是留給女兒自己去思考後選擇。

我花很多時間在兩姊妹身上,聆聽和不厭其煩溝通
我花很多時間在兩姊妹身上,聆聽和不厭其煩溝通

“樹大看苗,人大看小,引導孩子需要父母的智慧”

親子溝通已經和以前的年代不一樣了!現在的孩子是網路原生群,在網路世界資訊取得太快速,加上年齡的代溝,漸漸越來越無法了解彼此的想法,這就造成了孩子越大,心裡有話卻越不說,其實做父母的更應該回頭去檢視自己,是不是我們對孩子不夠專注?(他在跟你講話的時候,你卻一直滑手機?)或者,是不是我們經常忽略輕視了孩子的情緒?(當他表達情緒的時候,你總用打壓、負面的評語讓他更加受挫?)

親子溝通已經和以前的年代不一樣了
親子溝通已經和以前的年代不一樣了

小孩後來不說,是認為「說了爸媽也幫不了我!」然而,親子關係往往就在一念之差的誤會,很多青少年傷心正是因為覺得父母不願意走進他們的心裡,當小孩說出難處的時候,他盼望父母給的是支持,而不是倚老賣老的建議,更不要輕易認定孩子做的不夠好,我們該做的是,用心聆聽孩子真正的心聲,幫助他們覺察自己的行為。

親子關係往往就在一念之差的誤會
親子關係往往就在一念之差的誤會

“養的是孩子,修的是自己”

常常我會碎念小孩,但現在因為她們漸漸大了,最近當我又碎念的時候,10歲的妹妹眼神就會開始放空,對她來說可能覺得「媽媽你又來了」所以我開始也要反省自己,在不同的成長階段,觀察孩子的變化來更換新的教養方式。

另外一個值得留意的是,要避免對小孩用很多命令句、或是壓抑式的回應,以哭鬧來舉例,我們很容易會說出「你哭什麼!不準哭!」但以兒童心理學來說,比較好的做法是等他們哭完,即便不耐煩也不會出現皺眉,而是面無表情問小孩「Are you done?」用開放、冷靜的態度去和他溝通,養育孩子就像是一場修行,修的是自己,修我們的心性耐性,這是一輩子的功課。

要避免對小孩用很多命令句、或是壓抑式的回應
要避免對小孩用很多命令句、或是壓抑式的回應

“與其「聽媽媽的話」不如讓孩子直接告訴你「他在想什麼」”

你無法給予孩子自己手上沒有的東西,如果你不會忍耐,你不能要求孩子忍耐;很多美好品德的養成,像是自制力、像是誠實,都是日積月累的事,不是對著孩子拼命說「做人要有勇氣」孩子就會自動長出勇氣來,這都需要不斷身教和言教累積的結果。

營造孩子無壓力的聊天時間,就像我和女兒單獨的date night,這樣的時光也很關鍵,因為可以真正了解你的孩子喜歡什麼、討厭什麼,甚至可以跟他換位思考,父母更不需要永遠高高在上,我們對於教養最大的寄望,其實就只是幫助他找到自己,讓他了解真正的快樂駕馭在「你是誰」能夠在未來找到自己的小天地與歸屬感。

營造孩子無壓力的聊天時間,就像我和女兒單獨的date night
營造孩子無壓力的聊天時間,就像我和女兒單獨的date night